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紅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中國人的“紫砂”情結由來已久,中國人愛好喝茶,紫砂壺為茶而生,以優(yōu)越的實用性和觀賞性而被賦予“茶具之王”的美稱。紫砂壺產(chǎn)于宜興,最早出現(xiàn)于宋代,明代中期開始大量的燒造,并享有盛譽,此時名家輩出,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輝煌局面。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發(fā)展,紫砂壺可謂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出現(xiàn)了各有擅長的紫砂藝人,他們留下了諸多經(jīng)典作品,推動了紫砂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如北宋時期“供春之壺,盛于金玉”的“供春壺”,明清時期的“曼生壺”,近代的程壽珍的“掇球壺”,俞國良的“傳爐壺”,邵大亨的“掇只壺”,以及現(xiàn)代著名紫砂藝人朱可心的“竹段壺”,以及素有“壺藝泰斗”之稱的顧景舟的“仿古壺”等等,都以其獨特的造型設計和巧妙的藝術構思而聞名于世。每一種壺式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造型組合,寄托了制作者的思想、情境與追求。
紫砂套組“楚韻漢風”由“楚韻壺”、“秦頌壺”、“漢風壺”三把壺組成,以歷史為題材,展現(xiàn)了濃濃的古風,整個套組在設計風格上統(tǒng)一鮮明,具有形式美,作品充分將光素器和傳統(tǒng)紋飾圖案相結合,采用描銀的裝飾技法,豐富了作品的藝術形象,讓人從中領悟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了深深的文化自信。
“楚韻壺”主色沉穩(wěn)厚重,描銀圖案點綴其上,增添生動感與浪漫,描銀的紋路是連云紋和纏連絞,象征吉祥如意。壺身刻字“室有山林”,極富浪漫主義。壺身線條流暢明快,一掃傳統(tǒng)厚重,給人以翩翩起舞之曼妙感。壺鈕設計融入云的元素,祥云在壺上翩翩起舞,亦有“點破清光萬里天”之絕妙韻味,巧妙中和了壺身原有的歷史厚重感,頓有輕歌曼舞之韻味。流、把搭配和諧、挺拔、精氣神十足,頗有幾分傲骨,又不乏飄逸瀟灑之氣。楚辭的情感激烈而奔流不息,從古至今,輕觸歷史者即明白,楚韻在整個文化世界的地位。濁與清,美與陋,顛倒眾生;芷與蘭,蕙與荃,難吐芳馨。逆流而上,孤芳自賞,亂世而不群。從來,當歷史與現(xiàn)實進行交織,無一不震撼人心。勇于對抗喧嘩凡塵重拾歷史者,無一不令人敬佩。你我皆知長路漫漫,然后呢?誰人可以給出回答怎么辦?唯有你我自己,答案很簡單-----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秦一掃六合,兼并天下后統(tǒng)一了度量衡,“頌”就是歌頌秦始皇一統(tǒng)華夏的豐功偉績,此件作品以此為名,顧名思義。秦尚黑,故采用原礦黑泥,其色如墨,似黑夜浩瀚天際,深不可測;配以點點金砂,直如天星閃爍,高掛暗夜長空,神秘寂靜,引人神往。壺身靈感來自于秤砣,以秤砣為原型,盡顯大氣穩(wěn)重,線條流暢而富有韻律感,端正敦厚、沉穩(wěn)有力,整壺充滿霸氣之時,更有衡器之外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流、把與壺身搭配,壺嘴胥出有力,壺把方圓并濟。壺中部印為受命于天,搭配描金的云披肩,下方刻有秦詔版的前半部分:“廿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諸侯 黔首大安 立號為皇帝”,猶如君王大權在握,不怒自威。傳國玉璽其方圓四寸,上鈕交五龍,壺鈕的靈感便來自于此,龍被尊為萬獸之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形態(tài)上栩栩如生,有極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更有祥瑞吉祥,飛黃騰達的美好寓意。秦是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tǒng)國家,它的成立推動了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多方面的發(fā)展,它的存在有很多讓后人借鑒的地方,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圖1
圖2
圖3
“漢風壺”造型來源于古代青銅鼎,身筒飽滿敦厚、鼓腹突出、線條流暢、富有張力,仿蘊含天地浩然正氣,三足鼎立,均勻分布于壺底,拔高了身筒,挺拔有勢,乃漢民族象征。古代,文官喜歡紅色,武官喜歡黑色,中和一下,因此,此壺選用紫泥制作而成,沉靜幽深,自帶貴氣,給人以莊重之感,壺之基調(diào)立現(xiàn)。流、把和諧搭配,壺流胥出有力,壺把與之相輔相成,提攜作品的氣勢。圓形壺蓋與身筒相契合,嚴絲合縫、通轉流暢、張力十足。龍之傳人在壺上體現(xiàn),壺鈕造型為兩龍頭噴出水柱銜接而成,橋鈕對稱,自然過渡,龍頭壺鈕精氣神十足、不怒而威。壺身陶刻裝飾展現(xiàn)了漢字的發(fā)展。整壺泥料、造型與裝飾相互搭配,莊重大氣,流露著濃濃古韻,讓人感受到大漢的繁華盛世。在中國歷史上,漢朝絕對是一個熠熠生輝的時代,它威服宇內(nèi)、威加四海,造紙術的發(fā)明、絲綢之路的開辟等等,可謂開啟了一個時代的巔峰,見證了一個開放強國的真諦。
時代發(fā)展至今,紫砂壺已經(jīng)不僅是簡單的實用器,人們更注重它的經(jīng)濟文化價值。成功的紫砂作品,必定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以文化為底蘊展示其獨特的生命力。身為現(xiàn)代紫砂藝人,我們要做的便是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探索紫砂藝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讓作品更具設計感的同時也展示出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紫砂作品“楚韻漢風套組”將傳統(tǒng)的中國元素運用在造型設計中,既提升了作品的視覺效果,給人以強烈的視覺美感,又展示出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體現(xiàn)了深厚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