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家學與書學:宗族教育視野下中日書家的學書觀取向—以尊園親王與趙孟頫為例

        2020-07-09 13:30:46耿鑫
        大學書法 2020年2期
        關鍵詞:書法

        ⊙ 耿鑫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來,恪守一經,世代相承的家學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家學是在血緣單位系統(tǒng)里長輩對晚輩文化、價值及其技能擁有廣泛影響的教育體系,它包含家庭教育、家族教育、宗族教育。在13世紀中期到14世紀初,盡管中日都處在政權更迭、動蕩不安中,但統(tǒng)治者管理的松懈卻成為了藝術發(fā)展的土壤,尊園親王與趙孟頫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拉開了他們傳奇的序幕。日本鐮倉幕府時期,尊園親王作為小野道風的忠實擁躉,開始追慕晉唐書風,扛起了日本書法復興的大旗,時至今日,其影響仍不停歇。在中國,趙孟頫的出現(xiàn),使元初的書風發(fā)生了巨大的轉折,一股向晉人學習的復古潮流占據(jù)了整個朝野,元代書家無不受趙孟頫復古思想的浸染。二人的出現(xiàn)就像公元前500年,孔子與蘇格拉底先后登上東西方文明的舞臺一樣,充滿了戲劇性。本文以尊園親王與趙孟頫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宗族教育對中日書家學書取向的重要影響,也希望通過尊園親王與趙孟頫的比較研究,對中日書法研究有一定推進作用。

        一、宗族書法家群體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便出現(xiàn)了河東衛(wèi)氏與瑯琊王氏這些以善書名重于時的家族,日本也在鐮倉時期出現(xiàn)了世尊寺、持明院等將書法作為家業(yè)的世家。家族的繁榮與宗族教育緊密相關,他們接受教育的條件相較于常人可謂得天獨厚,這使得他們在學習書法時“能從師如法研習”。尊園親王是伏見天皇的第六子,良好的出身使尊園親王從小便在金鼓玉鐘的皇宮內接受最好的教育和一整套的封建禮儀,孩提時期先入為主的書法熏陶,培養(yǎng)了尊園親王出色的書法晉唐的正統(tǒng)翰墨意識。而趙孟頫作為趙宋宗室的后裔、秦王趙德芳之后、宋太祖第十一代遠裔[1],亦有足夠的條件支持他學習書法。二人都是皇室貴胄后裔,但還是有尊卑區(qū)別的。尊園親王雖出家,卻依舊享有很多皇室專屬特權。相較而言,趙宋宗室由于分宗別派久遠,趙孟頫與之血緣關系疏淡,雖是皇室之后,身份卻已經和湖州的尋常百姓幾無區(qū)別。但所幸二人都趕上了他們宗族書法發(fā)展的黃金期,這對他們的學書思想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

        1.鐮倉—南北朝[2]的皇室書法群體

        漢字在古代日本政治、文化、經濟的記錄與傳遞過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輝煌功績。日本的書法教育也始于漢字引進,而皇室作為最先受益的群體,不僅誕生了日本第一位書法家圣德太子,還先后產生數(shù)位皇室書法巨擘,尊園親王便是其中之一。

        日本皇室書法家群體一直是書壇的主要力量,根據(jù)藤原鶴來的《和漢書道史》以及小松茂美的《日本書流全史》記載,鐮倉至南北朝的皇室書法家一共有15位(參見表一)??v觀日本書法史,這個比重是相當可觀的,強大的皇室書法群體給日本帶來了繼平安時期之后的第二次書法高潮。

        出現(xiàn)如此密集的皇室書家群體在日本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幕府的強權統(tǒng)治使后宇多天皇、伏見天皇、后醍醐天皇等成為名存實亡的傀儡,大權的旁落是皇室成員醉心于書法的直接原因。尊園親王的出現(xiàn),不僅成為南北朝時期皇室書法群體的旗幟,更是鐮倉到南北朝日本書法復興應運而生的中興之主。

        這一時期不僅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的皇室書法家,更衍生出諸多獨特的書法流派。世尊寺流在天皇及家族成員的推波助瀾下,從平安后期到鐮倉前期便被視為正統(tǒng)的楷范,這一階段的皇室書法風格統(tǒng)稱為“宸翰樣”。后因南北朝的政權更迭,持明院統(tǒng)與大覺寺統(tǒng)形成分庭抗衡的局面,天皇流派也隨之產生,代表就是伏見天皇的“伏見院流”與后醍醐天皇的“后醍醐院流”。伏見院流遵循傳統(tǒng),肯定和風,是藤原時代最為流行的流派;后醍醐院流則以朱子學說作為精神支柱,融合禪宗,發(fā)展出雄渾精進的宋風典范。伏見天皇與后醍醐天皇在書法上各抒己見,互不相讓,大力宣揚流派主張,催生大量的皇室書法家集中出現(xiàn)。現(xiàn)在看來,在政治灰暗的鐮倉時代,日本書法卻因皇室書法群體的出現(xiàn)散發(fā)出別樣的風采。

        表一 鐮倉—南北朝的日本皇室書法家一覽表

        2.元代趙氏一門書畫群體

        兩宋時期趙宋皇室熱衷于書畫,宋徽宗和宋高宗皆以善書留名,這為元代初期趙宋宗族的書畫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當屬以趙孟頫為核心的趙氏一門。上至同宗兄弟,下至妻兒孫婿,都以善書畫而名重于時,形成元代獨特的趙氏一門書畫群體,放眼整個書畫史也是絕無僅有的。無怪元仁宗發(fā)出“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善書婦人,且一家皆能書,亦奇事也”[3]的感慨。據(jù)筆者根據(jù)《元史》及2015年山西大學張新華碩士論文《元初趙宋宗室文人群體研究》等相關資料粗略統(tǒng)計,元初的趙宋宗族文人群體人數(shù)達34人(參見表二),元代趙氏一門書畫群體11人(參見表三)。家族的傳承以及龐大的宗族文人群體都是趙氏一門書畫在元代興盛強大的原因之一。

        表二 元初趙宋宗族文人基本情況一覽表

        18趙孟沁 字圣清,號石塘1256-1318生平見劉塤《趙圣清墓志銘》19趙良鈞 號鼎峰,婺源人20趙良佐 字子有 1291-1318生平見吳萊《亡友趙生哀辭》21趙希直 富于藏書,善詩畫22趙由鍾 字子元 1267-1337宋燕懿王五傳楚孝節(jié)王生平見鄭旅《趙縣尹墓志銘》23趙棨 字衛(wèi)道,號素軒生平見楊維楨《趙公衛(wèi)道墓志銘》24趙文榮 字仁甫 1272-1333 1274-1344生平見陸文圭《故司獄趙君墓志銘》25趙友欽 字敬夫,號緣督 著有《革象新書》五卷26趙? 1271-1323生平見《四庫提要辯證》卷五27趙必俊 號梅石 生平見戴良《祭外舅趙處士文》28趙必璇 字仲實 1287-1355 29趙必字文孫 生平見《宋季忠義錄》卷十五30趙必睪字伯暐,號大蓬,一號庸齊生平見《書史會要》卷六31趙必生平見陳紀《趙公必行狀》32趙良字玉淵,號秋曉1245-1294字順卿 生平見《嘉靖常熟縣志》卷八33趙孟堅字子固,號彝齋居士趙孟頫從兄 生平見《書史會要》卷三34趙孟籲 字子俊 趙孟頫弟 生平見《書史會要》卷七

        表三 元代趙氏一門書畫群體一覽表

        8趙奕 字仲光 趙孟頫子工真行草書,其合作者,可與魏公亂真9趙麟 字彥徵 趙孟頫孫善畫人、馬,其行書不失家法,成就或高于雍10趙鳳 字允文 趙孟頫孫 畫蘭竹與雍亂真11王蒙字叔明,一字叔銘,號香光居士1308-1385趙孟頫外孫 善畫山水,“元四家”之一

        元代初期,書壇一片混亂,時人書家尚沉浸在宋代書風的藩籬中,忽視了魏晉傳統(tǒng)。有識之士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鍾、王變篆隸者也,顏變鍾、王用篆也,蘇變顏、柳用隸也?!使盼膭t學先秦,篆則學李斯,隸則學鍾繇,楷則鍾、王、顏、蘇,行與草則張芝、索靖、“二王”、張旭耳。[4]

        但倡導者未必是執(zhí)行者,能扭轉這一局面,趙孟頫實為功不可沒。盡管初期并沒有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且受到重重阻礙。將這一愿景變?yōu)楝F(xiàn)實,趙孟頫依靠的正是代代相傳的師承關系,其中親授弟子有:虞集、康里巎巎、楊瑀、顧信、黃公望、俞和等,私淑弟子有:袁易、龔璛、郭畀、郭麟孫、干文傳、湯彌昌、錢良佑、朱德潤等(參見表四),加之趙氏一門的努力與傳承,共同扭轉了元代羸弱的書風。

        元初的趙宋宗族文人依然保持著兩宋時期對教育的重視,生活中的主要內容依舊是學習詩書及日常創(chuàng)作。這一方面與趙宋宗族的書畫傳統(tǒng)密切相關,另一方面,趙氏一門鐘情于書畫也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其自身特殊的政治身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簡而言之,元代書畫的興盛是由趙孟頫為核心的文人書畫家群體所造成的亦不為過。

        表四 趙孟頫親授與私淑弟子一覽表[5]

        7 袁易 字通甫 1262-1306《靜春堂詩集》四卷8 張淵 字清夫,號用拙道人私淑弟子1264-?私淑弟子 《自書詩》9 朱德潤 字澤民,號睢陽山人1294-1365私淑弟子 《渾淪圖》10 郭畀 字天錫 1280-1335《梁棟四禽言詩卷》11 龔璛 字子敬,號谷陽生 1266-1331私淑弟子《龔子敬宣城詩并識卷》12 郭麟孫 字祥卿 1279-?私淑弟子私淑弟子 《群卿集》13 干文傳 字壽道,號仁里,晚號止齋1276-1353私淑弟子 題《仁里漫稿》15 湯彌昌 字師言 私淑弟子善書,《袁易靜春集、詹氏小辨》有記16 錢良佑 字翼之,晚號江村民1278-1344私淑弟子古篆隸真行小草,無不精絕,行書高朗卓越,風格不讓鮮于樞17 唐棣 字子華,號遁齋 1296-1364《雪港捕魚圖》《林蔭聚飲圖》18 陳琳 字仲美 生卒年不詳私淑弟子私淑弟子《溪鳧圖》《秋山行旅圖》19 王淵 字若水,號澹軒13世紀-14世紀中葉私淑弟子 《花竹禽鳥圖》20 張雨 字伯雨,號貞居之、句曲外史1283-1350私淑弟子 《臺仙閣記》

        通過對尊、趙二人學書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的書法群體的梳理,不難發(fā)現(xiàn),家學淵源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為皇室后裔,他們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同時間出現(xiàn)的書法群體卻是偶然事件,這為研究尊、趙二人復古觀的契合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支撐。

        二、宗族的教育方式

        書法群體的出現(xiàn)與宗族的教育方式關系密切。書法群體是尊園親王與趙孟頫書藝學習的環(huán)境因素,而教育方式則是他們成功的決定條件。通過比較研究,筆者將尊園親王與趙孟頫接受的教育方式大致分為三類:親人傳授、良師指授以及自我修治。

        1.親人傳授

        身為伏見天皇的第六位皇子,尊園親王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這使得他在接觸書法時“能從師如法研習”。尊園親王的父親伏見天皇及兄花園天皇都是皇室書家中的佼佼者。伏見天皇的書法洗練精進,骨力通達,氣韻連貫,不僅具有開宗立派的地位,一度發(fā)展成為藤原時代最為流行的流派“伏見院流”。另外,花園天皇長尊園親王一歲,所以二人的書學之路具有共通性,花園天皇喜參禪,故受“墨跡”影響甚重,這在尊園親王早期作品中可見一斑。二人對尊園親王的影響和指導自然不言而喻。實際上,父母兄長指導書法在日本皇室中是極為普遍的,如《源氏物語》中有源氏內教導女兒習字的描述:

        源氏公子對她說:“你也寫一張看。”紫兒仰望著源氏公子說:“我還寫不好呢!”……“寫不好就不寫,是不好的。我會教你的?!薄词瞎涌戳?,覺得讓她臨現(xiàn)世風的字帖,一定容易進步。[6]

        趙孟頫雖未有尊園親王這般便利的條件,但其父趙與訔善詩文、富收藏,對幼時的趙孟頫影響很大,惜過早地離世,使得教誨趙孟頫的重擔更多壓在生母丘氏的肩上。丘氏雖一介女流,卻善于引導鼓勵趙孟頫[7],這令年幼的趙孟頫明確了努力的方向。趙孟頫很快便展現(xiàn)出自己的天賦,作為趙宋宗室的后裔以及家學教育的影響,趙孟頫學書以宗族善書者作為突破口[8],最早取法宋高宗趙構,年少成名,才華橫溢,書畫更是供不應求。戴表元《松雪齋全集?序》:“子昂未弱冠時,出語已驚其里中儒先,稍長大而四方萬里重購以求其文,車馬所至,填門傾郭,得片紙只字,人人心愜意滿而去。”[9]人們對他的作品表現(xiàn)出的極高熱忱從側面反映了幼時父母的親授對其顯著的影響。

        不論是尊園親王,還是趙孟頫,其父母在他們的教育中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世人常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指導為二人提供了學習方向,親人傳授則為他們明確了目標,良好的家族教育在二人身上得到了最好詮釋。

        2.良師指授

        “師”在日本的地位極為重要,因此師承關系就成為了極其敏感的事情。日本有世尊寺、持明院等將書法作為家業(yè)的世家,他們大部分是通過族人內部代代傳承書法,傳授方式通常為“口傳”,向他族子弟傳授時必須立下誓狀,不得對外泄露宗家秘法,而教授皇室成員書法時更要親自指導,針對每個字都要細致耐心,這被稱為“御傳授”?;适覍ń逃膫鹘y(tǒng)由來已久,一條天皇就曾委托藤原行成書寫字帖用于皇室教育:

        乙亥,即參中宮(一條后藤原彰子)御方、左府(藤原道長)坐、依參東宮(三條天皇)給、即候御共東宮于時御庭召予(行成)給讀紙一卷、可奉書手本也。[10]

        尊園親王的書法啟蒙老師是“世尊寺流三筆”[11]之一的世尊寺行尹,之后世尊寺行尹下關東,便轉而跟隨世尊寺行尹之兄世尊寺行房學習,后因戰(zhàn)亂,世尊寺行房赴越前國(現(xiàn)福井縣),此時世尊寺行尹歸京,遂再學于門下[12],兄弟二人分別是世尊寺流的第十二代和第十三代,對尊園親王書法的啟蒙具有重要意義。后來,尊園親王將二人的“口傳”御授作書成《入木抄》獻給了后光嚴天皇,這是日本第一本對書法史進行系統(tǒng)論述的理論專著。

        趙孟頫在師授方面,亦是良師相伴。年僅六歲時,便得到了杜道堅的言傳身教[13]。由于自幼得以在杜道堅身邊耳提面命,趙孟頫與其建立了深厚的師徒情誼,如為杜道堅作《隆道沖真崇正真人杜公碑》中自稱“高第弟子”,稱杜道堅為尊師[14]。周伯琦在《鶴林先生記》中也提到:“南谷嘗以道法顯于國初,吳興趙公子昂尤尊事之?!?/p>

        除此之外,據(jù)《宋元學案》卷八十三記載,趙孟頫也是宋代學者敖繼的門人之一:

        程鉅夫搜訪遺逸于江南,得先生,以之入見,故終身以師事之。下附小字:“梓材僅案:朱氏《經義考》引《姓譜》言:‘敖繼公寓居湖州,邃通經術,趙孟頫師事之。’”是文敏本敖氏門人。[15]

        不僅如此,趙孟頫還在南宋時期就讀過杭州的宮中儒教大學,在那接受學習儒家正統(tǒng)程朱理學。早年趙孟頫以道士為私塾,又注重儒學功底的培養(yǎng),與其父親密不可分,同時接受道學教育和儒學教育的經歷,對他后來學書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內心認可“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和“先器識而后文藝”的思想秩序,這種以儒學為主的學養(yǎng)構成,是他學書思想形成的前提。

        縱觀尊園親王和趙孟頫的學書之路,都遇到了良師,老師言傳身教的示范,可起到上行下效的結果,對藝術家思想體系的構建意義深遠。

        3.自我修治

        任何書家的成長之路都離不開自我學習,這也是書家自身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尊園親王與趙孟頫不僅具有過人的天賦,在自我學習方面亦是相當刻苦,有著別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天賦以及難以企及的習書目標—以晉唐為最高祈尚。筆者將二人的自學經歷總結為三點:(1)臨池不輟采眾長;(2)習古出新追晉唐;(3)文藝雙修方超今。

        (1)臨池不輟采眾長

        前文所述《入木抄》,不僅記錄了尊園親王對于勤學苦練的看法,也闡明了“手本”[16]的作用。他認為書法只有堅持不懈練習才能有收獲,每天必須堅持臨池且每次時間至少一兩個小時方可有所成效:

        (書藝)每天都應該花一兩個小時靜心評議學習。凡是政治上令人困惑的事(需要思考的事情)或是其他事情的學習,都不應將其束之高閣。只是需要切合時宜。任何東西的學習方法都需要一兩年,或者至少要兩三百天。一開始是先把自己的精力投入進去,其后不斷歷練自己,自然而然學習的東西就會表現(xiàn)出來。之后也可以慢慢地深入學習。[17]

        江戶時代文政年間(1818-1829)問世的《伊路半帖》中記載:“尊圓親王臨弘法大師寫的和歌數(shù)以千萬計。”[18]亦可證明尊園親王的勤奮,要不然也不可能有數(shù)以萬計的優(yōu)秀作品記載。不僅如此,尊園親王還有左手作書的絕技,當有人請教他書法之時,答曰:“當使左手如右手乃佳。”可見其能左右開工,如若不經過長期訓練,恐怕難以具備這種能力。

        另外,正確認識字帖,合理選擇學習教材同樣重要?!度肽境分羞€記述了尊園親王對真行草書的看法,他認為真行草三體貫通,相互影響,“真書和行草必然是相同的,那草書怎有不通真行的道理”。故而學書要博采眾名家書跡之長。尊園親王雖然大力倡導萬代不變的傳流,但他對于書流的停滯也并非沒有反抗。他的作品《三體要略字類抄》與智永《真草千字文》風格相近(此點后文還將具體展開,茲不贅述),可見尊園親王善于學習和借鑒,這與米芾的學書經歷頗為相似。他初學世尊寺流,又能在伏見天皇、世尊寺行房、世尊寺行尹等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習小野道風、菅原道真的書法,既沒有全盤地繼承它,也沒有被當時禪宗盛行的“墨跡”所桎梏,而是提倡流儀典雅的書風、凝練傳統(tǒng)的技法特色。蓋取諸長處,總而成之,使他成為南北朝書家的旗幟。

        趙孟頫的勤奮世人皆知。傳趙孟頫日書萬字而精氣不衰,真假與否暫不議,但要達到“下筆神速如風雨”,說明趙孟頫在臨池上確實下過苦功。他常將“二王”法帖當作正常日課,一日之內臨習數(shù)遍:

        于一日之間,所聞見者,已得三本,乃知此帖(十七帖)蓋為公平日書課。[19]

        柳貫記:“予問其何以能然,文敏曰:‘亦熟之而已?!盵20]對于書法,“蓋欲正而不欲邪,欲熟而不欲生,人之恒心也”,[21]熟能生巧是基本的共識,也是人們的普遍心理,“學書在法而其妙在于人”,臨池不輟可以達到“熟”這一目標,勤學可以解決技法的問題,而成功必由之路需“其胸中之所獨得”,才能感悟出書法的奧妙。

        趙孟頫不僅勤勉,更善于在學書中集百家之長。除了他在學書階段的不同師法,其“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可謂書之兼學力、天資、精奧神化而不可及矣”。[22]這不僅闡明了他在各書體上的淵源,更體現(xiàn)了他善于學習并化為己用的天賦。借此看出趙孟頫是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與廣收博取確立了他在元代“猶晉之右軍,唐之魯公”[23]的書壇領袖地位的。

        (2)習古出新追晉唐

        宋元僧入日,使宋代書風彌漫日本朝野,尊園親王的書法中也不自覺地流露出宋風韻味,但幼時先入為主的翰墨熏陶這時候對他而言顯得極其重要,他在孩提時代形成的正統(tǒng)的書法意識,逐漸使他對時風有了清晰的認識,同時也對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以及現(xiàn)狀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近代宋朝筆體并非多分神妙,然當世文學輩追慕宋朝筆法之間,或懷紙,或綸旨,或院宣,皆有此異體,頗不宜也。改朝換代以來,則不改上代的舊風,使當時的風俗流傳開來。[24]

        尊園親王認為前代的傳統(tǒng)被摒棄,(宋風書體)俗風彌漫朝野。這些因素使他轉而學習小野道風、菅原道真等人,繼而上追晉唐。尊園親王認為只有取法高古,才能令其字熠熠生輝。小松茂美博士在《日本書流全史》中就做了相關總結:

        談論尊圓親王學藝之路卻否定了他對過去真正的唐樣書法的繼承,不,那是不可能的。[25]

        小野道風代表作《玉泉帖》的卷末有一段自跋:“以是不可為褒貶緣,非例體耳?!北砻髁怂暪懦鲂碌囊庾R?;蛟S尊園親王受此影響,才逐漸形成上追晉唐,提倡書法復古的思想,這正是小野道風不可磨滅的功績之一。

        王羲之書風的正統(tǒng)的傳統(tǒng)自唐中葉以來被種種思潮所攪亂,古法被荒廢的社會現(xiàn)象使趙孟頫感到憤慨,毅然以標榜復古主義而立世。大體上說來王羲之書風乃屬貴族社會的,至于宋王朝時代,在宮廷里王羲之典型書風仍受到重視,歷代的天子大多以擅王書而著稱,特別是徽宗、高宗、孝宗三人,更是書寫王書的高手。宋王朝的貴族趙孟頫則不用說自出身就繼承了這個傳統(tǒng)。[26]

        元初書壇風氣的萎靡,加上書學宋高宗的影響,使趙孟頫將目標定為趕超晉唐。他不僅對“二王”法帖如數(shù)家珍,臨習更是不下百遍,“趙魏公留心字學甚勤,羲、獻帖凡臨數(shù)百過,所以盛名充塞四海內,豈無其故乎”[27]。此等事例,不勝枚舉[28]。其中他對《蘭亭序》用功最勤,他自己則認為:“昔人得古刻數(shù)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29]虞集在《道園學古錄》中也肯定了趙孟頫力挽狂瀾的作用[30]。趙孟頫名留書史主要還是因為力追魏晉的同時,做到了習古出新,篆、隸、真、行、草皆為元代第一[31]。他不僅“識趣高遠,跨越古人,根柢鍾王,而出入晉唐,不為近代習尚所窘束”[32],而且令“海內書法,為之一變”[33],贊其為“自唐以后集書法之大成者”[34]當不為過。

        (3)文藝雙修方超今

        日本皇室有重視文化修養(yǎng)的傳統(tǒng),皇室歷來重視書法,因其可作為提高和體現(xiàn)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手段。《源氏物語》第十七回《賽畫》中就記述了皇子與源氏內談論書法技藝時的場景:

        不論何種技藝,若不專心研習,總無成就之望。但各種技藝,均有師匠,均有法則,若能從師如法研習,深淺姑置不論,總可模擬師匠,多少有所成就。[35]

        Fig. 5 shows that the zinc sulfide films deposited at 100 and 200 W have the same critical angle αc= 0.28°. From Eq.(8) we can directly calculate the density electronic N(Z+

        由此可見,皇室成員倡導自身的文藝雙修?!度肽境分斜阌涊d了尊園親王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他認為學習書法的同時還要鉆研其他學問,要了解書法相關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這樣才能使書法達到一定的境界。皇室的教育理念與蘇軾“讀書萬卷始通神”“黃庭堅”“使胸中有書數(shù)千卷”的書學觀念是契合的,這與宋元僧的頻繁交流脫不了干系。

        趙孟頫亦非常注重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吳澄形容他“風度類李太白,資質類張敬夫”[36]。在藝術上更是詩文、音樂、聲律等方面百花齊放:

        詩文正始上,白晝云能蹺。樂經久淪亡,黍管介毫杪。琴笙十二譜,苦志諧古調??贫肥肤?,篆隸楷行草。字體成一家,落筆如一掃?!璠37]

        除此之外,他對元代文人畫的發(fā)展不僅具有先導作用,而且培養(yǎng)出“元四家”之一黃公望這樣的親授弟子。在篆刻領域,他身先士卒,使文人開始參與到篆刻中,提倡“印宗秦漢”,自己更是“圓朱文”的創(chuàng)始人。趙孟頫不僅藝術出眾,文學修養(yǎng)亦難有比肩者,這就無怪乎忽必烈一見便驚嘆“以為神仙中人,使坐于右丞葉公之上”。

        日本皇室優(yōu)越的條件,良好的教育方式,使皇室成員收益頗豐,皇室書法家集中出現(xiàn)與特殊的時代和歷史背景有密切關系,但更多是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才共同創(chuàng)造了皇室書法家群體的繁榮。元初強大的趙宋宗室文人群體以及趙氏一門書畫群體同樣得益于兩宋時期的宗族教育,家族的傳承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趙氏一門書畫在元代興盛強大的原因。

        尊園親王與趙孟頫的成功與皇室宗族注重文化修養(yǎng)的傳統(tǒng)密切相關,良好的宗族家學對后世教育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起到上行下效的積極作用,是宗族傳承家學文化的重要前提和條件。父母兄長和老師的作用也不可忽略,他們在尊園親王與趙孟頫學書之路上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宗族教育無疑是二人書學觀念相契合的最主要的原因。在宗族教育的影響下,二人不僅學書經歷相似,書學觀念更是慢慢趨同,在被宋代書風籠罩的書壇環(huán)境中,沖破藩籬,不約而同地形成了復古的書學思想。

        三、結語

        尊園親王與趙孟頫都處于政權更迭的變動期,契合的宗族教育背景,促使二人形成了相似的學書觀且慨嘆于書風衰微,因而提倡書法的復古,倡導晉唐書風高古的氣韻、洗練的技巧特色,試圖以復古出新,返古避俗。以往書風與年代的單向聯(lián)系研究囿于成見,必然影響研究效果,將二人置于同一視角、同一出發(fā)點比較研究更具客觀意義。日本鐮倉幕府時期的尊園親王與中國元代的趙孟頫學書觀念的形成始終沒有脫離家學教育的影響,通過對比分析宗族教育對中日書家學書觀取向的重要影響,不僅揭示了學書觀的形成與宗族教育背景的關聯(lián),亦可管窺相似的宗族教育背景使他們產生了契合的書學思想,從而衍生出力追晉唐的書學復古觀。尊園親王和趙孟頫以復古主義為尚,致力于對王羲之典型書風的復興。尊園親王和趙孟頫以自身的成就與魅力主導了各自國家這場復古運動,他們喚醒了同時代人對王羲之典型書風的回歸,從而孕育了復古觀念的形成,這種學書觀無疑是對當時中日書壇趙宋風氣的一種改變。

        (本文為了闡釋清晰,用了部分繁體字、異體字)

        注釋:

        [1]趙孟頫的父親趙與訔本是趙德昭之后,是過繼到趙德芳這一支的(趙孟頫的祖父趙希永無子早逝,夫人選同宗趙與訔為養(yǎng)子),詳見李敬熙.趙孟頫藝術對古代韓國與日本的影響研究[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4:15.

        [2]此南北朝特指日本時期的南北朝,即1336年到1392年這段時間。

        [3]趙孟頫.松雪齋集[M].黃天美點校.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336.

        [4]郝經.敘書[G]//歷代書法論文選續(xù)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1703.

        [5]根據(jù)黃惇《中國書法史·元明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所載整理統(tǒng)計。

        [6]紫式部.源氏物語[M].豐子愷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105.

        [7]趙孟頫.松雪齋集[M].黃天美點校.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325.

        [8]宋濂在跋《趙孟頫書浮山遠公傳》中所說:“趙魏公之書凡三變,初臨思陵,中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乃學李北海?!鼻鍏菢s光在題趙孟頫《杭州福神觀記》時亦言:“松雪書凡三變。元貞以前,猶未脫高宗窠臼;大德間,專師定武禊帖;延祐以后,變入李北海,柳誠懸法,而碑版猶多之。”

        [9]戴表元.松雪齋全集·序[G]//黃天美點校.松雪齋全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355.

        [10]奧山錦洞.日本書道教育史[M].東京:清教社,1953:33.

        [11]“世尊寺流三筆”指藤原行成、世尊寺行能、世尊寺行尹。

        [12]以往專著中多言尊園親王先學行房,后學行尹,顯然是不全面的。

        [13]盧仁龍.趙孟頫與道教—兼述宋末元初道教發(fā)展一些特質[J].世界宗教研究.1991(3):24-35.

        [14]趙孟頫.松雪齋集[M].黃天美點校.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239.

        [15]黃宗羲.宋元學案:卷83[M].北京:中華出局出版社,1986:3185-3202.

        [16]手本即日本人用來臨習的字帖、畫帖、范本。

        [17]小松茂美.日本書流全史[M].東京:講談社,1979:317.

        [18]賈佳.日本書法教育史考[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6:53.

        [19]吳寬《匏翁家藏集》卷49《跋趙吳興臨王右軍十七帖》:“于一日之間,所聞見者,已得三本,乃知此帖(《十七帖》)蓋為公平日書課?!?/p>

        [20]柳貫.跋文敏帖[G]//柳待制文集:卷19.古籍影印版.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107.

        [21]項穆.書法雅言[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3:108.

        [22]趙松雪臨智永千文卷[G]//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十六.北京:正中書局,1958:658.

        [23]馬宗霍.書林藻鑒[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79.

        [24]小松茂美.日本書流全史[M].東京:講談社,1979:317.

        [25]小松茂美.日本書流全史[M].東京:講談社,1979:320.

        [26]愈慰慈.趙子昂的書風對中日禪林書法的影響以及日本對趙子昂書風的研究現(xiàn)狀[C]//趙孟頫國際書學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46

        [27]宋濂《宋文憲公全集》卷17《題趙孟頫臨大令四帖》:“趙魏公留心字學甚勤,羲、獻帖凡臨數(shù)百過,所以盛名充塞四海內,豈其無故乎?!?/p>

        [28]吳寬云:“學書者師晉王氏為善學,若近代吳興趙公,又其高第弟子也?!?/p>

        [29]趙孟頫.趙松雪蘭亭十三跋[M].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1987:13.

        [30]虞集在《道園學古錄》卷11《題吳傅朋書并李唐山水跋》曰:“自吳興趙孟頫出,學書者始知晉名書然?!?/p>

        [31]鮮于樞在《困學齋集》中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

        [32]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M].北京:正中書局,1958:650-658.

        [33][34]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M].北京:正中書局,1958:650-658.

        [35]紫式部《源氏物語》:“不論何種技藝,若不專心研習,總無成就之望。但各種技藝,均有師匠,均有法則,若能從師如法研習,深淺姑置不論,總可模擬時師匠,多少有所成就。”源氏物語[M].豐子愷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314.

        [36][37]吳澄.別趙孟頫序并詩[G]//吳文正公集:卷25,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本.1985:435

        猜你喜歡
        書法
        書法篇
        大理文化(2022年8期)2022-09-27 13:38:02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書法
        娘子關(2021年6期)2021-12-16 01:18:44
        書法
        娘子關(2021年5期)2021-10-20 03:16:06
        書法欣賞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3:18
        書法
        娘子關(2021年3期)2021-06-16 10:56:32
        書法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国产成人精品av| 挺进朋友人妻雪白的身体韩国电影 | 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国产欧美成人| 三上悠亚av影院在线看| 亚洲av日韩av一卡二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长筒靴| 日本免费大片一区二区三区| 大奶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欧美日一本|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波多野结衣|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口爆网站| 狠狠色综合播放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一级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视频| 极品嫩模大尺度av在线播放| 中文天堂国产最新| 亚洲熟妇少妇69| 无码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 情头一男一女高冷男女| 日韩熟女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 欧美—iGAO视频网|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国产久视频国内精品999| 黄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二区|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情趣图文| 亚洲t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