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龍
人生的全部學(xué)問就在于和時間打交道。
有時一刻值千金,有時幾天、幾個月、幾年乃至幾十年不值一分錢。
年輕、年盛的時候,一天可以干很多事;在世上活的時間越長,就越抓不住時間。
當你感到時間過得越來越快,而工作效率卻慢下來了,說明你生命的機器已經(jīng)衰老,經(jīng)常打空轉(zhuǎn)。當你度日如年,受著時間的煎熬,說明你的生活出了問題,你正在浪費生命。當你感到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時間的運轉(zhuǎn)成正比,緊張而有充實感,說明你的生命正處于黃金時期。
忘記時間的人是快樂的,不論是忙得忘了時間,玩得忘了時間,還是幸福得忘了時間。
敢于追趕時間的,是勤勞刻苦的人。
追上了時間,并留下精神生命,和時間一樣變成了永恒存在的,是天才。
但更多的人享用過時間,也浪費過時間,最終被時間所征服。
凡是有生命的東西,和時間較量的結(jié)果最后都要失敗。有的敗得輝煌,有的敗得悲壯,有的敗得美麗,有的雖敗猶勝,有的敗得合理,有的敗得凄慘,有的敗得齷齪。
時間無盡無休,生命前赴后繼。
無數(shù)優(yōu)秀的生命占據(jù)了不同的時間,使時間有了價值,這便是人類的歷史。生命永遠感到時間是不夠用的。因此生命對時間的爭奪是酷烈的,產(chǎn)生了許多駭人聽聞的故事,如:頭懸梁、錐刺股、圓木警枕,等等。
時間是無償贈送給生命的。獲得了生命也就獲得了時間,而且時間并不代表生命的價值。所以世間大多數(shù)生命并不采取和時間“競爭”“賽跑”的態(tài)度,而是根據(jù)生存的需要,有張有弛,有緊有松。累得受不了了,想閑;擁有太多的時間無法打發(fā),閑得難受,就想找點事干,讓自己緊張一下。
現(xiàn)代人的生存有大同小異的規(guī)律性。忙的有多忙?閑的有多閑?忙的擠占了什么時間?閑人又哪來那么多時間清閑?《人生寶鑒》公布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調(diào)查材料——假若一個人活到72歲,他這一生的時間是這樣度過的:
睡覺20年,吃飯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讀書3年,體育鍛煉、看戲、看電視、看電影8年,饒舌4年,打電話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
這是平均數(shù),正是通過這個平均數(shù)可以看到許多問題,想到許多問題。每個生命都是普通的,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維持的。普通生命想度過一個不普通的一生,或者是消閑一生,該在哪兒節(jié)省,該在哪兒下力量,看看這個調(diào)查材料便會了然于胸。
不要指望時間是公正的。時間對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是不公正的,時間對自由人和監(jiān)獄的犯人也無公正可言。時間的含金量,取決于生命的質(zhì)量。
時間對青年人和老年人也從來沒有公正過。人對時間的感覺取決于生命的長度,生命的長度是分母,時間是分子。年紀越大,時間的值越小,如白駒過隙;年紀越輕,時間的值就越大,來日方長。
時間,你以為它有多寬厚,它就有多寬厚,無論你怎樣糟蹋它,它都不會吭聲,不會生氣。
時間,你認為它有多狡詐,它就有多狡詐,把你變蒼老的是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蹉跎一生,最終后悔不迭的還是它。
時間,你認為它有多忠誠,它就有多忠誠,它成全了你的雄心、你的意志。有什么樣的生命,就有什么樣的時間。
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時間觀念,就會占有什么樣的時間。
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相對論,證實時間與空間和物質(zhì)是不可分割的,任何脫離空間的時間是不存在的,也是沒有意義的。人如果能超光速旅行就會發(fā)生時間倒流,回到過去。
倘若有一天人類能征服時間了,生命真正成了時間的主人,世界將是什么樣子呢?(選自《省誠人生》)
【賞析】
匆匆的歲月,刻著春華秋實,刻著恩怨得失。視一簇蔥蘢,掬一把冰涼,追尋悠悠歲月。拈一抹微笑,灑一滴淚珠,化作歲月的飛花。生命脆弱,猶如秋風(fēng)凜冽下古道邊瘦骨嶙峋的老馬,茫茫烈日下大漠中失去同伴的孤駝,陣陣寒意里斷崖旁無依無靠的野松,雷鳴滾滾處樹叢下風(fēng)鞭雨策的雜草。我們落進時間的懷抱,生命是豐腴還是干癟,取決于我們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