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生
上中學時,學校的宿舍是由一個大倉庫改造的。那個床太大了,從墻這頭一直到墻那頭,是用木板釘成的大通鋪,并排睡40個人。上面還有第二層,也是睡40個人,在這兩層大通鋪的對面是同樣的兩層,也就是說一個大房子里共住160人。除了宿管老師管得嚴之外,還有一件事讓我多少年都忘不了。
有一天上午,我發(fā)現(xiàn)一位高二同學的鋪位上放著一本我從未見過的厚書。好家伙,足有我的語文課本十個厚。那天我從下午下課就趴在那位同學的鋪位上,好奇地翻看那本書。封面上《鐵道游擊隊》幾個大字格外醒目。翻開目錄看,“王強夜談敵情”“劉洪飛車搞機槍”“松尾進苗莊”……章章勾人心魄;翻開正文看,頁頁扣人心弦。自從上學認字,從來沒見過這么令人心動、勾魂攝魄的書。進了書的世界,忘了書外的一切。直到轉天中午飯后,那位同學回到宿舍從我手中拿走那本書,我才如夢初醒。
“老大哥,這叫什么書?太好了!”
“這叫長篇小說?!彼蛔忠活D地說。
“你這本長篇小說,能借給我看看嗎?求求你!”“不行,我是用借書證從區(qū)圖書館借來的,不按時歸還,就取消我的借書資格了?!?/p>
“那,有賣的嗎?到哪兒能買到?”
“新華書店有,你自己買一本更好?!?/p>
當天,我沒吃午飯就跑到新華書店詢問。一問定價,一萬三千元(舊幣,相當于新幣1元3角)。我對著那本書眼巴巴地看了一會兒便退了出來。當時我上學連伙食費都是靠人民助學金,還是先回去上課吧!
那個星期天,我跑回27里以外的家,興沖沖地對母親說:“媽,我看見一本特別好的書,專門寫鐵道游擊隊打鬼子的。我簡直著了迷,給我買一本吧!”媽媽非常愛我,并以我考上中學而榮耀,她毫不猶豫地說:“買,買!媽就給你買一本,媽就喜歡你愛讀書……多少錢一本???”
“一萬三千元?!?/p>
“???這么多錢??!”媽的表情一下子驚訝地凝固了,“這么貴的書,連聽都沒聽說過。媽哪有這么多錢??!你是個懂事的孩子,等到秋后把地里的玉米賣了,媽媽說什么也要給你買一本?!?/p>
我知道媽實在是沒有錢給我買這么貴的書。回到學校,每天上午我把作業(yè)寫完,就跑到新華書店,對店員說:“同志,把《鐵道游擊隊》拿來給我看看。”
我站在柜臺前或蹲在書架下,一看就是幾個小時。看到第三天,店員不給看了,對我說:“小同學,我們這里是新華書店,不是圖書館閱覽室,你天天來看,把書看臟了,我們就不好賣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走開。
放暑假了,我回到家,看見幾個同班畢業(yè)的小學同學挑著擔子賣香瓜,這給我的心里點亮了一盞燈。我對他們說:“讓我跟你們?nèi)ベu瓜吧!”他們說:“我們沒出息才賣瓜,你考上了中學還去賣瓜,不怕別人笑話嗎?”我說:“掙錢買書讀,有什么丟人?不怕!”
從第二天開始,我每天凌晨三點鐘便與伙伴出發(fā)去瓜地,頭頂著天上的星斗,腳踩著田間的小路,到瓜地挑瓜摘瓜先吃個飽,再裝滿籃子過秤交錢,挎在胳膊上,走上七八里地到磚廠去賣。晨露打濕了褲腿和鞋子,汗水浸透了衣衫,兩只胳膊壓得紅腫。到了中午,烈日曬,地面烤,腰酸腿疼真叫苦。但只因想著買書便都能忍受了。一個夏天,我凈掙了八萬元(合新幣8元)。第一件事就是到城里買了一本《鐵道游擊隊》,剩下的錢到沈陽南湖市場買了一個礦石收音機,從此可以收聽電臺的長篇小說連播和電影錄音剪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