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堯
(山西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土工膜或復合土工膜(以下簡稱“土工膜”),因其優(yōu)良的彈性和強變形能力、極佳的防滲透效果、良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適應環(huán)境溫度范圍寬、成本低廉、方便運輸及施工簡單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市政、水利、環(huán)保環(huán)衛(wèi)等領域。土工膜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推廣應用,為蓄水美化提供了基礎,并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在實際應用中,土工膜存在膜破裂、剛性連接不當等問題,直接導致堤防滲漏、土體失穩(wěn)、地基不均勻沉降等工程地質問題。
河道、蓄水工程中,通常采用土工膜進行水平防滲,土工膜破壞導致的滲漏會引發(fā)以下問題:
一是水資源缺乏地區(qū),蓄水滲漏直接導致水資源損失,等同于直接經濟損失與社會資源損失。二是蓄水后土工膜破損,水體滲漏導致兩側堤防土體地下水位上升,周邊建筑物地基壓縮層范圍內土體的土質軟化、壓縮性增大、強度降低、承載力減小、使建筑地基產生不均勻沉降,產生地質危害。三是導致堤防發(fā)生滲流破壞,致使堤防基礎失穩(wěn),一旦潰堤,給周邊居民造成嚴重生命財產損失。四是土工膜一般鋪設在防沖層下,或嵌入、錨固在堤防中,一旦破壞,檢修難度極大。
施工前沒有按照相應規(guī)范對土工膜進行相關檢驗,使不合格產品投入使用;施工過程中,不能按照正確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土工膜在運輸過程中拖拉、硬拽;河底沒有清理干凈,留有尖銳物刺傷土工膜;沒有按照相關規(guī)范進行土工膜焊接;挖機在鋪設土工膜膜上墊層時容易將膜刺破。
為防止此類破壞,施工單位應按照相應規(guī)范程序進行施工。土工膜鋪設前須進行充氣試驗,鋪設完成未填保護層前,應盡量減少在膜面上行走,凡能對膜造成危害的物件,均不應放在膜上或攜帶在膜上行走,采用小型機械回填時,應派人員跟蹤觀察,發(fā)現情況后及時排查補救。
土工膜下支持層為不密實土體,在水壓力作用下,松散的支持層土體細顆粒被不斷帶走,導致支持層不斷沉陷。當沉陷達到一定深度時,土工膜與堤防連接處被撕裂,或土工膜焊縫處被撕開。
此類破壞的防治方法是:先對原地面進行夯實,達到設計碾壓要求后,鋪設30~50 cm 厚透水料墊層,最后再鋪設土工膜。
根據規(guī)范說明,土工膜與剛性結構的連接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直接將土工膜嵌入混凝土中,另一種是用KBS 膠,將土工膜直接粘在建筑物上。工程實踐表明,若設計施工不當,工程運行后存在許多隱患。
采用第一種方法,在混凝土堤防分縫處,嵌入混凝土中的土工膜與橡膠止水條不易連接,不能形成封閉結構,導致漏水。采用第二種方法,要求膠與混凝土表面能有效連接,實踐表明,當河道蓄水后,兩者結合處往往存在滲水問題。
土工膜與混凝土堤防及蓄水建筑物的連接處,是河道蓄水工程中的關鍵部位,同時也是最難處理的部位,在設計與施工時應重點考慮。土工膜與新建及現有剛性建筑物連接時,應采取嵌固或錨固的方式將膜牢固固定,并在土工膜與剛性結構之間設置柔性止水。錨固后,應用二期混凝土澆筑保護,壓住形成封閉的防滲體。施工時,要保證土工膜與混凝土結構表面的平整清潔,且二者結合處土工膜應預留一定的松弛長度,防止局部應力集中使土工膜發(fā)生破壞。
土工膜與工程中新建混凝土結構連接,可直接嵌入其中,這種方式安全可靠,其結構及施工注意事項為:夯實支持層土體;鋪設30~50 cm 厚砂礫石墊層;澆筑混凝土的同時將土工膜嵌入其中,嵌入長度大于500 mm,二者結合處預留300 mm 松弛長度,形成封閉的防滲體(見圖1)。
圖1 嵌入式連接圖
土工膜與工程中新建混凝土結構連接,由于地形限制或設計結構制約,不能直接嵌入其中,其結構及施工注意事項為:夯實支持層土體;澆筑混凝土墊層,厚度100 mm,墊層表面應平整且不出現麻面;鋪設30~50 cm 厚砂礫石墊層;將土工膜上側無紡布撕開鋪設于墊層上并用鋼釘固定,鋼釘下設橡膠墊片。鋼釘采用水泥釘,長度5 cm,間距0.5 m,橡膠墊片通長布置,墊片寬度50 mm;澆筑堤防混凝土,土工膜與混凝土堤防結合處預留300 mm 松弛長度,形成封閉的防滲體(見圖2);在結構分縫處,需填筑密封膏,填筑前將接觸面清理干凈,分兩次勾填并塞滿形成封閉的防滲體(見圖3)。
土工膜與現有混凝土結構連接,膜與結構面應有效結合并采取保護措施,其結構及施工注意事項有:一是土工膜與結構接觸面混凝土鑿毛、清洗干凈,鑿毛厚度不小于3 cm。二是錨筋選用直徑18 mm,長700 mm 螺紋鋼,安裝采用先注漿后插錨筋的方法進行,鉆孔直徑不小于30 mm。錨筋安裝前,孔內的巖粉和積水清理干凈,并保證灌漿的飽滿。錨筋安裝后,在錨固材料凝固過程中不得敲擊、碰撞,必要時在孔口采取固定措施。三是澆筑混凝土底座,待達到強度后,對其表面清理,并沿通長放置止水條。四是將土工膜下側無紡布撕開,并與混凝土底座用KBS 膠粘接,二者結合處預留300 mm 松弛長度。五是最后澆筑二期混凝土,形成封閉的防滲體(見圖4)。
圖2 接觸式連接圖
圖3 分縫處連接圖
圖4 與現有結構連接圖
因土工膜較好的防滲特點,被普遍應用于河道蓄水工程中,通過分析工程中土工膜的破壞原因及危害,提出了土工膜與混凝土結構連接的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項,可供同類工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