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年滿6歲的我進入四川成都市北紗帽街小學一年級1班。這所小學也是我母親的母校。北紗帽街小學位于大慈寺附近,今天已經(jīng)裁撤,校址成了春熙路太古里商圈的一部分。我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謝素芳。謝老師是多年的語文教師,印象中,她對漢語拼音教學抓得很緊。
1994年夏,因為如是庵街老舊平房拆遷,我家搬到了成都萬年場附近。當年9月,我從北紗帽街小學轉(zhuǎn)學到成都保和中心小學,分到二年級2班。成都保和中心小學,俗稱保和中心校,地址就在萬年場,學校附近是川棉廠、配件廠和420廠,同學中不少是這三家企業(yè)的子弟。
二年級時,我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莊玉。當時,莊玉老師很年輕,似乎剛從師范學校畢業(yè)。莊老師教學很有一套,記得她上《烏鴉喝水》一課,特地拿來一個小瓶,瓶中有半瓶水。上課時她模擬烏鴉,往小瓶中投擲小石子,不久水就從瓶中溢出,很直觀地讓學生明白了烏鴉喝水的過程。三年級時,莊玉老師調(diào)任學校大隊輔導員,直到我讀六年級時,才又來兼任我班的《思想品德》課老師。聽說,莊玉老師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成華區(qū)教科院附小的副校長了。
三年級時,班主任換成了李麗霞老師,李老師教語文,也是剛從師范學校畢業(yè)來執(zhí)教的。李老師似乎身體不太好,到三年級下學期,就請了很長一段時間病假,病好后調(diào)到學校圖書館當管理員。我五、六年級時常到圖書館看書、借書,李老師對我很照顧。
四年級時,班主任由資深教師毛德珍老師接任,直到我們六年級畢業(yè)。當時,毛老師的年齡接近50歲,曾長期擔任學校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毛老師重視基礎知識,教課文首先帶領我們勾畫生字新詞,課后作業(yè)便是抄寫這些字詞。當然,也有同學抱怨毛老師的詞匯勾畫太多,增加了他們寫作業(yè)的時間。平時,毛老師強調(diào)知識面要廣一些,并舉例說,有一年川師附中的初中入學考試題目:寫出數(shù)字一至十的大寫。但是我們班語文課的縮句和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能力比較差,這自然也引起了毛老師的擔心和批評。說實話,由于班上許多同學比較調(diào)皮,課堂紀律較差,毛老師對我們班是不滿意的。因為毛老師一向以管理嚴格在學校內(nèi)外著稱。
從三年級開始,敬克英老師擔任我們班的數(shù)學老師。當時敬老師年齡也快到50了,她講課干脆利索,能夠用簡單的方法將數(shù)學知識講清楚。記得五年級時,敬老師喉嚨患了重病,說不出話來,不得不請病假去醫(yī)院動手術(shù)。一位老師臨時來代課。當時,我們非常害怕敬老師從此病退或病好后調(diào)到其他年級工作。后來奇跡出現(xiàn)了,敬老師不僅完全康復,還回來繼續(xù)擔任我班的數(shù)學老師,直到我們六年級畢業(yè)。
成都保和中心小學九九屆二班畢業(yè)留影,第四排左五為本文作者
當時,小學教師非常缺乏,六年級時,敬老師還來給我們講了一學期《國防教育》,其中一課是《孫子兵法》,數(shù)學老師講《孫子兵法》,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敬老師對學生是非常關(guān)心和愛護的。一次課前10分鐘,敬老師先將她的教學用書放在講臺上,然后回辦公室辦事。這本書記錄了很多練習題的答案,一些同學發(fā)現(xiàn)后,偷偷將這些答案抄了下來。不久敬老師就知道了這件事,上課時,她并沒有責罵抄答案的學生,而是說:“同學們抄答案,說明大家還是想學好、想得高分。知道答案不難,關(guān)鍵要弄清楚這個答案怎么來的。我們這堂課,就來弄明白這些題目的解題方法?!?/p>
有一年開運動會,敬老師讓我班一位同學將她的茶杯從操場拿回辦公室,不想那位同學不小心,將茶杯打碎了。那位同學非常難過、害怕。敬老師知道后,只是笑著說了一句:“沒關(guān)系!”后來也沒有讓那位同學賠償。一次她在課堂上透露,富有班主任經(jīng)驗的毛德珍老師,就是她專門找學?!耙眮斫o我們當班主任的。敬老師還在課堂上說過,她從前的一個學生,因為父母離異,自暴自棄,無心學習,是敬老師找他談心,支持他,鼓勵他,恢復了他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高考時,這個學生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國政法大學。
從小學四年級起,學校開設了《社會》課。湯自強老師是我班讀四年級、六年級時的《社會》課老師。湯老師頭發(fā)花白,風度儒雅,知識淵博。有一天,同學們在《思想品德》課本上,發(fā)現(xiàn)了“兩彈元勛”鄧稼先的照片,紛紛不約而同地說,湯老師長得真像鄧稼先!湯老師講課不疾不徐,言簡意賅,記得一次上課,他用白話文為我們講述范仲淹“劃粥斷齏”的故事。當時的我,聽了這個故事深受感動。湯老師板書工整,書寫流利,同時也要求我們準備筆記本,記課堂筆記。因為湯老師的板書簡明扼要,非常好記,我們記筆記并不困難。這些筆記,我考上大學時,還保留著。除了講述具體的知識,湯老師還重視傳授我們學習方法,例如他讓我們讀書前,先要認真閱讀書前的目錄,說目錄是對全書的提要概括,掌握了目錄,就能大致了解書中內(nèi)容。學校樓下掛了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湯老師對我們說,每天站在地圖前認真看5分鐘,一定會大有收獲。到今天,我們覺得湯老師這兩點建議真是金玉良言,看目錄、查地圖幾乎成了我每天的功課。
湯老師熱愛文學,《三國演義》等古典名著和《林海雪原》等現(xiàn)代作品中的故事,他信手拈來,經(jīng)常在課堂上恰到好處地講述。湯老師似乎對俄國文學情有獨鐘,一次,我在他辦公室書桌上看到一大本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他拉開書桌的抽屜,里面裝的也全是俄國文學名著!
概括來說,這三位老師各有特色,毛老師的特點是管理嚴格,敬老師的優(yōu)點是講課明快,湯老師的長處則是知識淵博。
保和中心校的圖書館,也有值得記述的地方。書雖然不多,但很對小學生的胃口。當時我喜好數(shù)學,常以鉆研數(shù)學難題為樂,于是從圖書館借來《十萬個為什么·數(shù)學》和談祥柏先生寫的《數(shù)學山海經(jīng)》等。這些科普著作,都是大家手筆,文理融合,數(shù)學和語文溝通,讀了很長見識。雖然我讀高中時選擇了文科,逐漸遠離了數(shù)學,但感覺小學時的數(shù)學愛好和訓練,還是磨煉了我的思維,訓練了我的邏輯。
我這個人一直比較偏科,語文、數(shù)學、社會和美術(shù),還比較用心,體育和音樂,則很差。三年級期末,體育考試投擲沙包,我差點不及格,賴老師手下留情,勉強給了個60分。暑假期間,在父親的指導下,我在沙河邊苦練投擲沙包(用鵝卵石代替),9月份開學,投擲沙包的成績直線上升。有一年音樂考試,要求識別簡譜唱歌,我是“樂盲”,自然不會,于是在家發(fā)憤圖強,用一周時間強行將考試的歌曲背誦下來??荚嚂r,牟老師看我唱得“利索”,讓我過關(guān)。很可惜,這兩項技能,沒能堅持練下去,日漸退步,到今天,我還是體育和音樂的“雙差生”。我想,這既有我個人的原因,也有教育體制的問題吧!
我雖然體育不好,但還是很關(guān)心集體活動,也愛“舞文弄墨”。有一年運動會,我班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接力賽跑,沒能像往年一樣拿到全校第一,很多同學傷心地哭了。事后,我以這件事為素材,寫了一篇小文章《眼淚讓我們更團結(jié)》,發(fā)表在《華西都市報》1999年1月14日的“校園內(nèi)外”版。這是我第一次公開在報刊上發(fā)表文章。
1999年小學畢業(yè),當時實行保送加電腦搖號的升學方式。保和中心小學對口保送川師附中,保送名額為6名,保送依據(jù)是六年級下學期期末的語文、數(shù)學考試成績。7月1日,期末成績公布,我語文90.5分,數(shù)學97.5分,總分188,沒能進入年級前6,無緣保送川師附中!當時的感受,還是非常傷心、難過!后來我通過電腦搖號的方式,升學成都雙慶中學。1999年秋,我和一位同學去看望敬克英老師,敬老師也感嘆我離保送差了一點點,但說也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為“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當時我心中對敬老師的話,還有點將信將疑,直到此后經(jīng)歷了近20年的風風雨雨,才明白敬老師贈我這句古語(俗語)的分量!
今天,保和中心小學的原校址已經(jīng)改建為成都石室初中(東區(qū))。但我永遠忘不了我的母校,忘不了那些可親可敬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