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英
(武城縣農業(yè)農村局,山東 武城 253300)
在我國小麥的種植面積比較廣泛,為了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必須重視對小麥種植技術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同時不斷優(yōu)化病蟲害防治技術,真正實現小麥的增產和增收。在應用高產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控技術的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守相關的技術規(guī)范,提高產量的同時強化小麥的質量。小麥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是一些地區(qū)的主要食物來源,對促進我國經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應該加強對小麥高產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
小麥品種和類型比較多,可以用作糧食和釀酒等。隨著小麥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多,必須保證小麥的質量,而種子的選擇是質量的重要保證。首先,氣候因素。不同地區(qū)的氣候環(huán)境和地理條件存在差異性,在小麥種子選擇的過程中應該考慮當地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保證小麥種子的健康成長。其次,種子的純度因素。小麥的純度對小麥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進行小麥種子選擇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種子的純度,確保選擇的小麥種子是高產優(yōu)質的類型。最后,抗病蟲害方面。小麥生長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質量。為此,應該選擇抗病能力比較強的品種,避免小麥感染病蟲害。種植者應該采取科學的田間管理措施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
為保證小麥的高產和優(yōu)質,應該選擇科學合理的工作方式。我國一些地區(qū)選擇輪作倒茬的耕作方式,如果在同一地塊上種植小麥的話,土壤的肥力下降,為此,可以采取輪作倒茬的方式。比較常見的輪作周期為三次一輪換,該種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小麥發(fā)生病害的概率,同時提高小麥的產量。輪作倒茬的工作方式還能有效的減少蝗蟲與蟋蟀的數量。
科學的播種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在選擇播種小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溫度的控制,為小麥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小麥播種的壟身為80 厘米左右比較適合,10 粒左右的小麥播種密度比較適合。
結合土壤的肥力采取科學的施肥措施,掌握施肥比例,最好選擇使用有機肥料和生物肥料,能夠保證土壤的通透性。小麥在生長階段對土壤有嚴格的要求,在播種之前需要施入一定量的緩釋肥,為土壤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滿足小麥的健康成長。舉例而言,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基肥,配合深耕整地,落實底肥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肥料不能暴露在土壤表面,否則會影響土壤肥料的效能。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品種來選擇適合的播種量和化肥。
不同地區(qū)的土壤肥力存在差異性,有些地區(qū)的土壤肥力比較差,需要通過補充化肥來彌補,結合小麥生長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肥料。此外,不同地區(qū)的降水量也存在差異性,小麥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來供給其成長,如果小麥的需水量沒有達到一定要求的話,小麥蛋白質的含量將減少。此外,在小麥生長的過程中也會經常遇到洪澇災害,需要做好田間的排水工作,避免小麥出現倒伏的問題,影響小麥的健康成長。
小麥播種出苗之后要及時的插苗和補苗,保證田間小麥的苗充足。小麥進入3~5 葉,同時日溫度超過八度時需要進行除草,小麥開始返青之后再除草一次,重點清除闊葉類雜草,為小麥的生長提供健康的生存空間??梢允褂靡欢康乃∪橛停蛘呤褂靡欢康柠溝矊ηo葉進行噴灑。如果是禾本科雜草的話,可以使用一定量的驃馬水乳劑對準莖葉進行噴霧。此外,為了避免小麥發(fā)生凍害,可以在每年的12 月上旬灌溉一次,如果發(fā)生凍害的話,需要及時的使用一定量的尿素,或者對準葉苗部位噴施有機活性復合肥,能夠為小麥分蘗的成長奠定基礎,同時還能促進小麥的健康成長,降低凍害所造成的損失。如果小麥長勢過旺的話,可以在小麥進入拔節(jié)之前向葉面噴施一定量的矮豐可濕性粉劑,通過化學控制的方法來提高小麥植株抗倒伏能力。
小麥在生長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病蟲害的侵襲,加之小麥田間雜草的生長速度比較快,雜草在生長的過程中會搶走土壤中的營養(yǎng),不利于小麥對肥料的吸收,也有可能引發(fā)小麥出現病蟲害。比較常見的小麥物理防治技術就是定期的清除田間雜草,該種方式能夠有效的為小麥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保證田間空氣流通性比較強,也能實現小麥的增產增收,為小麥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此外,在小麥種植之前,可以結合地區(qū)氣候特點和環(huán)境因素選擇一些抗病能力比較強的小麥品種,在提高種植發(fā)芽率的同時有效的降低小麥病蟲害的發(fā)生。
農業(yè)防治技術也是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的一種,如果小麥田間發(fā)生白粉病和赤霉病的話,可以采取農業(yè)防治技術。在小麥播種之前要做到深耕滅茬,提高工作的質量。定期進行除草,減少病菌的源頭。該種方式能夠有效的避免赤霉病和白粉病的大規(guī)模蔓延。在播種的過程中還應該時刻注意天氣變化情況,避免小麥出現爛種的問題。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環(huán)境因素選擇適合的小麥播種時間。此外,采取秸稈還田措施也能有效的保證小麥的播種質量,播種之后加強鎮(zhèn)壓,保證麥種和土壤之間的緊密結合,提高小麥的出苗效率,同時能夠起到保墑防凍的作用,利于小麥安全越冬。
生物防治技術是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的重要一種,能夠有效的消除小麥病害問題,同時不會對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小麥也不會產生抗藥性。生物技術就是利用自然系統(tǒng)來達到抗病和抗蟲的目的,采取措施避免蚜蟲正常的交配,有效的控制蚜蟲的數量,該種生物防控技術的主要優(yōu)點是環(huán)保、無污染、無公害。
化學防治技術能夠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在噴灑農藥的過程中應該保證農藥噴灑均勻,盡量減少農藥的分量,避免對小麥的生長造成負面影響?;瘜W防控技術的主要優(yōu)點是操作簡單和效果良好,在防治小麥病蟲害的同時能夠為小麥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農藥的過程中,應該選擇低殘留、無污染的農藥,盡量減少對小麥造成的傷害。通過藥劑拌種的方式也能有效的進行病害的防治,能夠有效的防治赤霉病、蚜蟲和粘蟲等病蟲害。
首先,蚜蟲的防治。蚜蟲是小麥病蟲害之一,在許多小麥產區(qū)都有發(fā)生。從小麥開始出苗到成熟期間都會受到蚜蟲的危害,尤其在中灌期間和乳熟期間的危害最為嚴重,蚜蟲直接造成小麥粒干癟,千粒重下降,嚴重的話會造成小麥減產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其次,條銹病。選擇抗病能力比較強的品種能夠有效的防治條銹病。如果使用藥劑防治的話,在小麥生長的中后期階段對莖葉進行噴灑防治,也可以采取防治葉枯病的方式來防治條銹病。再次,吸漿蟲。吸漿蟲是一種毀滅性的害蟲,能夠造成小麥減產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十。吸漿蟲會將麥粒吸空,呈現出麥桿直立不倒的癥狀,導致小麥出現甲旺盛的長勢。小麥吸漿蟲使小麥粒干癟,甚至空殼,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質量。
小麥產量和質量直接影響當地農業(yè)的經濟發(fā)展,在小麥種植的過程中必須采取高產的種植技術,同時重視對病蟲害的防治,采取不同綜合防治手段,在防治過程中堅持統(tǒng)籌協(xié)調和因地制宜的原則,保證小麥的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