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麗 金利 李燕猛
摘 要:樣本前處理是檢測食品農藥殘留的關鍵操作步驟,通過樣品前處理,確保食品殘留農藥檢測精確性,進而為食品安全提供重要信息參考。對于目前食品農藥的殘留檢測而言,檢測技術人員需要關注前期的食品樣品前處理程序,運用正確的方式來處理食品檢測樣本,確保食品檢測結論符合精確性與科學性要求。
關鍵詞: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要點
Abstract:Sample pretreatment procedure constitutes the key operation step for detecting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By using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 the conclusion of detecting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is ensured to be accurate, thus providing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ference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 For the current detection proces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the detection technician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evious food sample processing procedures and use the correct methods to process food samples to ensure that the food detection conclusion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accuracy and scientificity.
Key words: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Sample pretreatment; Technical essentials
在現(xiàn)階段的食品安全監(jiān)管領域,食品的農藥殘留問題成了關鍵問題之一。食品如果含有較高的農藥殘留成分,則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公眾健康威脅,甚至導致食品安全事故。因此可見,運用科學手段檢測食品農藥殘留具有不可忽視的必要性[1]。有效開展食品樣品檢測,必須重視樣本的前處理程序,運用樣品前處理措施來提高樣本檢測效率,避免檢測器械污染檢測樣品。
1 樣品前處理技術對于檢測食品農藥殘留的必要性
樣品前處理技術是預先處理待檢測食品樣品,確保得到準確與可靠的食品檢測結論。并且,前處理技術還可避免食品樣品污染倍增器或者離子源,保證良好的食品檢測效率。因此可見,樣品前處理對于食品殘留檢測而言具有重要價值。
具體在分析食品殘留農藥時,檢測技術人員可以運用痕量分析的方式來進行。技術人員在選擇食品樣品的基礎上,對于檢測樣品予以前期處理。在目前的現(xiàn)狀下,樣品前處理環(huán)節(jié)可以選擇多種食品樣品處理技術手段,應當保證富集倍數(shù)與檢測靈敏度最佳,避免前期樣品處理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誤差。檢測人員在處理食品樣品時,前期的樣本處理技術應當體現(xiàn)差異性,結合食品樣品種類、樣品特征、檢測數(shù)據(jù)要求與檢測儀器規(guī)格確定合理的前處理方法[2]。
2 食品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樣品前處理技術類型
樣品前處理能夠有效去除樣本中的雜質,對于檢測食品殘留農藥的數(shù)據(jù)精確程度也能給予切實的保障。與原有的樣品處理手段相比,現(xiàn)階段的樣品前處理方式精確性更高,能有效消除食品樣品前處理誤差。在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主要有以下食品樣品前處理技術。
2.1 基質固相分散處理技術
基質固相分散技術要建立在固相物質載體的基礎上,固相載體可以為聚合物或者鍵合相物質。經過萃取處理以后,將混合萃取材料與食品樣混合均勻,然后將待檢測物質與萃取材料的混合物作為填料裝柱。并且,運用淋洗的方式來分離樣品。
基質固相分散技術手段突破了單一樣品處理方式的局限性,在萃取操作中融入了均漿、提取與凈化過程,實現(xiàn)了固相分散技術與鍵合填料技術的緊密結合。與原有的基質處理手段相比,上述樣品分散處理技術可以簡化各個操作環(huán)節(jié),降低投入溶劑的比例,有效保證食品樣品萃取效果。
在現(xiàn)階段的食品樣品處理領域,上述樣品前處理方式應用廣泛。在萃取污染物的過程中,經過萃取與提取操作即可判斷樣品是否含有超標的藥物、除草劑與殺蟲劑成分。相比而言,上述萃取處理方式可以明顯簡化操作流程,縮短樣品處理時間,并且具有較高的樣品回收率。例如在分離某種化合物時,此檢測方式可以避免加入的樣品量與溶劑量過多,確保在較短的時間內分離并處理待測物。因此近些年來,上述樣品處理技術正在迅速推廣。
2.2 固相萃取技術
固相萃取技術的主要特征在于運用吸附處理的方式來分離樣品基體與其他化合物,最終達到富集與分離目標化合物的目的。在熱解吸附技術或者洗脫液技術的輔助下,順利分離食品樣品與干擾性成分,從而實現(xiàn)萃取待測物的目的。如果需要分離某些性質懸殊的化合物成分,通常需要使用固相萃取技術。固相萃取法可以實現(xiàn)高效、簡便與精確的樣品分離效果,適合運用于處理各種不同的食品樣品。
固相萃取技術主要包含反向萃取技術、正向萃取技術與離子交換技術,上述萃取技術都可以用于檢測食品農藥殘留。具體在固相萃取過程中,正向萃取一般可以選擇氧化鋁、硅膠或者硅鎂吸附劑。
相比于傳統(tǒng)的物質萃取方式,固相萃取方法可以達到成功分離食品檢測樣本及其他雜質成分的效果。例如在檢測水果或者蔬菜中的藥物殘留時,固相萃取方法具有較高的回收率,尤其是對于多種不同的待測組分而言。近些年以來,固相萃取技術已經得到有效的推廣運用,并且相應的吸附劑種類以及萃取方法也逐漸多樣化。
2.3 微波輔助萃取技術
樣品前處理環(huán)節(jié)如果涉及有機物,通常會用到微波輔助萃取方法,尤其是土壤樣品、飼料檢測樣品。運用微波輔助萃取技術前需要進行微波加熱,并且在食品樣本中加入極性溶劑,最終達到成功分離食品樣品與雜質的效果。在此過程中,分離樣品與雜質的操作效果取決于物質分子對微波能量的吸收程度。
微波輔助萃取方法具有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可以安全、迅速、高效分離樣品。在信息化手段的配合下,技術人員可以自動調節(jié)萃取試劑的投入比例,以同時提取不同種類的檢測物。但是在提取揮發(fā)性較強的農藥時,如果涉及非極性透明溶劑,那么微波輔助萃取技術就很難獲得較好的萃取效果。
在檢測豬肉產品以及嬰兒配方奶粉的過程中,經微波萃取檢測可判斷有機農藥或者其他毒害成分是否超出了最大殘留限度。上述措施可以明顯降低樣品檢測物質成本與人力成本。批量化的食品樣品萃取處理方式,有效簡化了萃取操作。
2.4 固相微萃取技術
固相微萃取技術整合了進樣操作、萃取操作、樣品濃縮操作與采樣操作環(huán)節(jié),并且降低了萃取過程中的溶劑成本。固相微萃取技術的要點在于萃取待檢測的樣品成分,然后直接進入色譜分析環(huán)節(jié)。這是由于萃取裝置能夠有效分離待測物質以及食品樣品,并且結合萃取樣品總量來分配樣品基質[3]。從總體的萃取操作效果來看,固相微萃取可以達到較好的樣品檢測效果,并且明顯提高了物質的萃取率。
固相微萃取處理技術具有快捷與簡便的特征,提升了萃取效率。因此近些年來,在分析某些醫(yī)學樣品、動植物樣品以及環(huán)境污染樣品的過程中,固相微萃取技術應用廣泛。在食品樣品的具體分離過程中,檢測與分離裝置可以設計為注射器式,避免孔道堵塞,確保順利分離各類不同的物質。與此同時,固相微萃取技術不必借助任何的外界溶劑成分,因此消除了環(huán)境污染風險,突出節(jié)能降耗的技術優(yōu)勢。
3 樣品前處理技術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食品檢測技術發(fā)展較快。食品檢測技術的更新能夠減小誤差,提升檢測效率。同時,信息科技手段與樣品前處理環(huán)節(jié)的緊密融合,有效消除了前處理操作誤差,保障了民眾的基本日常飲食安全。
但是從總體角度來講,現(xiàn)階段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并不健全。因此該領域的技術人員仍然需要逐步摸索,歸納檢測食品樣品檢測經驗,促使食品檢測朝著高效化、安全化以及無毒害的方向發(fā)展。超臨界提取技術、冷凍誘導微萃取技術以及高分子新型材料技術都可以運用于樣品處理過程。
除此以外,技術人員應當重視樣品前處理技術風險的評估,運用代謝組學、暴露組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原理來進行綜合評估,確保正確評估食品加工中的農藥殘留風險,創(chuàng)建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4 結語
綜上所述,食品檢測技術人員必須重視食品前處理環(huán)節(jié)。樣品前處理的基本宗旨在于精確檢測殘留的農藥成分,運用痕量分析以及其他的科學方法來處理食品樣品,消除樣品前處理誤差。同時,檢測操作人員的業(yè)務素養(yǎng)也要逐步提升,確保能夠運用正確的方式來處理檢測樣品,從而提高食品農藥殘留檢測精確性。
參考文獻:
[1]駱 瑜,劉志斌,王維亞,等.食品農藥殘留檢測中樣品前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食品,2019(19):127-129.
[2]張人允,曲 瑩,徐佳佳.食品農藥殘留檢測中樣品前處理技術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9(15):82-83.
[3]劉麗仙.食品檢測中農藥殘留的幾種提取方法的比較[J].食品安全導刊,2019(9):14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