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興趣班;補習班;責任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32-0027-03
【作者簡介】施英,蘇州大學教育學院(江蘇蘇州,215123)高等教育學專業(yè)(認知心理學方向)博士,高級教師。
案例一:輸在起跑線
俊俊是一個小學一年級的男生。說到報班,俊俊的父母后悔不已,認為兒子已經(jīng)輸在起跑線上了。因為只給兒子報了一個羽毛球興趣班而沒有報任何文化課補習班,剛開學,俊俊就在文化課上掉隊了,拼音不會讀,數(shù)學題不會做??】〉陌职终f:“羽毛球又不考試,學得好不好沒什么關系。先把羽毛球課停掉,把語數(shù)英三門課報上,等成績提高了再說?!比欢a習了大半個學期,俊俊的學習成績并沒有提高,整個人反而越來越“蔫”了。
案例二:“乖乖女”變“小魔女”
七年級的瑤瑤是一個人見人夸的才女,中國舞10級、鋼琴8級、古箏5級、笛子3級、素描8級。此外,瑤瑤還報了英語班、作文班和數(shù)學提優(yōu)班?,幀幍母改笧榱伺畠旱膶W習可謂不惜代價,家庭收入的一半都用來交興趣班的學費。在他們看來,自己小的時候沒條件學,留下很多遺憾,現(xiàn)在無論如何不能錯過對女兒的培養(yǎng)。媽媽說:“多學一樣本領將來就多一個選擇”。爸爸說:“現(xiàn)在苦一點,將來總是有回報的”。小時候的瑤瑤乖巧聽話,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學業(yè)任務后,奔波于各培訓機構之間,捧回一張張證書,令父母十分滿意。但是從五年級開始,瑤瑤就以各種理由逃課,后來,她干脆把自己關進房間打游戲,對父母的威逼利誘無動于衷。有時父母多嘮叨幾句,瑤瑤就大聲叫喊,對他們又打又咬。父母慌了神,擔心女兒“瘋”了。
案例三:興趣來了又走了
四年級的霖霖報過不少興趣班,一開始學起來熱情高漲,上手很快,但一給他規(guī)定每天的任務,他就開始打退堂鼓,認為這些都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霖霖的爸爸無條件地支持孩子,媽媽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能拿出學習成果,唯獨自家孩子一無所長,感到焦慮不安。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然而,在孩子上興趣班和補習班的問題上,并不一定是這樣。以上案例中,家長付出的精力和財力并沒有讓孩子很好地發(fā)展自己真正的興趣,反而越學越?jīng)]趣,更為關鍵的是,親子關系也遭到無情的破壞。興趣班和補習班是否一定要報?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做出選擇,又該如何激發(fā)并保持孩子的興趣呢?
一、興趣班和補習班的選擇原則
興趣班應根據(jù)孩子的愛好選擇,能滿足孩子探索新事物的需要,釋放他們的天性,增加技能,提升自信,培養(yǎng)綜合能力。上小學之前,孩子沒有文化課程的壓力,是廣泛接觸各類興趣班的好時機,可以通過課堂觀摩、試聽課等方式讓孩子體驗后再做決定。
補習班主要針對學業(yè),通過對相關課程的補習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補習班是對學校課程的補充,有針對在大班化課堂學習中跟不上節(jié)奏的學生進行的輔導,也有針對成績較好的學生的提優(yōu)訓練。是否參加補習班,應根據(jù)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定,考慮孩子的主觀意愿和時間安排,還可以聽取學校教師的意見。
二、家長為孩子報班的誤區(qū)
1.替孩子做決定。
俊俊的父母因為孩子的文化成績暫時落后中斷了其興趣班的學習;瑤瑤的父母希望孩子將來有更多的選擇,不惜重金報各類興趣班。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他們以“愛”的名義替孩子做決定,學什么不學什么,都由他們說了算。
對于上小學的俊俊來說,文化課成績暫時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習習慣的好壞、注意力水平的高低、入學適應的快慢,都是需要關注的方面。對于這樣的孩子,應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母改刚J為興趣班和文化課的學習相沖突,所以強行終止興趣班改上補習班,讓俊俊的情緒跌入谷底。喜歡的事無法做,優(yōu)勢得不到施展,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擊,導致俊俊無法投入文化課的學習中,結果學而無獲。
瑤瑤的父母希望孩子補償自己兒時的遺憾,有個美好的未來,絲毫沒有意識到表面順從的女兒內心積壓了太多的委屈和憤怒。直到瑤瑤用躲進網(wǎng)游的方式回避父母,用拳打腳踢的方式宣泄情緒,才讓父母停下催促和逼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幀幵诿枋龈改附o她造成的傷害時說:“所有的興趣班都不是我的興趣班,而是他們的興趣班,因為我沒有選擇的權利,這樣的生活我受夠了……”
2.無條件地“尊重”孩子。
比起俊俊和瑤瑤父母的控制,霖霖可以說是生活在“自由王國”。霖霖的爸爸以孩子的喜好為中心,不給他任何規(guī)則和約束,讓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選擇興趣班,學或不學、以怎樣的方式學,全憑孩子的喜好。這樣的教育方式看似是對孩子的“尊重”,其本質是放任。
眾所周知,任何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習得都有賴于主動投入的專注力、克服困難的勇氣以及堅持不懈的毅力,霖霖追求興趣學習中的新鮮感,凡事淺嘗輒止,在還沒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之時就選擇放棄。如果將這樣的態(tài)度遷移到文化課的學習上,將無法踏踏實實地學習,學不透、學不好,逐漸失去對學習的信心。
三、引導孩子負責任地做出選擇
1.激發(fā)孩子的內在動力。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教育的方式也應有所區(qū)別??】Υ蛴鹈蚝芨信d趣,家長可以向他“請教”羽毛球打得好的秘訣,一個愿意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的孩子一定有著不怕吃苦的堅韌意志,可以告訴俊俊愛運動、有毅力的孩子一定會取得成功,告訴他快速高效地完成作業(yè)可以贏得更多的時間練習打球,以此激發(fā)他的內在動力。
2.傾聽孩子并耐心溝通。
瑤瑤和霖霖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因而產(chǎn)生退縮心理。此時,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打壓、不強迫,把握時機,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適時引導,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