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中心醫(yī)院兩位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醫(yī)生——易凡、胡衛(wèi)鋒(均42歲)不幸被病毒感染,成為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雖經多方治療被搶救了回來,但卻“面容大改”,全身發(fā)黑,讓人心疼。
湖北同濟醫(yī)院感染科教授宋建新說,有的重癥新冠肺炎患者不僅皮膚變黑,還會出現脫皮、皸裂等情況。
他們?yōu)楹螘嫔l(fā)黑呢?曾參與兩位醫(yī)生搶救工作的專家團隊解釋,是因為他們在控制感染的治療中使用了多黏菌素B等藥物的緣故。多黏菌素B對腎臟等器官有不良反應,此外,大多數患者持續(xù)使用該藥物后會在頭面部、頸部及四肢等部位出現色素沉著,使皮膚顏色變深。停用多黏菌素B后,患者皮膚逐漸恢復正常,不會成為“黑人”。
專家指出,皮膚的顏色一定程度上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盡管不能僅通過膚色判斷得了啥病,但如果短期內出現不明原因“變色”,自己確實要注意。
皮膚發(fā)黑
有可能是藥物因素引起的,如長期服用某些抗生素、止痛藥、含砷制劑等,也可能提示睡眠不佳,導致皮膚灰暗,形成色斑;妊娠、月經不調等內分泌失調也可導致色素沉著;感染、腫瘤、肝腎疾病等都可能引起皮膚色素沉著。皮膚發(fā)黃
多見于肝膽疾病,如膽結石梗阻、甲肝等。有的人一天內吃很多胡蘿卜、橘子、南瓜,皮膚也會變黃。還有些人皮膚發(fā)黃干燥(尤其是手掌和腳面發(fā)黃),或是甲減導致。皮膚變紫
說明血紅蛋白較少,多見于先天性心臟病或過敏性紫癜。皮膚發(fā)紅
多由皮膚病引起,如玫瑰糠疹。皮膚變白
尤其臉部和手掌較蒼白,同時伴乏力、食欲不振、睡眠差等,要考慮貧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