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繼英 方鳳梅 吳以涔
維生素D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理功能的脂溶性類固醇激素,其可維持人體正常的血鈣和血磷水平,促進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調節(jié)自身免疫反應,參與細胞分化增殖等生命過程。研究發(fā)現維生素D水平還與糖脂代謝相關[1-2]。2010—2013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抽樣評價了1 985例健康孕婦血清維生素D缺乏狀況,結果顯示大約75%的孕婦處于維生素D缺乏狀態(tài)[3]。本研究擬探討孕婦血清25-羥維生素D[25(OH)D]水平與糖脂代謝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就診于淳安縣婦幼保健院圍產保健門診、營養(yǎng)門診妊娠24~28周的孕婦237例。根據血清25(OH)D水平分組:<10 μg/L 為嚴重缺乏組,10~19 μg/L 為缺乏組,20~29 μg/L 為不足組,≥30 μg/L 為正常組[4]。排除標準:(1)孕前 BMI≤18.5 kg/m2或≥28 kg/m2[5];(2)孕期已增重≥10 kg;(3)骨密度判讀為骨質疏松者;(4)甲狀腺及甲狀旁腺功能異常者;(5)肝、腎功能異常者;(6)有其他內科疾患或產科并發(fā)癥者。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所有孕婦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清晨空腹測量身高、體重,計算BMI。禁食10~12 h,采集空腹靜脈血并分離血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脂(TG、TC、LDL-C、HDL-C)、血鈣、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等?;瘜W發(fā)光法檢測血清25(OH)D。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孕婦血清25(OH)D水平分組情況 正常組72例(30.4%),不足組99例(41.7%),缺乏組 48例(20.3%),嚴重缺乏組18例(7.6%)。
2.2 4組孕婦一般情況及實驗室指標比較 4組孕婦年齡、孕周和BMI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而 TG、LDL-C、HDL-C、血鈣、FPG 和 HbA1C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嚴重缺乏組、缺乏組、不足組TG、LDL-C、FPG、HbA1C均高于正常組,嚴重缺乏組、缺乏組、不足組HDL-C均低于正常組,嚴重缺乏組血鈣低于正常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1。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在全球范圍內普遍存在,缺乏率達39.6%~57%[6-9]。本研究顯示孕婦維生素D缺乏率為20.3%,嚴重缺乏率為7.6%,不足率為41.7%,合計達69.6%。維生素D通過與骨骼、腸道、肝臟、腎臟和甲狀旁腺內的維生素D受體(VDR)結合調節(jié)鈣平衡,發(fā)揮其生物學作用。膽固醇是維生素D前體,膽固醇在腸黏膜細胞內轉變?yōu)?-脫氫膽固醇,經血液運輸到皮膚,在紫外線的照射下7-脫氫膽固醇轉變?yōu)榫S生素D3,繼而在肝臟、腎臟進行羥化生成1,25-(OH)2D3,調節(jié)鈣磷代謝。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是膽固醇合成中的限速酶。Gonzalez等[10]研究顯示維生素D抑制HMG-CoA還原活性,從而抑制肝內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降低TC和TG,同時升高HDL-C。維生素D可通過抑制甲狀旁腺素(PTH)的分泌(PTH可降低脂肪分解)和增加血鈣水平(鈣會降低肝臟TG的形成和分泌)等途徑改善血脂代謝。
表1 4組孕婦一般情況及實驗室指標比較
研究表明VDR遍布全身各系統(tǒng)和器官,其在糖脂代謝、免疫調節(jié)、人類生殖等方面都有調節(jié)作用,維生素D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β細胞的功能[11-12]。母體維生素D缺乏不僅與妊娠期糖尿病、子癇前期、妊娠期血脂異常有關,也與胎兒和新生兒的健康問題緊密相關,如骨發(fā)育障礙、多發(fā)性硬化、癌癥、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哮喘、低出生體重等。Gagnon等[13]研究顯示血清低維生素D水平與血脂異常密切相關。Lupton等[14]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發(fā)現,血清維生素D缺乏與高LDL-C、高TG、低HDL-C顯著相關。本研究顯示孕婦血清維生素D缺乏及不足者血清TG、LDL-C、FPG、HbA1C均高于正常者,而血清HDL-C低于正常者。
本研究表明孕婦維生素D缺乏較為普遍,母體維持血清維生素D水平對糖脂代謝、血鈣水平十分重要。當妊娠合并糖脂代謝異常時,建議做維生素D監(jiān)測,了解是否存在維生素D缺乏,從而及時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