石千姿
席慕蓉說生命是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我們都是那個渡河的人。可是疫情當下,世界上無數(shù)的生命正在離去,他們失去了接受生命之河洗禮的機會,這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其實生命不僅僅只有脆弱,它也可以因奉獻而豐盈,因責任而偉大,因奮斗而美麗。
閑居在家,透過屏幕,我看見耄耋之年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奔赴抗擊病毒的最前線;我看見各地醫(yī)護人員在請愿書上映下的一個個紅指印,“國有戰(zhàn),召必回,戰(zhàn)必勝”; 我看見小區(qū)工作人員、警察等人盡職盡責維護社會秩序……是他們這些逆行者托舉一個個生命,用一個個善舉彰顯這世間的溫度,是他們讓我們能夠享受“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的可貴。他們或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是在疫情面前,他們是家國兒女,是甘赴國憂的人。我想我不應該僅僅只是看見,我應當敬佩他們,他們的生命因奉獻而熠熠生輝。我更應當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樹立了“閑居非無志,甘心赴國憂”的信念。
疫情期間,在感受溫暖、感知奉獻的同時,我也目睹了恐慌之時謠言漫天齊飛的混亂;我也目睹了美國對中國的馳援進行詆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挑戰(zhàn)重重……北島曾言:“生活的悲歡離合遠在地平線之外,而眺望是一種青春的姿態(tài)?!钡俏也辉钢皇翘魍?,我“要有敢于入世的心膽去承擔人世的苦樂悲歡,敢于去和風暴搏擊”!因為,只有我們醒過來的那一天,天才開始破曉。作為中國青年的我們要用理性和智慧武裝頭腦,要正確認識中國,認識世界。我想要快快長大,帶著生命里的希望和夢想,也帶著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因為疫情的影響,全國的中小學生只能在家里上網(wǎng)課。在這個計劃之外的“假期”里,有的人在自由里迷失方向,做了欲望的奴隸,有的人自律、奮斗,終成了更好的自己。我認識了因家中沒網(wǎng),在寒冬臘月里到屋頂借網(wǎng)上課的“屋頂上的學霸”;我認識了在方艙醫(yī)院的病床上仍手捧書卷、心無旁騖閱讀的“清流讀書哥”;我認識了蜷縮在狹窄的空間里,面對著一臺舊款筆記本電腦認真地聽網(wǎng)課的“案板下的希望”柯恩雅……病毒隔離了校園卻隔離不了少年的夢想。我想我不應該僅僅只是認識他們,我應該從他們專注念書的身影中看到青春最好的模樣——為夢想而奮斗!我應該告訴自己,高中三年,值得我們?nèi)槲磥硐聜€賭注,往后一生,讓我們做自己榮耀的騎士,勇敢追逐夢想的紅日。
凜冬散盡,星河長明。櫻花已燦,霧散風暖。我將秉承“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信條,勇敢去實踐于我而言的“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的生命意義。既然前人照亮了腳下,那就讓我們?nèi)c亮遠方!
指導教師點評:作者以席慕蓉的話開篇點明生命與我們的關系,引出充實生命的主題,讓人眼前一亮。文章中既有從正面對于溫暖奉獻、自律奮斗等的肯定頌揚,也有從反面對于抗疫中負能量的人、事的否定批評,從兩面對時代、責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結尾以“前人照亮腳下,我們點亮遠方”作結,展現(xiàn)青年的使命擔當。文章思路嚴密,文采斐然,大量運用真人實例,情感真摯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