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鷹,戴子林,朱淮軍,高麗霞,孔振興
(廣東省稀有金屬研究所化工材料中心,廣東 廣州 510651)
含硫硅烷偶聯(lián)劑TESPT,化學名稱為雙-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四硫化物,俗稱Si-69,目前,廣泛應用于高檔橡膠制品生產(chǎn)及金屬防腐制品之中,主要起到分散、硫化、滑濕、防護等重要作用[1-6]。含硫硅烷偶聯(lián)劑制備主要是通過鹵代烴烷氧基硅烷(如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與堿金屬的多硫化物(如多硫化鈉)的反應制得。按照堿金屬的多硫化物的反應介質(zhì),可將其分為無水體系和水相體系[7-9]。自含硫硅烷偶聯(lián)劑問世以來,科研人員一直在不斷改善工藝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降低生產(chǎn)成本、消除環(huán)境污染上下功夫,目前使用水相合成法正在成為上升發(fā)展趨勢[10-12]。
本文以氫氧化鈉、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硫磺為原料,以季銨鹽作相轉(zhuǎn)移催化劑,在水相中一鍋法合成Si-69,該法工藝簡單,反應時間短,生產(chǎn)成本低,未見報道。
氫氧化鈉、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硫磺均為工業(yè)級;四甲基溴化銨(TMAB)、四丁基溴化銨(TBAB)、四甲基氯化銨(TMAC)、四丁基氯化銨(TBAC)、芐基三乙基氯化銨(TEBAC)、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DTAC)等季銨鹽均為化學純。
Nicolet Is10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
先是氫氧化鈉與硫磺在水相中發(fā)生岐化反應,反應方程式為:
6NaOH+10S=2Na2S4+Na2S2O3+3H2O
然后Na2S4與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發(fā)生縮合反應,反應方程式為:
Na2S4+2Cl(CH2)3Si(OC2H5)3=S4[(CH2)3Si(OC2H5)3]2+2NaCl
在500 mL三口燒瓶中加入氫氧化鈉,加蒸餾水溶解。加入硫磺粉,開啟攪拌并加熱升溫,70 ℃反應1 h。加入相轉(zhuǎn)移催化劑,調(diào)節(jié)反應溫度,滴加γ2,1 h滴加完后,85 ℃保溫0.5 h,停止加熱,待反應液溫度降至室溫,停止攪拌,并將反應液轉(zhuǎn)入分液漏斗靜置分液。分去下層水相,油相用無水硫酸鈉脫水、活性炭脫色、真空過濾,最后控制料溫160 ℃及真空度為0.09 MPa以上條件下減壓蒸餾,得產(chǎn)品。
參照GB/T 4497—2010中“工業(yè)品Si-69的全硫含量測定方法-氧瓶燃燒法”進行。將試樣在充滿氧氣的燃燒瓶中燃燒,用過氧化氫吸收二氧化硫轉(zhuǎn)化成硫酸,用氯化鋇標準溶液滴定至指示劑變色,進行硫含量計算。
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加入硫粉高溫反應生成多硫化鈉Na2Sx水溶液,反應開始時溶液呈淺黃色,隨著反應進行溶液顏色逐漸加深,最終轉(zhuǎn)變?yōu)檠t色。將得到的多硫化鈉溶液用于Si-69的合成,采用正交實驗研究了氫氧化鈉與硫粉的配料比、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及氫氧化鈉濃度對產(chǎn)物的收率及硫含量的影響,因素及水平見表1,結(jié)果見表2。
表1 多硫化鈉制備實驗因素和水平Table 1 Experimental factors and levels of preparation of sodium polysulfide
表2 正交實驗結(jié)果Table 2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由表2可知,原料配比對產(chǎn)品硅烷偶聯(lián)劑收率影響最大,其次是氫氧化鈉濃度、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多硫化鈉水溶液Na2Sx中X在不同反應條件下取值不同,大約有2~5的取值[13],較佳制備Na2S4條件為A2B3C3D2,即原料配比氫氧化鈉∶硫磺質(zhì)量比為1∶1.33,氫氧化鈉濃度為25%,反應溫度為70 ℃,反應時間1 h。
由于Na2S4水溶液與原料γ2互不相溶分為水相和有機相,二者反應屬于非均相反應,實驗中加季銨鹽(QX)作相轉(zhuǎn)移催化劑,多硫化鈉水溶液中S42-離子與加入到水中季銨鹽(QX) Q+離子先是發(fā)生離子交換形成Q2S4,然后Q2S4進入有機相,與γ2發(fā)生縮合反應生成Si-69。由于相轉(zhuǎn)移催化劑加入量只占γ2質(zhì)量的2%,如果γ2一次性加入,這樣會造成未反應的γ2與水接觸機會大大增加,發(fā)生水解程度大;采用滴加方式控制γ2加入速度,使得加入的γ2只與Q2S4發(fā)生縮合反應生成Si-69,避免水解反應發(fā)生。另外,產(chǎn)物Si-69含有烷氧基團在水中也會發(fā)生水解,生成硅醇,硅醇還會進一步縮合,形成聚硅氧烷。研究發(fā)現(xiàn),烷氧基團水解程度跟溶液pH及溫度密切相關(guān)[14],它們不水解酸堿范圍在5~11之間,溫度越高越易水解聚合,因此反應過程中如何控制體系pH值的范圍及溫度等直接關(guān)系到反應合成目標產(chǎn)物的成敗。實驗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鈉與硫磺發(fā)生岐化反應后溶液pH為11,隨著γ2加入pH值逐漸降低,當多硫化鈉與γ2縮合完時,溶液pH已降至接近5以下,因此為了防止水解縮合副反應發(fā)生,當多硫化鈉與γ2完全縮合時,溶液變成淺黃色。應停止加熱降溫。
在優(yōu)化條件下得到的四硫化鈉溶液中,按原料配比γ2∶硫磺∶氫氧化鈉為4.06∶1.33∶1.00加入γ2,催化劑占γ2質(zhì)量的2%,歧化反應溫度為70 ℃,反應時間50 min,不同縮合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所得產(chǎn)品情況見表3。
表3 縮合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對反應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reaction
由表3 可知,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產(chǎn)品的收率逐漸增大,但當溫度達到85 ℃以上時,繼續(xù)升高溫度,產(chǎn)品的顏色加深,且收率下降,這可能是溫度高產(chǎn)品分解所致;反應溫度低,反應時間再長,反應還是不充分,使得產(chǎn)品收率偏低。 綜合考慮,滴加γ2,控制縮合反應溫度在85 ℃左右,反應時間為1.5 h比較合適。
在優(yōu)化條件下得到的四硫化鈉溶液中,按原料配比γ2∶硫磺∶氫氧化鈉為4.06∶1.33∶1.00加入γ2,控制歧化反應溫度為70 ℃,反應時間50 min,縮合反應溫度85 ℃和反應時間1.5 h下,不同催化劑(占γ2質(zhì)量的2%)所得產(chǎn)品收率見表4。
表4 催化劑對產(chǎn)品收率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catalysts on product yield
由表4可知,在相同條件下,催化劑選用四丁基氯化銨為主復配季銨鹽,產(chǎn)物收率處于較高水平,因此,較佳的相轉(zhuǎn)移催化劑為四丁基氯化銨復配季銨鹽。
含硫硅烷偶聯(lián)劑TESPT的紅外光譜見圖1。
圖1 含硫硅烷偶聯(lián)劑TESPT的紅外光譜圖Fig.1 Infrared spectrum of sulfur-containing silane coupling agent
由圖1可知,2 973 cm-1處為SiO CH2CH3中CH3的非對稱伸縮振動峰,2 926 cm-1處為CH2的非對稱伸縮振動峰,2 887 cm-1處為CH3的對稱伸縮振動峰,1 078,961 cm-1處為SiOCH2CH3基團中SiO非對稱伸縮振動峰,1 166 cm-1處為CH2CH3搖擺振動峰,1 298,1 244 cm-1處為 CH2搖擺振動峰,788 cm-1處為 Si—C的伸縮振動峰,478 cm-1處為指紋區(qū),可能是 S—S鍵的對稱伸縮振動峰??傊?,吸收峰與產(chǎn)物分子中所含的基團是對應的。
采用相轉(zhuǎn)移催化法一鍋制備了含硫硅烷偶聯(lián)劑TESPT,催化劑選用復配四丁基氯化銨,以氫氧化鈉和硫磺為原料,在70 ℃下,發(fā)生岐化反應制備四硫化鈉水溶液,在該溶液中滴加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85 ℃下采用相轉(zhuǎn)移催化縮合成雙-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四硫化物,當原料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硫磺∶氫氧化鈉質(zhì)量比為 4.06∶1.33∶1.00 時,所得產(chǎn)品硫含量為22.7%,收率達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