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縣級電視臺記者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和影響。與此同時,新聞工作者也面臨著新的任務,只有不斷地增強自身對新聞的敏感性,才能更符合新時期下合格電視臺記者的重要標準,才能創(chuàng)造出讓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才能真正地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電視新聞行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縣級電視臺記者增強新聞敏感性的有效策略[1]。
【關鍵詞】縣級電視臺記者;新聞敏感性;增強策略;分析
隨著我國新時期的到來,在信息化發(fā)展背景的影響下,信息的傳播速度也在不斷地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只有不斷地增強新聞工作者對新聞的敏感性才能更好地推動電視新聞行業(yè)的高效發(fā)展。實際上新聞敏感性,是所有電視臺新聞記者都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和素養(yǎng)。只有具備新聞敏感性,才能在復雜的社會背景下,迅速準確地捕捉到有意義的新聞進行報道,才能真正的發(fā)揮出新聞地重要價值,才能有效地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效率。當前在多數(shù)縣級電視臺新聞工作中,新聞記者普遍存在敏感性不強的情況,只有積極加強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才能提高新聞記者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進行有效的新聞報道,推動電視新聞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2]。
一、新聞敏感性的內涵以及重要性分析
(一)內涵
新聞敏感性,也被稱之為新聞眼或者第六感官等。盡管新聞敏感性的名稱有所不同,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它們的概念是相同的。簡單來說,新聞敏感性指的就是新聞記者從自身的工作規(guī)律以及認知經(jīng)驗出發(fā),對新聞而產生的一種獨特的感受。這是新聞記者經(jīng)過不斷的工作積累和總結,而自然形成的一種職業(yè)素養(yǎng),只有具備新聞敏感性,才可以稱之為一名合格的新聞記者。
(二)新聞敏感性的重要性
實際上新聞敏感性的內涵,十分豐富。既是新聞記者綜合素養(yǎng)的一個體現(xiàn),同時更能有效地考查出新聞記者自身是否具有判斷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對新聞資源的整合能力??梢哉f新聞敏感性是決定新聞報道是否能夠吸引廣大受眾注意的重要因素。只有電視臺新聞記者具有良好的新聞敏感性,才能從社會現(xiàn)象中選擇出價值最高的新聞內容進行報道,才能針對某一個新聞事件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才能通過該新聞的表面現(xiàn)象挖掘其本質內涵。只有具備新聞敏感性才能提高新聞記者挖掘新聞的能力,具備新聞敏感性能夠讓新聞記者更好地了解和總結觀眾的喜好和需求,可以選擇最佳的時間和角度對新聞進行合理的報道,才能真正地提煉出新聞報道所要揭示的本質內涵。
二、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敏感性的不足
如今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我國縣級電視臺記者,其自身在新聞敏感性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這就嚴重影響了新聞報道的工作效率,對縣級電視臺新聞工作的發(fā)展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一)新聞報導興趣缺失
縣級電視臺的新聞報道,簡單來說就是集中在這一個縣的范圍之內,對于一些省市級的電視臺來說,縣級的電視臺新聞報道,其內容以及范圍都較小。也就是說在縣級電視臺新聞報道過程中,新聞記者,僅僅需要趨車或者步行進行采訪,就完全可以勝任該工作。實際上對于一些剛剛從事新聞行業(yè)的記者來說,其工作興趣還是十分高漲的。這些新聞工作者往往能夠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新聞的采集中,可以創(chuàng)造出高質量的新聞稿,但是隨著工作時間的不斷延長,縣級新聞記者對新聞報道也會逐漸地失去興趣,主要就是因為采訪對象的數(shù)量以及范圍受限,導致新聞記者自身對工作的新鮮感也逐漸流失。再加上縣級新聞行業(yè)的工作范圍以及新聞范圍有限,就會導致新聞記者對自身工作失去興趣,也就逐漸流失了對新聞的敏感性。
(二)采編工作人員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
在縣級電視臺新聞工作中,采編工作人員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決定著新聞敏感性的提升。當前縣級電視臺采編工作人員,其自身存在創(chuàng)新意識缺少的情況,主要原因就是縣級電視臺工作門檻比較低,一些非專業(yè)性質的采編人員,也能從事該工作。實際上由于其自身的專業(yè)性影響,就會對其正常的采編工作帶來某種程度的影響。由于這些采編人員屬于非專業(yè)性質的工作人員,其無法根據(jù)新聞的現(xiàn)象,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看法,而是采用一種應付的態(tài)度,僅僅只是重復或者復制其他的新聞稿件,同時也沒有結合新聞的實際發(fā)展情況,這就導致新聞無法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興趣。長期以往,就會逐漸喪失新聞的敏感性,甚至還會阻礙縣級電視臺的發(fā)展。
三、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增強策略
(一)不斷強化和增強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感和政治敏感性
實際上,電視新聞記者自身的工作,與電視臺的級別沒有很大的關系,最終的新聞報道的目的都是為了加強正能量消息的宣傳,是為了積極宣傳和響應國家政策,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一個途徑,使其能夠了解到國家的情況,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等,是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的一個有效路徑。所以,為了能夠提升電視臺新聞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不斷提升電視臺新聞記者自身的新聞敏感性。也就是說要不斷地強化記者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政治敏感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增強其新聞敏感性,才能夠真正地結合實際對新聞內容進行報道,才能合理地對國家的政策進行積極有效的宣傳,并報道一些真實的案例,從而為政府工作的展開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不斷提升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
實際上新聞敏感性是經(jīng)過新聞記者工作經(jīng)驗以及自身獨特認識而形成的一種職業(yè)素養(yǎng)。所以要想真正地提高和增強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首先提高記者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3]。為此新聞記者應該不斷學習,汲取新的知識,不斷地提升自身對新聞材料的采集能力,以及分辨能力。同時還需要積累更多的工作經(jīng)驗,多多參加實踐,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才能夠更好地應對突變情況,才能準確地掌握和分析新聞熱點,從而強化新聞的影響力。
(三)及時了解和掌握觀眾的需求
實際上要想有效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提高新聞的播放率,首先應該從了解觀眾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只有不斷地從觀眾的需求出發(fā),進行新聞地收集和采編工作,才能播放觀眾所喜愛的內容,才能更好地為后續(xù)報道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提升新聞敏感性的一大有效途徑。為此新聞工作者應該在工作中,及時地掌握和了解廣大人民群眾的喜好和實際需求,結合觀眾的需求進行新聞的采編和收集工作,從而播放出觀眾所喜愛的新聞內容,這樣才能引起觀眾的觀看興趣,強化新聞報道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四)以小見大,透過現(xiàn)象挖掘本質
對于一個縣級電視臺工作來說,或許生活中一件小事也蘊含著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所以,電視新聞記者應該能夠具有以小見大,透過現(xiàn)象挖掘本質的能力。應該盡可能地結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并結合政府的相關政策進行新聞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讓新聞的時效性得到強化,才能夠讓觀眾更好地了解政策與生活的關系,才能有效地強化新聞內容的影響力,才能真正發(fā)揮出新聞的積極作用,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到新聞內容下所蘊含的本質。
(五)善于捕捉具有典型意義的新聞事實
新聞的本質其實就是捕捉和報道,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新聞內容,這是提高觀眾觀看興趣以及記者自身新聞敏感性的重要途徑。所以,新聞記者應該打破常規(guī)的報道方式,將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報道,只有這樣才能突出新聞的價值,才能讓觀眾真正深入到新聞報道中,才能更好地加強我國相關政策的宣傳和弘揚,才能有效地吸引觀眾的目光,強化新聞報道的效果。
(六)加強基層實踐
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自身新聞敏感性的提升與實踐有很大的關系[4],新聞是需要記者去挖掘和尋找的,對于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來說,只有積極深入到基層群眾的生活中,去了解廣大基層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情況,才能夠啟發(fā)記者的靈感,才能讓其編制的新聞更加地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才能夠有效地強化新聞內容的感染力。為此應該為廣大新聞記者提供更多深入到基層中的實踐機會,不斷地提升廣大新聞記者的實踐能力,強化新聞敏感性,不斷地提升新聞地報道價值和吸引力,從而更好地推動縣級電視臺新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一個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來說,只有擁有新聞敏感性,才能在第一時間將最重要的新聞進行報道,才能有效地吸引觀眾的注意。所以針對當前縣級電視臺記者新聞敏感性缺失的情況,應該積極加強和提升記者的自身新聞敏感性,只有這樣才能突出新聞的價值,才能推動縣級電視臺工作的有效發(fā)展[5]。
參考文獻:
[1]徐興學,王麗娜,李靜.增強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J].新聞研究導刊,2016,07(21):156-158.
[2]楊元紅,劉宏,劉冶君.淺談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如何增強新聞敏感性[J].西部廣播電視,2017,14(23):112-114.
[3]蔣偉,王振茹,張震.淺談如何增強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J].新聞研究導刊,201,23(05):302-303.
[4]左良杰,薛永喜.縣級電視臺記者增強新聞敏感性策略研究[J].中國報業(yè),2017,122(12):201-203.
[5]吳永奎,宋曉潔,張憲媛.淺談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J].西部廣播電視,2017,15(24):215-217.
【作者簡介】王迎欣,肇東市廣播電視臺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