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明亮
李 健
1996年畢業(yè)于山東藝術學院。2000年至2003年在山東藝術學院攻讀研究生,獲文學碩士學位。聊城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國畫人物藝委會委員,山東省教育學會會員,美國北佐治亞州立大學特聘教授。
咬春 30cm×30cm 紙本設色 2019年
東昌風物之絕配 30cm×30cm 紙本設色 2019年
滿籠國色天香 30cm×30cm 紙本設色 2019年
什么都能撈 30cm×30cm 紙本設色 2019年
東昌風物之鐵公雞 30cm×30cm 紙本設色 2019年
東昌風物之燒餅 30cm×30cm 紙本設色 2019年
食亦有道 30cm×30cm 紙本設色 2019年
絕配 30cm×30cm 紙本設色 2019年
福滿籠 30cm×30cm 紙本設色 2019年
李健的繪畫創(chuàng)作“吃貨江湖”,讓人忍俊不禁!雖說“民以食為天”,但將諸如大燒餅、大油條等搬上畫面,尤其又是以此種若無其事式、認認真真、工工整整的工筆形式,還真不多見。
面對畫面,笑過之后,某種莊嚴感卻不由自主在心中升騰。尤其被這種表面看起來不登大雅,與傳統(tǒng)的文人畫有著某種距離的下里巴,卻被李健君以某種神圣的、又極其認真,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搬上畫面,恍若是畫家心中女神一般,容不得半點褻瀆。此中味道,或許是那些“不知柴米油鹽貴”者所無法體會的。面對李健君的這部分“吃貨江湖”創(chuàng)作,我不僅啞然,又不得不思考更多。多少畫家都在“為附新詩強說愁”,苦于無法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找到靈感,甚至“為伊消得人憔悴”之時,李健能在藝術領域創(chuàng)出自己的路子,在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物品中挖掘出美,為圈里帶來了一股新風,也延展了它的邊際。從繪畫手法上看,又有借鑒西方油畫的技巧,以及靜物的表現方式,能把這些運用到國畫中,卻不顯得突兀而且很有生活氣息,值得點贊。
李健的這些創(chuàng)作也讓我整個混沌的大腦突然清醒了不少:與其苦苦尋找,莫若放眼當下,從自己的生活入手,從自己最有感情的地方入手,當不失為某種有效的途徑呢!
愿李健君在吃好之時,還能畫好!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