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鈴 朱娟娟 堵力
在這場舉世震驚的大疫中,武漢一邊抗擊最殘酷的病毒,一邊向世界輸出了自己的價值觀——無與倫比的頑強。
自 強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城市都蒙了。協(xié)和、同濟醫(yī)院的醫(yī)用物資還沒有著落,社區(qū)里的物資供應和人們的情緒也都變得緊張。
錢先生琢磨著怎么自我調(diào)適。他很快接到了鄰居的電話,“不能等了,我們自己組織吧,一個是進貨,不要再擠在超市排隊,空氣太差;一個是自主報體溫”。他進了鄰居群。大家用接龍的辦法輪流買菜、統(tǒng)計體溫。
“在幫助到達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依靠自己?!彼荒芙o病毒鉆空子的時間。
“每天起來,我們就忙著做飯吃飯和消毒,漸漸就沒時間憂心了?!卞X先生說,早晨起來窗戶大開著通風,拿了菜回來,用酒精消毒衣服和鞋底。然后稀釋了84消毒片墩地。桌椅、洗手池、廚房設備,每天擦洗很多遍,“不停地勞動就是鍛煉”。
讓他驕傲的是,他所在的小區(qū)是周圍唯一一個沒有確診和疑似病例的,“很幸運,我們每一戶都是那種高度自律、做事嚴謹?shù)娜恕薄?/p>
“封城”之前,孟元(化名)就聽到小道消息,立刻去了菜市場。當時她感到了異樣,買菜的人很多,前面阿姨不僅堆滿了一小推車的菜,又塞滿了兩大塑料袋。
孟元回到家,把攤位上最后兩棵大白菜,還有10多斤土豆、蘿卜等其他易儲存的蔬菜,一樣一樣擺在家里。
爸媽下班回來,還數(shù)落她:“買這么多菜干嘛?我們初一就回老家了?!眱商旌?,武漢真的封了城,很多人蜂擁去超市搶購。而孟元則靠著這些儲備堅持了兩周沒出門。
孟元家里開始進行分餐,做好飯用公用餐具去盛,然后拿到不同的房間去吃。開水煮洗完的餐具分別放在3個不同地方,有的放廚房,有的放客廳。大年三十吃年夜飯,3人才坐在了一起,但一頓飯下來幾乎全程沉默,“沒有人敢講話,怕飛沫傳播”。
但家里的蔬菜還是告急了,在讀博士孟元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研究了各種線上買菜、購物的App,做出了一份買菜攻略,算準時間,抓緊下單。等外賣到了,約定好取菜地點,等送菜小哥走后,自己再過去取,“就像對暗號接頭一樣”。
在整個武漢超市都充斥搶購人群之時,漢陽芳卉園小區(qū)的居民有福了。因為這個小區(qū)有個能人。
30歲的趙勐是“菜鳥驛站”的老板。疫情初現(xiàn),趙勐當機立斷墊資買了1噸大米、1.5噸面粉、1000斤油和800斤面條等,放在驛站內(nèi)。事實上,春節(jié)以來,趙勐經(jīng)常不在驛站。臘月二十九,他加入志愿者隊伍,開車往返仙桃等地,為武漢的醫(yī)院運送醫(yī)療物資。
不在驛站時,趙勐打開驛站的門,發(fā)條微信朋友圈,讓居民自己下單來拿物資,再通過二維碼付款?!案抖嗌馘X,居民自己在網(wǎng)上查了價格后取平均值給就行”。
“一段時間以來,大伙兒付錢都很自覺,站里物資也分毫不差。”趙勐認為這個有1400多戶居民的小區(qū)人素質(zhì)高、人品好。
趙勐其實就是這個小區(qū)的一個租戶,但他給了每天憂心忡忡的鄰居們最大的撫慰,讓“正氣存內(nèi)”,自然,“邪不可干”。
1月27日,沒有暖氣的房間徹寒。
胡先生的微信里有人@所有武漢人:“在家隔離的武漢人今晚組織大型活動,有愿意參加的一起哈。今天晚上8點開始,屆時大家打開陽臺窗戶唱就可以了,不唱不散!合唱《義勇軍進行曲》,唱完大喊三聲‘武漢加油!”
他立刻打開了窗戶,還有半個小時,“大家壓抑了那么長時間了,發(fā)泄一下情緒很重要”。
才興奮了不到10分鐘,網(wǎng)上一位自稱協(xié)和呼吸內(nèi)科的醫(yī)生卻強烈呼吁:“請立即叫停小區(qū)開窗唱歌事件,極度危險,有傳播肺炎可能!”胡先生戴好口罩伸頭一望,發(fā)現(xiàn)很多家的窗都打開了,人臉模糊,“這樓間距大幾十米呢,沒問題吧?”
也許是醫(yī)生的話起了作用,胡先生小區(qū)唱歌的人不多,但是聽到了很多人用武漢話高喊“武漢加油”。自己帶著兒子離窗戶一米也跟著喊了一通,感覺心里舒服很多。
“這不是自嗨,是心理自救!”胡先生說,張飛就是“當陽橋頭一聲吼,喝斷了橋梁水倒流”,這是振我聲威。
扛 著
2月初,抗疫最要勁兒的時候,很多老師學生校友情緒低落。武大宣傳部請一群最牛大咖題詞,為武漢加油。
情人節(jié)那天,武大官微是這些“國寶”的主場。李德仁院士、張俐娜院士、馮天瑜教授等不僅題詞,還莊重地落款:于武昌、或者于武大、于珞珈。
於可訓老教授更是寫了一首詩并親自朗誦——
我想,我該是又戀愛了/我愛上了讓我/天天禁不住熱淚盈眶的/這座城市。
我愛上了讓我/天天禁不住怦然心跳的/這些人民。
你要讓我說/這座城市哪兒好/我讓你看看/用血肉和生命壘起的戰(zhàn)壕。
你要讓我說/這些人民哪兒好/我讓你聽聽/用離別和犧牲譜寫的歌謠。
我不能用我喜歡我愛/這些通俗的字眼/也不能用親吻和擁抱/這些流行的動作/來表達我的戀情。
我只能對著視屏/揮動雙手/隔著防護服/送一個飛吻/
然后,輕輕地說/武漢,我愛!
武漢是軍工重鎮(zhèn),名校云集,多少國之棟梁聚居于此。他們跟武漢人民一起扛著,這城怎會倒下?
2月12日,80后黎婧確診新冠肺炎,被送進沌口方艙醫(yī)院。那幾天,武漢天氣陰冷,還飄起了雪,黎婧不適應,洗頭洗澡上廁所都不方便。心慌慌的,“擔心女兒和父母被自己傳染”。
直到第五天,“算算日子,家人應該沒事?!崩桄簯抑男乃懵淞说?。
她打聽到了可以洗頭的地方。洗完頭走到方艙醫(yī)院的小廣場上,發(fā)現(xiàn)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她開始觀察身邊為大家服務的醫(yī)護人員:裹著厚厚的防護服,一些很平常的動作也“笨笨的、憨憨的”,像極了“大白”。兼職插畫師的她手癢癢了。
是的,既然躲不過,就扛吧,家住黃鶴樓旁邊的黎婧有武漢人骨子里的倔強。方艙里不乏普普通通的日常,其中卻滋長著生的力量,黎婧喜歡,也想記錄下這些瞬間。腦子里想著那些瞬間,筆尖隨著思緒在紙上滑動,那些煩躁、無聊、不安的情緒仿佛都被馴服了般,安靜了下來,有時畫著畫著自己甚至會不自覺笑起來。這對她來說,是種宣泄,也是種娛樂。
平時不怎么玩抖音的她還開始琢磨著剪輯、配樂,“就是想告訴人們方艙不是‘灰色的,這里的生活充滿力量和希望”。
沒想到,粉絲數(shù)不斷攀升,35.5萬!
新冠病毒沒把她打倒,卻把她逼成了新晉“網(wǎng)紅”。
有人說,喜怒憂思悲恐驚,傳導幾個周期后,勇敢的武漢人對病毒建立了心理免疫力。在方艙廣闊的空間里,在音樂韻律中,打開了單元門的隔斷,放開自我,“不服周”(湖北話,即不甘心不服氣——記者注)成為一個群體的強勢心理內(nèi)核。
至 愛
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
有段時間,壞消息滾滾而來,真假難辨。這種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感覺,讓人喘不過氣。
與媽媽在家朝夕相處了40多天,29歲的田甜(化名)發(fā)現(xiàn),“兩個人哪怕不說話,只要知道另外一個人在,就覺得安心”。
她做視頻,媽媽也積極參與,有時幫她舉手機,有時建議她更換角度與光線,還有時,正在拍攝,媽媽不小心“插話”了,母女倆一度“笑場”,再重拍。
很多沒被病毒打倒的武漢人也說,一二月份的自己胸悶氣短。究其原因,也許病毒密度太高,也許是恐懼帶來的窒息。而封城這么久,如果說帶來什么好處的話,恐怕就是,懂了家人的重要,發(fā)現(xiàn)了人情的魅力。
經(jīng)歷了這一劫,加上籃球巨星科比突然的去世,田甜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些觀念在悄悄轉(zhuǎn)變,“要勤儉節(jié)約,存一些錢,可有可無的東西以后不要買;飲食要健康規(guī)律;想做的事要趕緊做,不要拖延,因為每分每秒都很金貴?!?/p>
也許,應該聽媽媽的話,談場戀愛——田甜悄悄告訴記者。
湖北大學研二學生肖婷的爸媽離異多年,過去她都是一個月打一兩次電話,“有事說事”,報喜不報憂。
這一次,從滯留在武漢的第一天起,爸媽不約而同每天給她打電話,還要求“必須視頻”。
從電話里,她知道了爸爸在家鄉(xiāng)做巡邏防控志愿者,會提醒爸爸注意防護;第一次知道了媽媽生意里的一些事情,她也開始試著給媽媽出些主意。經(jīng)歷了這次疫情,她發(fā)現(xiàn),自己實際也是渴望多與爸媽交流的,“以后,可能要重新考慮與爸媽的關系了”。
方歷嬌每天目送丈夫劉佳佳去社區(qū)服務,眼里滿是擔心。但她告訴記者,忽然發(fā)現(xiàn)了他在巨大壓力下能這么細致,這么拼命,在任何狀態(tài)下都對社區(qū)的老人特別照顧,“為他驕傲”。
如何獎勵他呢?這些日子,方歷嬌廚藝大爆發(fā),起碼滿足了丈夫的口福再說:土家糯米飯、干煸糍粑、土豆餅、清蒸鱈魚、紅燒對蝦、豬蹄火鍋……
病毒彌漫在四方,看不見摸不著,而親情人情是實實在在的,在面對不確定的時候,背后靠著的人,是安全感的源頭。
東湖高新區(qū)龍泉街高峰村支王咀灣位于武漢城郊。50歲的農(nóng)民王建平留意到,村里那些打工回來過年的,因為封城走不了。他們沒地,菜不夠吃怎么辦?
他一邊曬著太陽,一邊琢磨上了跟妻子胡正蘭種的七八畝地。小白菜與菜薹長勢喜人,“自己反正也吃不完”。
沒想到跟妻子兩人一拍即合。正月以后,夫妻倆陸續(xù)采摘了近600斤蔬菜,分裝好后,一部分送給附近缺菜的村民,一部分送至村委會轉(zhuǎn)送給偏遠的村民。每戶少則三五斤,人口多的就送十多斤。
有的人家要給錢,王建平樂了:“談錢就遠了?!?/p>
這時候,菜就是戰(zhàn)略物資,人情比天大。
3月,武漢大學的早櫻嬌艷如故,只是寂寞開無主。
有人拍了張照片——一位穿了全身藍色防護服的校工在艷麗怒放的櫻花下匆匆走過——巨大的色彩反差,驚艷了網(wǎng)友。
也有人從照片中看出了這場戰(zhàn)役的大功臣——校工的狀態(tài)。
寒假里,學校還有許多留校生。疫情開始之后,武漢高校都進行了封閉管理,學生被限制在一個個“孤島”里,他們的安全和生活保障成了學校的頭等大事,校工們也成了穿梭在“孤島”間勇敢忙碌的“擺渡人”。
由于武大太大,在校學生寢室分散,學校想盡了辦法。對那些在食堂登記留校的學生,盒飯全部送餐上門,由宿舍管理員專人領取,讓學生盡量不出宿舍,避免校內(nèi)人員流動。
有的留校生開玩笑說,終于實現(xiàn)了“三餐送到床頭”的夢想。
武大宣傳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截止到目前,除了第一臨床學院一個碩士生在一線幫助醫(yī)務人員被感染以外,留校的796個學生都沒有被感染。
靠 山
武漢,確實是個神奇的地方,雖是移民城市,但在大開大闔、大旱大澇、巨熱巨冷、又辣又咸的特殊環(huán)境下,頑強,成了在此生活的人的共同烙印。
長江橫穿而過,橫渡長江是這個城市每年的節(jié)目,所以骨子里有懟天懟地的屈原之風,恨不得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正所謂,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
不僅有跳起廣場舞的彪悍病人,也有“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的淡定人。
程先生是武漢通信企業(yè)的干部,住在一個4000多戶的大社區(qū),其中有十幾戶確診。生死陰影籠罩之下,45天了,他沒怎么下過樓。生活越來越簡單,夠用就好。但精神上對書的依賴加深了,每日制定了閱讀任務,從哲學、文學、歷史,到一些專業(yè)的通信技術書籍,看了十幾本。
程先生每天很忙,在房間里快步走,然后閱讀,想問題。
武漢這些年發(fā)展很快,進入了“萬億俱樂部”,去年全國前八。
從十幾年前悲嘆的“中部塌陷”到今天“中部崛起”,武漢成為中部地區(qū)的領頭羊,成就有目共睹???,這一下,勢頭被重創(chuàng)。
“所以武漢今天特別需要學習辯證法?!背滔壬f,百年基業(yè)、承平日久,渣滓太多,需要經(jīng)歷波折,滌蕩一下污泥濁水。
“也好。”兩個字一出口,他眼睛就濕了,代價太大了,“生死是人世間最大的事,就像汶川地震、唐山地震帶給人的,是永久的傷口?!?/p>
好在這里有“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文化底蘊,所以他相信“九頭鳥”們:“武漢保衛(wèi)戰(zhàn),鍛煉了武漢人,也鍛煉了全國援助湖北的部隊,像是給國家打了疫苗。將來國家靠的就是這一批人!”
1月28日,還在過年的日子,空軍預警學院的教授閆世強已回到辦公室看書了,“難得的獨處與清閑”。
《菜根譚》說,“每臨大事有靜氣。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睂W院雖在武漢市中,閆世強在滔天的禍事中讓自己平心靜氣。
他正在構思新的論文,“我們雷達兵預警系統(tǒng)有很多成熟的經(jīng)驗和做法,再加上近年我國戰(zhàn)略預警體系的建設成果,我想結合國家應急預警體系建設這次暴露出的突出問題,開展針對性研究”。
其實,在輿論剛剛批判武漢貽誤戰(zhàn)機的時候,閆教授就參加了一個“應急圈-智庫專家”群,這個群有70多人,既有北京的大學教授,也有深圳研究院的人,既有研究人工智能的專家,也有大數(shù)據(jù)方面的從業(yè)人員,既有軍人,也有地方科普人士?!爸挥谐浞肿孕诺娜瞬琶靼?,改變,必須有自己的努力”,這個群規(guī)定大家不罵不噴,發(fā)言必有建設性。
“武漢的痛,不能再重復?!彼f。
聽說錢先生的外甥女是個剛工作的醫(yī)生,記者問道:“韓國有醫(yī)生護士罷工,日本私人診所因不愿被傳染而關門。你家孩子一個半月在重癥隔離室沒休息過,是不是很后悔讓她學醫(yī)?”
錢先生搖頭嘆息:“孩子大了,要獨立面對這個世界。湖北的醫(yī)院里,4萬多醫(yī)護人員,每一個醫(yī)生護士后面都有一個家庭在頂著。我們不能退。”
何止醫(yī)護,每一個快遞小哥、運貨司機,火神山雷神山和方艙工地的建設者,量體溫的保安、志愿者,炊事員、送餐員,藥店、快餐廳的售貨員,還有暴露在病毒感染風險中為大家服務的警察、基層干部……他們背后,都有一個家庭在勉力支撐。
這些家庭、這些細胞組合在一起,就是怦怦跳動的大武漢,就是中國的丹田。
前不久,世界衛(wèi)生組織赴中國考察專家組外方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說:“全世界真的欠了武漢人民的情,我想讓武漢人民知道,世界知道你們所作的貢獻,我們正在跟世界分享你們的故事,你們正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
在這場舉世震驚的大疫中,武漢一邊抗擊最殘酷的病毒,一邊向世界輸出了自己的價值觀——無與倫比的頑強。
謝謝你們,900萬武漢人,春天來了,花開明媚,陽光普照,是你們給中國給世界贏得了時間!
萬山紅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