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悅 張倍倍
摘 要 工程測繪在土地資源日益匱乏的當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管是為了更好的認識我國的地域形式,還是為了節(jié)省工程施工的成本,測繪工程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由于我國的實際地貌特征的限制,導致特殊地形在我國國內十分常見。因此,測繪的工程師應當勇于拓新,迎難而上,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對特殊地形的測繪方法。
關鍵詞 測繪工程;特殊地形;測繪技術
1測繪工程的具體定義
1.1 測繪工程的概念分析
測繪工程主要是指空間的測量利用以及大地信息的有效應用,以此繪制成相關的圖形。具體的測量范圍特性,既要表現出一定的空間功能,同時還要對地域地形等諸多方面進行表現。其中具體的空間所指就是地球在內的其他行星和所產生的相應的重力問題。地貌地形主要涵蓋了土地所表現出的具體外貌形狀和相關應的水文地域特征等。通俗來說任何的地域、地區(qū)在有效的建設之前都會對自身的外貌特征以及地理結構進行全方位的勘察總結分析,這是整個測繪工程應用的重要部分。
1.2 測繪技術的簡單陳述
由于特殊的地形,要往往表現出一定的地域性、復雜性和多變性,所以在進行實際測量過程中,往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具體的測繪之前,相應的人員一定要對地域情況進行全網的勘察檢測,充分的掌握這種特殊地形的外貌情況,例如地區(qū)地形的地面以及地質結構是否存在一定問題,都要做出充分合理的判斷,然后根據特殊地形所體現出的數據分析,采用最為合適的測繪方法,同時還要深入分析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所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方法,保證整個的測繪技術能夠充分地發(fā)揮[1]。
2目前測繪工程對于特殊地形勘察的現狀
2.1 針對不同情況的測繪工程的不足之處
測繪工程目前運用的較為廣泛,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在整體測繪工程當中,最能體現技術方面不足之處的就是在特殊地形、特殊環(huán)境下開展的測繪工作。比如:如何將土地的使用發(fā)揮最大化,與針對偏遠山區(qū)的土地勘察工作要如何進展等。我國城市分布較為廣泛,無論城市之間的自然環(huán)境、還是整體土地形態(tài)變化都較為多變、復雜。這種復雜的地形在我國的高原地區(qū)就極其常見。以黃土高原為例,該地的土質較為松軟、稀疏。地形的構造也因為區(qū)域的特殊,溝壑較多地勢不平。在進行測繪工程時就存在鐵道位置無法明確的問題,如果當地有大型自然災害或者是大暴雨時,就會導致鐵道設備的損害。針對不同的城市環(huán)境與自然因素,測繪工程仍有很多問題是當下沒有辦法進行有效解決的,需要專業(yè)人員不斷地完善與探索測繪之路。
2.2 當下測繪技術中部分局限性
針對目前的測繪工程,其中運用最多的就是全站儀數字測圖技術與GPS-RTK數字測圖技術??呻S著技術的不斷推廣,人們也逐漸發(fā)現了運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弊端,例如:工程測繪過程中,運用全站儀測繪技術進行施工時,務必保證設備運行測點兩端始終保持通視狀態(tài),而且測量情況還存在一定的誤差,隨著測量距離的增加,工程測量的精準度也會逐步下降,很難保證測繪的結果。而GPS-RTK數字測圖技術,不需要保證測點兩端的通視,就可以完成較遠距離的三維坐標測繪工作,大幅度減少工程中存在的誤差。但是這種技術的運用范圍對測量地域有一定的要求,只能選擇一些相對地形寬敞、視野開闊的地帶,所以只有傳統測繪技術與現代測繪技術相融合,兩者之間取長補短才能最大化的提升工作效率,達到最終的測繪目的[2]。
3特殊地形的測繪技術
3.1 山區(qū)地形的測繪技術
在中國西南地帶,尤其是川渝地區(qū)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山巒。在這些山區(qū)地形里,山谷山脊以及峭壁是十分常見的,因此要測繪這些地區(qū)的詳細信息無疑是一件十分具有難度的任務。目前我國的工程單位在山區(qū)地帶進行測繪的主要方法便是使用實時動態(tài)控制測量進行觀測。這種方法具有操作人員少、測量精度高、布點靈活以及受地形限制程度較小的特點。而在實際的觀測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當先搭建好基準站,然后設置儀器的模式以及調整儀器的參數。將設置好的內容保存下來之后,工作人員便可以開始設置移動站,將儀器與各個站點之間通過無線藍牙進行連接,然后便可以在儀器上導出相關的數據。
3.2 密林地帶的測繪技術
密林地帶在我國的云南省和四川省均有不小范圍的分布,測定這些地區(qū)的詳細信息對于我國有著重大的意義。密林地帶的樹木植被覆蓋率較高,且由于該地區(qū)的林木通常比其他地區(qū)的林木成長得更為高大,因此密林地區(qū)通常光線不足,儀器在這些地區(qū)接收信號的能力也不是很理想。因此相關的測繪工作人員可以采用全站儀對該地區(qū)進行測量,通過在一些特殊地點安置棱鏡,工作人員可以依次測繪出當地的高程,并逐漸將其繪制成圖。在應用此種方法時,由于需要工作人員親身進入密林地帶進行測繪,因此為了防止工作人員迷失方位,同一組的工作人員最好采用布設導線的方式依次前進。
3.3 針對泥濘山區(qū)與荒漠地區(qū)的測繪研究
在測繪工程當中,較為泥濘的山區(qū)相對來說是最為常見的地形之一,其與部分地區(qū)的荒漠、灘涂地區(qū),土地形態(tài)較為相似。所以,大體來說測繪工程中存在的問題也都相差無幾。面對泥濘的山區(qū)測量勘察時,我們最直觀的想法就是如何進行現場實地測量。這也是對專業(yè)人員技術方面最大的挑戰(zhàn)與考驗。面對這個現狀我們制定的解決辦法如下: 由于測繪地區(qū)的特殊性,根本無法運用相關的設施設備進行現場考量,只能借助第三種工具——范圍線。
4結束語
對于特殊地形的測量繪制技術,往往要比傳統的測量繪制技術要體現出良好的先行性。傳統的測繪技術往往是經過多年的積累實戰(zhàn)所形成的,同時特殊地形的測繪技術是在傳統測繪技術應用之上所形成的。在具體的實際測量過程中,特殊地形的測繪技術要比傳統技術體現出一定的復雜性。但是在具體應用過程中表現出一定的復雜程度,只要把控好測量的具體參數數值,一切復雜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 王飛.測繪工程中特殊地形的測繪技術探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8,(21):185-186.
[2] 崔麗娟.測繪工程中特殊地形的測繪技術探究[J].中國金屬通報,2018,(12):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