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我的家鄉(xiāng)在長江北岸,那里雨水較多,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節(jié),常常是連月不開。
總是下雨,當然令人討厭,遍地泥濘,更不方便出去玩了,天地間陰陰慘慘,人又無所事事,心情自是很郁悶。
不過,也有許多開心的事兒只在雨天才有。比如夏天暴雨如注的當頃,我們會冒雨出去,把奔流的溪水攔起來,用泥巴建一個“水壩”,還用瓦片做個閘門,水蓄積到一定時候提起閘來,看到一片“洪水”噴出老遠,自是歡呼雀躍。但最熱鬧乃至可稱為“狂歡”的是寒冬或春初所謂“春寒料峭”的日子,田間農(nóng)事已了,而天氣已然或仍然寒冷,適合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取暖,歡樂地度過一天時光。
這樣的聚會一般是在村里的某間寬敞的公屋里進行。公屋實際上是聚居在一起的幾家的過道。一到下雨天,便不知不覺形成這樣的局面:許多大人站在一邊“觀場”,而人叢中隨時空出一塊地兒便做了“舞臺”,孩子們登場展現(xiàn)種種身段和能耐。有的做空中翻,咫尺之地,竟能原地接連翻出十幾二十個跟斗,最后還能穩(wěn)穩(wěn)地站立;有的表演倒立,甚至倒著用手行走;有的幾個人或一個人踢毽子,那自己扎的羽毛毽子漫天飛舞,讓人眼花繚亂,卻總是不會落地。最不濟的也想表演跳高或“飛檐走壁”,順著根柱子爬到高處摸摸屋檐……總之是各盡其能,各施其技,以博得一聲喝彩,一陣歡呼,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興致勃勃,頻頻點頭,不時嬉笑,有時還加以指點議論。歡聲笑語不斷,仿佛正在歡度某個盛大的節(jié)日。
不知不覺,我們就長成大孩子了。當然不好意思再過分玩鬧,但又不夠格跟大人站在一旁觀望。我們便成了邊緣人,很有點無聊了。
忽然有一天,我們來到生產(chǎn)隊儲藏農(nóng)具的幾間隊屋。大孩子看著滿地的農(nóng)具,顯然有了主意,便問:這些家伙什誰會使呀?有人說:我們開年就要拿它們種地干活了!于是個個都不自覺地拿起農(nóng)具操練起來。這個扶起一張犁,模擬著插入土地,推著向前;那個拖來禾桶,拿著掉了柄的大掃帚當?shù)舅朐谕把負テ饋恚挥钟腥藫u起風車,扇出巨風……這一切仿佛都從未做過,多有趣呀,隊屋里也騰起一陣陣歡聲笑語……
(選文有刪改)
1.雨天“我們”有哪些“開心的事兒”?請簡要概括。(6分)
2.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對文章標題中“狂歡”含義的理解。(4分)
1.筑壩開閘;大廳中的表演;隊屋中農(nóng)具的操練。
2.“狂歡”不僅能表現(xiàn)孩子們玩耍的快樂,更能突出孩子們對生活、對勞動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