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路
“南極冷不冷?”“不冷,沒有北京冷?!?/p>
說南極不冷,一方面是季節(jié)因素,我去“打卡”時正值南極的夏天,是南極大陸氣溫最高的時候;另一方面,是全球變暖。
從“世界盡頭”的阿根廷烏斯懷亞小鎮(zhèn)出發(fā),乘坐12天的郵輪駛向“地球之南”。上船后第一個日程安排就是集體上課,上課的內(nèi)容關系到游客的人身安全,更關系到南極的生態(tài)安全。
要遵守的規(guī)矩不少:每個人都要知曉救生艇的位置以及廣播的安全警報;在船上有固定吸煙區(qū),不能向海里扔煙頭等雜物;下船時穿著登陸靴,先踩到消毒水盆里,用專用的硬毛刷刷幾遍,上船時同樣要消毒刷鞋;不能帶任何種子到南極,當然也不能在南極留下除了腳印以外的東西……如果違反上述基本要求,隊長有權中止該游客的行程或進行罰款。
航行了3天后,我們第一次踏上南極的土地。游客們登陸后發(fā)出的第一聲“壓抑的”尖叫,毫無疑問獻給了企鵝。
當時有三只南極最常見的帽帶企鵝正搖搖晃晃地從海里走上來,它們仿佛走T臺的模特。
“5米”——探險隊員提醒游客。這是人與企鵝的安全距離,靠得太近或聲音太大都會影響它們對回巢路徑的判斷。但這5米只針對人,如果企鵝主動向你走近,你只要保持不動,等著被它路過即可。
除了企鵝,游客與南極“互動”的機會并不多,海豹慵懶地曬著太陽,虎鯨躍出海面留下驚鴻一瞥,還有頭頂飛過的大鳥,都成為鏡頭親密的回憶。
十幾天航程,每天看到茫茫大海、皚皚冰山,到最后看企鵝都出現(xiàn)審美疲勞,這就是真實的南極。南極之美就像大音若稀、大象無形,難以用文字講述給別人,只能自己欣賞。
冰雪無法形容,我卻記得一塊冰。坐著沖鋒舟在冰山附近巡游時,海面漂著大大小小的浮冰,我撈起一塊,晶瑩剔透,探險隊員示意可以“嘗嘗”,我咬了一小口,里面小小的氣泡破了,唇齒之間感受到的,那是幾千幾萬年前大自然的氣息?。?/p>
心香一瓣摘自《環(huán)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