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春燕
(甘肅省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局第一地質礦產(chǎn)勘查院,甘肅 天水 741020)
地質災害是在地球演化過程中由地質作用形成的災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等。但是地質災害的發(fā)生,不僅受制于自然環(huán)境,也與人類活動有關,通常是人類與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結果[1]。
但是地質災害的時有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城鎮(zhèn)、建筑、交通及重要工程設施的安全,會給國民生產(chǎn)技經(jīng)濟帶來嚴重損失,因此,要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加強管理,并在施工過程當中進行重點關注,采取科學措施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做到有效治理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治理是采取建筑物或巖土體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及生物植被工程等,對變形地質進行加固、并調整控制所受災害的地區(qū)區(qū)域[2]。因此,地質災害的治理施工情況,是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必要的管理方式,可以確保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質量。
在地質災害治理過程中,地質工程治理地質災害,必須由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工程交接,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才不會出現(xiàn)質量問題,從而確保工程質量。因此,在工程治理災害的第一步必須是審查工程圖紙,由技術人員交代施工技術。
審查工程圖紙目的是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正式開工前,對施工單位及各個及參建單位的圖紙要熟練了解設計內容,施工單位要對工程建設的實地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找到技術難題,并針對其技術難題擬定解決辦法,提前做好解決方案,以便應付實際施工中遇到的一切困難。由技術人員交代施工技術是為了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便于施工人員了解該工程項目的特點、技術要求以及在施工過程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于一些不太了解的現(xiàn)場實際情況,也可以及時與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工程質量問題的幾率。
因此,相應的技術人員要對所施工的工程進行詳細校對、認真分析,同時要全面復查,針對所設計出的現(xiàn)場工程圖紙,進行詳細分析、記錄、信息存檔,這些都是工程檔案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一般是以施工目標為主要編制對象,其目的是對于工程項目實際情況進行施工,用于指導建設的技術、經(jīng)濟和管理方面的綜合文件。包括整個施工現(xiàn)場布置布置、人員配備、機械設備布置、材料組織、環(huán)境保護、施工方法確定、施工方法關鍵工序。
在內容方面,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內容必須符合現(xiàn)實工程項目施工的實際需求,可以體現(xiàn)出基本建設計劃和設計的要點,可以有效調節(jié)工作人員與施工過程中的各施工隊、各施工工種、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提供了各階段施工的準備工作內容,促進工程項目施工效果的提高。但是依然有部分施工單位仍未按要求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為了追求企業(yè)利益最大化,在施工之前沒有組織施工人員熟讀圖紙,更沒有組織施工人員深入現(xiàn)場實地調查,每個技術和經(jīng)濟組織措施是從來沒有學過,討論,根據(jù)建設單位的設計單方面的簡單制備或網(wǎng)絡下載修改的方式與工作人員和施工設備,導致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所配備人員、設備等不符合實際,無法實現(xiàn)設備的最大化使用,加之審查不嚴,使得施工組織設計成為擺設和只作為工程竣工的相關資料而已,未能發(fā)揮出其實際的作用。
因此,要想保證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的質量,必須嚴格按照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避免人為因素導致地質災害治理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質量問題。
在工程項目的實際施工過程中,一些施工單位沒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和設計安排相關人員,確保其專業(yè)技術水平能夠滿足工程施工要求。
而且項目、技術負責人等并未按要求對項目進行管理,甚至對管理現(xiàn)場施工質量工作并不重視,導致項目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出現(xiàn)了對工程施工狀況完全不了解,或者了解具體情況后,從未去過施工現(xiàn)場,甚至忽視現(xiàn)場施工的實際情況,導致我國工程項目的施工現(xiàn)場技術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因此,必須加強工程項目中各項之間的現(xiàn)場技術質量管理,實行“三檢制”管理施工工程質量,讓所有施工人員都熟悉質量驗收標準,高度重視施工質量,自覺把好項目、工序質量關,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對各班組定時、定點、定位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工程所需原材料,必須嚴格按照原材料檢查流程,認真檢查、驗收施工單位所購原材料,其購買原材料的手續(xù)必須齊全,所有材料必須經(jīng)過試驗、復驗合格和項目部、監(jiān)理或甲方驗收合格才能使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其他特殊情況,需要原材料時,也必須按照相應規(guī)定,出具相應手續(xù),才能使用。從而避免因為原材料的問題,導致的工期拖延、工程質量下降等工程質量問題,杜絕返工現(xiàn)象。
工程的關鍵工序是對工程的質量、性能、功能、壽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響的施工步驟,而且這部分工序質量波動大,對施工人員技術要求高,一般施工關鍵工序有錨索、漿砌石擋墻、抗滑樁,這些工序的質量管理如表1所示。錨索工序是為了防止滑坡地質災害,可以對山體邊坡進行加固;漿砌石擋墻可以防止山體崩塌地質災害,通過在施工中建設攔溝、擋墻預防山體的滑坡、坍塌現(xiàn)象;抗滑樁是通過灌注樁提高地質災害工程施工質量,預防山體滑坡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3]。
因此,必須加強對關鍵工序的監(jiān)控。在檢查驗收過程中,對無法達到合格要求的情況,必須立即制定整改措施,責令項目負責人或工作人員進行整改,整改后,需要二次檢查,直至關鍵工序質量合格。
表1 關鍵工序質量管理
工程竣工后的驗收工作不能是例行公事,應該仔細查看,要求項目負責人督促工程承包單位對已經(jīng)完成的項目進行自驗,依照工程質量評定標準、驗收規(guī)范規(guī)章對工程分部驗收、檢驗,其對工程驗收范圍如表2所示。工程結束后的第一步,必須對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比照,查驗工程是否與計劃方案相符合、數(shù)據(jù)是否準確,只有方案和數(shù)據(jù)確定后,才需要進行下一步檢查,否則工程可以視為不合格。第二步對工程實體檢驗,在檢驗過程中,需要給檢驗人員配備規(guī)定質量要求相符的檢驗、測量、試驗設備,采用高科技科學驗收項目工程,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工程存在任何問題,及時督促施工人員對工程部分問題進行整改,直至整改合格,工程合格后再清理現(xiàn)場。為確保地質災害治理效果,可以將工程驗收合格時間延長為一年,一年后治理效果良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質量管理合格。
表2 工程驗收范圍表
綜上所述,地質災害的發(fā)生會對國家財產(chǎn)造成嚴重損失,而且還會危及人們的生命和健康,以及地質災害管理項目建設的目的是使用科學的方法來改善當?shù)氐牡刭|環(huán)境,減少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減少地質災害的損失。但是在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的過程中,卻存在施工質量問題,威脅著施工人員的安全、影響著地質災害治理的效果。因此本文提出的論如何加強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的質量管理這一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的質量管理的研究并不周全,還有很多方面沒有研究,但是,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的質量管理對于地質災害的治理十分重要,必須不斷深入研究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的質量管理,從而保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效果和施工人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