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我校教師以抗疫為號角,以知識為盾牌,以對生命的體悟為明燈,深情守望,以師者之精氣神,喚醒、感染、影響著每一個孩子。
我們的非常狀態(tài)。首先,云端啟航,系統(tǒng)出擊。全體教師以“學科教學精品、學習習慣落實、生活習慣落地、疫情信息共融”為路徑,秉持“三種意識”——育人意識、精品意識、服務意識,“兩種精神”——專業(yè)精神、職業(yè)精神,“兩種思維”——用戶思維、規(guī)范思維。學校量身定做班級線上學案,已制作微課76個、收集優(yōu)質資源95個、網(wǎng)絡視頻96個、音頻48個,線上線下教研共計152次。
其次,閉環(huán)督導,硬核護航。全體行政下沉至班級,采用觀察量表,每兩天進行一次圖文線上教學反饋。每周開展全員云例會,找亮點、說問題、明提示,確保線上教學科學規(guī)范嚴謹。
我們的專業(yè)陣地。第一,化“危”為機。凸顯“危機也是契機,生活就是課堂”的理念,聚焦“自然與生命”“感恩與責任”“健康與運動”主題,設置學科線上課程+系列慧心特色線下課程“動力充值包”。教師自主研發(fā)必修、選修課程240余節(jié):有弘揚家國情懷、感恩擔當?shù)目挂咚囆g課,有陶冶情操、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慧心閱讀課,有親子健身課,有珍愛生命的養(yǎng)心課,有鞏固學科知識的智育選修課,有開啟智慧的奇樂科學園選修課,有責任大愛的岳小指南針校本課。七大課程動靜結合,涵養(yǎng)學生的品德與習慣。我們精心把控課時的疏密和長短,推出長短課與“雙師”并行的授課方式,即“線上整合名師資源+直播課20分鐘+線下10分鐘雙師型長短課”,全面保證課堂質效,保障學生身心健康。
第二,聯(lián)盟共振。每一位教師都是在線研究聯(lián)盟成員,固化研究時間,活化研究方式。語文組聚焦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抗疫圖文日記指導等主題展開研討36次;數(shù)學組就興趣激發(fā)、疫情中的數(shù)學知識等進行研討37次;英語組圍繞聽說訓練研討23次;藝術組“科學自護、感恩逆行、愛國擔當、協(xié)力同心、保護自然”五維學材研發(fā)研討35次。學校兼顧學情,考慮到居家和在外地孩子的實際,就地取材,將生活中常見的白紙、彩筆、米粒、豆子等作為學習材料,將孩子們樂學易學的手繪、折紙、兒歌、手勢舞等藝術形式融入課程。體育組還自編學材,形成具有特色的健康身心居家課。
我們的愛心陪伴。每位班主任以愛心與耐心時刻關注學生,從起床打卡、閱讀,到鍛煉、做家務,讓好習慣得以落地。教師組成的“抗疫·慧雅家長隊伍”對25名抗疫一線子女和10名特殊學生幫扶共計350余次,云端相聚,守望相助。(文 | 袁丹 陳韓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