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潔,李曉豫,王 妍,田麗琴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超聲科 云南 昆明 650011)
患者女,61歲,因“頭昏頭痛,行走不穩(wěn)1周,加重1天”入院?;颊哂?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頭痛,為全頭部悶脹疼,程度劇烈,疼痛難忍,伴惡心,流淚,后出現頭昏,行走不穩(wěn)。??魄闆r:神清,雙瞳孔等大圓,對光反射靈敏,無明顯面舌癱,咽反射正常,四肢肌力5級,肌張力正常,病理征(-),感覺對稱,閉目難立征(+)。
超聲所見:右側頸內靜脈(自顱底-鎖骨上方)管腔內見實性混合回聲結構,與頸內靜脈管壁分界清,上界似延續(xù)至顱內,下界清晰,內部回聲不均,見點條狀低回聲(圖1)。CDFI,PW示:混合回聲結構內見豐富條狀血流信號(圖2),引出低阻動脈頻譜(圖3)。超聲診斷:右側頸內靜脈遠心端管腔內混合回聲結構,性質待定,栓塞?
MRI檢查:右側顳骨巖部、乳突部、枕骨斜坡右份骨質破壞,結構紊亂,對應部位見不規(guī)則稍短T1稍長T2不均勻信號影,其內混雜斑點狀長T1短T2信號影,呈椒鹽狀改變(圖4),增強掃描呈明顯不均勻強化,其內可見大量迂曲擴張血管信號影,邊界尚清,范圍約2.1cm×6.3cm×7.1cm(圖5),病變凸入右側后顱窩、橋小腦角區(qū),并包繞面聽神經束、右側橫竇、乙狀竇及頸內靜脈上段,面聽神經束、右側橫竇、乙狀竇及頸內靜脈上段顯示不清。MRI診斷:右側顳骨巖部、乳突部、枕骨斜坡右份占位病變并骨質破壞,考慮(1)頸靜脈球瘤,(2)血管性病變。
討論:頸靜脈球瘤即泛指起源于頸靜脈球頂的外膜,沿迷走神經耳支和舌咽神經鼓室支等部位分布的副神經節(jié)腫瘤。按腫瘤生長的部位,通常將發(fā)生于頸靜脈及其附近者稱為頸靜脈球體瘤,發(fā)生于中耳鼓室者稱為鼓室球瘤[1,2]。頸靜脈球瘤生長沿原有解剖通道進行,向周圍結構侵犯,發(fā)生在頸靜脈孔的頸靜脈球瘤可有靜脈孔的擴大,多為膨脹性骨質吸收。發(fā)生于鼓室者,表現為鼓室內、外的結節(jié)或腫塊,此瘤性質為良性,但生長方式類似惡性,顱內外廣泛生長,顱神經往往受累[3]。
頸靜脈球瘤的MRI圖像特點為T1WI和T2WI上腫瘤內部呈現點狀或曲線狀的無信號區(qū),稱為“鹽和胡椒”征,“胡椒”表現為條狀和點狀的流空信號,“鹽”為散在其間的局灶性高信號,為緩慢的血流或出血引起?!胞}和胡椒”征的出現可作為頸靜脈球瘤的特異性診斷依據[3,4]。
查閱國內文獻,超聲診斷頸靜脈球瘤的報道僅1例,該文總結頸靜脈球瘤的超聲特征:(1)頸內靜脈內見團塊狀實性低回聲;(2)腫塊由頸靜脈孔向下生長,由于顱骨限制,超聲不能探及其起源;(3)CDFI腫塊內部可探及豐富的血流信號;PW示腫瘤內部血流多為高速低阻的動脈血流信號[5]。
本病例經MRI診斷為頸靜脈球瘤,其二維聲像圖,CDFI,PW表現與文獻報道相符,且內容詳實,可為今后大樣本研究頸靜脈球瘤的超聲聲像圖特點提供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