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亞琴,范世錦,郝志鵬,劉隨存,顧春雷
(1.山西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2.右玉縣林業(yè)局,山西 右玉 037200;3.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hippophaecolus(Hua,Chou,Fang et Chen)]是近20年來暴發(fā)的重大灌木林生物災害。在內蒙古、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等地,沙棘人工林受沙棘木蠹蛾危害嚴重,發(fā)生大面積死亡,且其危害呈加劇之勢,已嚴重影響到沙棘種植區(qū)的生態(tài)建設和經濟發(fā)展。沙棘木蠹蛾屬于鉆蛀性害蟲,生活隱蔽,因而防控難度大,應用常規(guī)的防治方法難以奏效。通過科研工作者的多年研究,應用高效、無毒、無公害的昆蟲性信息素進行防治,取得了顯著效果。因而,筆者在右玉應用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誘芯開展了林間監(jiān)測和控制試驗。
利用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誘芯和三角形誘捕器,在右玉開展野外林間應用試驗。
2019年6月初,分別在沙棘純林、沙棘和楊樹混交林懸掛30個三角形誘捕器,誘捕器間距50 m,懸掛高度為1 m.自懸掛之日起,每隔1周檢查并統(tǒng)計誘捕器中所誘集到的成蟲數量,直至沒有成蟲被誘集到為止。
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019年6月6日至8月22日,使用三角形誘捕器和性信息素對右玉沙棘灌木林內的沙棘木蠹蛾成蟲羽化期進行監(jiān)測,并統(tǒng)計2個樣地誘集成蟲數量的總和。采用多項式擬合函數方法,得到的擬合函數為:y=-4E-06x4+0.777 1x3-50 901x2+1E+09x-2E+13,R2=0.601,見圖1.
圖1 沙棘木蠹蛾成蟲種群動態(tài)變化
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山西右玉,沙棘木蠹蛾成蟲始見于6月初,終止于8月底。期間經歷2次羽化高峰,第1次出現在6月下旬,第2次出現在7月下旬,第1個羽化高峰的成蟲數量遠高于第2個羽化高峰。右玉沙棘木蠹蛾成蟲羽化始見時間和2個高峰期出現的時間,與全國其它地區(qū)沙棘木蠹蛾成蟲發(fā)生情況相比較,基本一致。這說明,采用性誘劑在林間監(jiān)測沙棘木蠹蛾的方法是有效、可靠的。
通過實地調查,不同林分沙棘木蠹蛾成蟲種群動態(tài)變化見圖2.
圖2 不同林分沙棘木蠹蛾成蟲種群動態(tài)變化
由圖2可以看出,沙棘純林沙棘木蠹蛾成蟲羽化總數以及同期誘集到的數量都高于沙棘和楊樹混交林。這說明沙棘純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較混交林低,生物多樣性相對缺乏,更易受沙棘木蠹蛾的侵入與干擾。
不同立地條件下,植株對病蟲的抗性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從調查結果來看,沙棘和楊樹混交林地處河道兩側,土層深厚,土壤含水量較高,立地條件優(yōu)于沙棘純林。因而,對沙棘木蠹蛾的抵御和耐害能力較強。
對比2006年至2019年,山西右玉沙棘木蠹蛾成蟲種群動態(tài)變化情況,見表1.
表1 山西右玉沙棘木蠹蛾林間誘集效果
從表1中可以看出:1) 2006年至2019年,右玉沙棘木蠹蛾的發(fā)生呈明顯的下降趨勢,而2009年是右玉沙棘灌木林受害最為嚴重的1年。2) 2019年與2006年、2008年對比,沙棘木蠹蛾的成蟲數量有所增長。我們要注意對沙棘木蠹蛾成蟲進行監(jiān)測和防控,應每年進行性誘劑懸掛和釋放,以了解沙棘木蠹蛾成蟲的種群動態(tài)變化情況。3) 從平均誘集量來看,2019年的平均誘集量最低,可能的原因是誘集時間段較其它年份長,而總的誘集量有限,因而平均誘集量最小。4) 從日平均誘集量來看,2019年與2008年一樣多,2009年最多,可達44頭/d.這既與誘集天數有關,亦與誘集總量有關。5) 從每誘捕器最高誘集量來看,2019年比2008年略低,但高于2006年近1倍。2019年沙棘木蠹蛾總體發(fā)生程度高于2006年。
2006年開始,沙棘木蠹蛾性誘劑在全國7個省份開展推廣應用,可以看出性誘劑是一種無毒、無公害且高效的監(jiān)測和防治方法,也是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別是在山西右玉,通過多年使用沙棘木蠹蛾性誘劑,蟲口密度大幅降低,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好轉。右玉地區(qū)具有豐富的沙棘資源,以沙棘為主要原料的龍頭加工企業(yè)可以促進縣域經濟發(fā)展,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因而,我們應高度警惕,利用沙棘木蠹蛾性誘劑在成蟲期積極開展監(jiān)測、防控工作,以最大限度降低沙棘灌木林大面積蟲災暴發(fā)的可能性,為山西沙棘產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