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為中日兩國確定的“中日文化體育交流促進年”。庚子春節(jié),疫情開始蔓延。我們除了以兩國文化藝術品作為交流方式,加深兩國友好關系,以謀求兩國文化藝術事業(yè)的振興和發(fā)展之外,以文化之力量協(xié)力同行、共克時艱也是此次線上展覽最大的意義。同時,結(jié)合貴陽市一品一業(yè)的發(fā)展定位,積極推進中日城市間高水平對外開放事業(yè)。榮寶齋(貴陽)文化有限公司與日本貴州之友會于2020年5月15日在榮寶齋貴陽分店舉辦“和風雅翰—日本傳統(tǒng)文房、文具線上展”。文房文具自古以來在文化、藝術、教育諸多領域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日本的文具自古以來大多從中國引進,之后在本國經(jīng)過天時、地利、人情,逐漸演變發(fā)展,具有獨特的風格。通過兩國文化藝術品的交流,加深兩國的民間友好往來,以謀求兩國文化藝術事業(yè)在新時代的合作發(fā)展。
本次展覽集中呈現(xiàn)了42位國畫家、9位書法家的90余件書畫精品,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代藝術家對中國傳統(tǒng)的深刻領悟,對所在研究領域的深入探究,對當代社會問題與現(xiàn)象的獨特藝術闡述與表達。在這些參展作品中,既有筆墨淋漓的大寫意作品,也有層層渲染的精細型工筆作品;既有傳統(tǒng)題材的墨竹、花鳥和青綠山水,也有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當代人物;繪畫作品精美絕倫,書法作品筆勢雄奇,可謂姿態(tài)橫生,思想精深。這些作品題材不拘一格、風格不形于一態(tài),技法不定于一尊,但其藝術水平均臻化境,堪稱經(jīng)典之作。展覽于2020年1月17日至3月中旬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
清華大學109年校慶當天,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云展“吉祥圣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開幕,展覽的主角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十七至二十世紀的唐卡精品,首都博物館收藏的藏傳佛教造像,此外,還有沈從文捐贈的唐卡藝術。唐卡藝術,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它用料考究、色彩天然、繪制復雜、法度森嚴、裝裱華美、題材廣泛,可稱為西藏宗教和世俗生活的“百科全書”。此次展覽為首都博物館收藏造像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唐卡并置展出,觀眾可以借助本展了解唐卡繪制的流程、儀軌,體味唐卡與造像藝術之美。展覽于2020年4月26日至10月25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
龍門石窟作為北魏王朝和唐朝皇室開鑿佛像的必選之地,斷續(xù)營造窟龕2345個、造像近11萬尊、碑刻題記2800多品,因其雕刻之精美、蘊含之豐厚蜚聲中外,成為中國皇家石窟寺的典范。本次展覽是龍門石窟86件精品文物的首次薈聚,其中包含8件海外回流的國寶級文物。誠邀觀眾感受清癯秀美的北魏造像,觀賞富麗健美的唐代佛像,聆聽國寶歸來的動人故事,了解斑駁古跡的修復過程。展覽于2020年4月28日至8月30日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辦。
為 慶祝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創(chuàng)建150周年,本次展覽展出超過250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幾乎涵蓋館藏中所有的藝術類型,呈現(xiàn)人類5000年藝術史。展覽還將借助檔案資料和沉浸式裝置,回顧博物館的歷史,重申收藏使命并展望未來愿景。分為初創(chuàng)時期、藝術為大眾、奢華之愿等十個單元。整個展覽的高潮是過去30年來新增藏品的展示,這些作品覆蓋全球各個地區(qū)的各種藝術形式,強調(diào)博物館未來的發(fā)展愿景,以豐富的背景敘事揭示不同社會、文化、政治、歷史之間緊密而復雜的聯(lián)系。本次展覽于2020年3月30日至8月2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