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疑問也很正常,因為曾經的游戲主板就是以配置豪華、性能超強為賣點的。但到了今天,處理器、內存、顯卡性能已經相當出色,即使是3A級游戲,在開發(fā)者認為足夠良好的畫質、幀速下,大部分也完全用不到主流以上的硬件配置。所以面向游戲應用的主板,設計重點就從追求性能轉向了追求穩(wěn)定性。
與此同時,因為芯片組的配置越來越全面,內置模塊的性能越來強,所以主板上無需增加特別高大上的額外芯片等配置就能滿足主流玩家甚至相當部分高端玩家的需求。例如高性能獨立網(wǎng)卡(圖1)、聲卡芯片就也不再是一般游戲玩家需要的,只有在需要不惜代價追求最高性能的發(fā)燒級、電競級主板上才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那么,已經很難從價位上判斷游戲主板的情況下,如何判斷一款主板是否為游戲向產品,它們又能提供哪些針對游戲的設計呢?
由于游戲已經成為了組裝和升級電腦非常重要的推動力量,各個廠商都會推出大量針對玩家的主板,而且為了讓玩家更清晰地認清這些產品,當然要讓它們越顯眼越好,所以游戲主板大都從型號上就帶有Game等很容易識別的特征字。很多廠商甚至推出了一個或多個專門的游戲主板品牌(圖2)或系列產品(如果廠商同時提供顯卡等配件,則通常會有與主板共享游戲品牌或系列的其他配件產品)。
華碩TUFGAMING系列
華碩針對主流玩家的游戲板卡為TUFGAMING系列,其中TUF的全稱為TheUltimate Force,本意是超強力產品,是華碩為追求品質、穩(wěn)定性的用戶推出的子品牌(圖3),有多個系列產品,將游戲板卡也放在這一品牌下正說明了目前主流游戲板卡的特色。華碩將TUF系列命名為“特種部隊”,而TUF GAMING系列更有自己的專門稱謂——“電競特工”。
以這一系列中比較新的產品TUF B365MB365MPLUSGAMING(圖4)為例,它擁有TUF系列特色的高穩(wěn)定度元件,其中TUF電容、TUF電感和TUF晶體管主要是在供電電路中發(fā)揮作用,TUFLANGuard則是網(wǎng)絡安全保護,為網(wǎng)卡電路提供防干擾靜電遮蔽,并帶有防電涌保護功能。此外它還擁有提升內存穩(wěn)定性的OPTIMEM內存優(yōu)化技術、FANXPERT2+智能風扇控制技術和多個溫度探測點等。這款主板提供了比較克制的板載燈效以及神光同步接口(AuraSyncRGB),與同系列B360的區(qū)別則主要是為主M.2接口提供了散熱片,增加了一個PCIe×16插槽,但沒有提供10Gbps的高速USB3.1Gen2接口。
作為TUF品牌下較新型主板的特色,TUFB365MPLUSGAMING還有幾個同胞兄弟,即大尺寸產品TUFB365-PLUSGAMING和提供了無線網(wǎng)絡連接功能的TUFB365M-PLUSGAMING(Wi-Fi)。從型號分布可以看出這一系列更傾向于mATX板型,這也是目前主流主板的一大趨勢。
技嘉AORUS系列
AORUS是技嘉的電競板卡品牌,其命名源自古埃及的版圖對戰(zhàn)游戲,鷹頭標志則來自古埃及神明荷魯斯(Horus)(圖5)。這一品牌并非全都是高端產品,同樣也提供了B450、B365等主流芯片組主板,其中的小板型產品價格更實惠,也就是俗稱的“小雕”,與大板型、配置豪華、價格昂貴的“大雕”相對應。
早期的所謂“小雕”產品其實是一種被廣泛接受的戲稱,而近期的AORUS ELITE系列才是真正專門為主流市場設計的“小雕”主板。之前“小雕”主板常常會根據(jù)芯片組、板型同比例減少M.2接口和燈效、散熱片等配置,進而提供更低的價格。而AORUSELITE系列針對實際需求采用了專門設計。
以B450MAORUSELITE(圖6)為例,相對于同樣采用mATX板型、B450芯片的B450AORUSM主板,它以色彩替代了部分燈效、取消了M.2接口散熱片,但與此同時配齊了兩個M.2接口、增加顯卡插槽強韌度、增大供電單元散熱片等。
很明顯,B450M AORUSELITE可以說是從設計上抓住了主要需求,為用戶提供了更符合當前用戶需求、適合新一代處理器和顯卡的設計與配置。因為對主流用戶來說,目前的主流和高端M.2固態(tài)硬盤或者無需額外散熱,或者自帶效率更高的散熱片,板載M.2接口散熱片除了提供更好的視覺效果,實際意義不大,燈效也可以通過RGB FUSION 2.0燈效接口自行擴展。但B450M AORUS ELITE可以安裝更多高速M.2固態(tài)硬盤、更厚重的顯卡,供電模塊溫度更低更穩(wěn)定,則是真正的需求痛點。
技嘉GAMING系列
AORUS系列雖然下探到主流市場,但仍然是以相對高端的用料、設計為特色,所以技嘉又提供了GAMING系列主板,主要面向價格更敏感的用戶。在使用同樣的芯片組時,GAMING系列主板的價格與AORUS主板有明顯的差距。
同樣以mATX板型的B450主板為例,技嘉B450MGAMING的價格僅為550元左右,比B450MAORUSELITE的669元報價低了不少,至于代價則是內存插槽減為兩根、僅有一個顯卡插槽和M.2接口、USB的版本與數(shù)量縮減、7色的RGBFUSION燈效技術略顯落伍等。但作為游戲主板,在關乎穩(wěn)定性的散熱片、顯卡插槽加固、散熱與防護性能等方面卻沒有變化。很明顯,GAMING系列是以夠用就行為設計理念的產品,更適合對升級沒有興趣的“純”玩家。
微星軍火庫系列
微星的游戲產品有些特殊,有些產品的型號中帶有GAMING字樣,但更為主流的其實是不含這一關鍵字,但也能讓人馬上意識到其游戲定位的“軍火庫”系列,比如MORTAR(迫擊炮)、TOMAHAWK(戰(zhàn)斧)。其中迫擊炮系列就主要是采用AMD與英特爾B系列主流芯片組的游戲主板。
以B360MMORTAR(圖7)為例,這款產品最顯眼的就是安裝在供電模塊和主板芯片上的散熱器,它們通過加厚、彎折等形成了更大的散熱面積,也就是所謂的“擴展散熱器”。另外它在主顯卡插槽、內存插槽上均采用了裝甲加固設計,還具備雙高速M.2接口、USB3.1Gen2高速USB接口和擴展針腳、高質量音效組件及光纖接口等配置,且支持MysticLight燈效同步技術。
內在設計方面,微星提供了XBOOST核心加速引擎、DDR4 BOOST內存技術、AUDIO BOOST音頻技術等,可以提升游戲的性能和穩(wěn)定性。
微星MORTAR系列常常會有同型號的TITANIUM鈦金版(圖8)產品,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銀漆涂裝和銀色散熱片,其他設計和配置則與普通版基本一致,但價格略貴一些。這種銀色版產品理論上有更好的散熱能力,因此更適合追求最穩(wěn)定運行能力的用戶。
華擎GAMING系列
華擎的主板設計如果沒有突出的特點,那么對用戶的吸引力就很難與三大主板廠商相比,這就是為什么華擎的很多主板設計讓人印象深刻,在其面向玩家的GAMING系列中也是如此。華擎的GAMING系列其實包含了多個分支定位,例如“極限玩家”系列均使用旗艦級芯片組,面向高端玩家;玩家至尊、幻影電競(PHANTOM)則包括高端和主流產品。
作為一款主流游戲主板,B365 Phantom Gaming 4(圖9)從外形到配置都很有特色。它的PCB板側面并不平直,而是在臥置SATA接口的位置向內凹陷,這樣即使采用很緊湊的機箱也不會出現(xiàn)SATA接口頂住機箱結構的問題。另外它的供電模塊元件、雙M.2接口散熱片、加固型顯卡接口、光纖音頻接口、USB 3.1Gen2和USB Type-C高速接口,乃至板載燈效等配置也是明顯超過同價位競品的,設計感十足又相當實惠。當然它也支持華擎特色的PolychromeRGB燈效同步技術。
此外華擎提供的B450Gaming-ITX/ac(圖10)也是目前市場中比較少見的“專業(yè)”游戲向ITX主板。它板型雖小,但包含了加固型顯卡插槽、高配供電電路、高端音頻元件、高速USB接口、專用鼠標接口(Fatal1ty Mouse Port)、水冷泵針腳等配置。與“可以”用來做游戲平臺的普通ITX主板相比配置更全面、運行更穩(wěn)定,但價格差距很小。
當然,型號名稱僅僅是表明主板的定位,很多其他型號的主板可能也擁有偏重穩(wěn)定性或盡量提升性能的設計,不過因為兩者不能兼顧,或者在設計、市場劃分方面有其他的考慮而沒有劃入游戲主板系列中,但完全可以作為游戲電腦的基礎使用。對于希望自己衡量主板游戲能力的用戶,我們這里也可以給出幾個最重要的參考項。
供電單元
圍繞處理器接口的供電單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處理器的運行穩(wěn)定性,筆者建議用戶在選購時挑選供電單元模塊數(shù)量中等偏上,最好配置了散熱片的產品(圖11)。這里要注意,對主流處理器來說,超多的供電模塊不僅供過于求,大幅提升了成本,還有一些低價主板為了彰顯“高配置”,可能會有元件低劣、單元計數(shù)方式作假等問題。
顯卡插槽
對準備使用1500元或以上價位(上市價位而非選購時的價格)顯卡的用戶來說,加強型顯卡插槽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一檔次的顯卡常常會配置大型散熱系統(tǒng),重量很大,在常見的立式機箱中會給插槽施加很大的拉力(圖12)。而加固型插槽配合加固連接可以避免插槽損壞,也能適當減少主板部位的變形,使得運行更穩(wěn)定。
主板芯片散熱
目前的主板芯片收入了大量原先分布于南北橋系統(tǒng)中的功能,而且還有所擴展,例如多聲道音頻、千兆網(wǎng)絡和無線網(wǎng)絡等,因此復雜度大幅提升。在游戲應用中,這些功能幾乎全部都要以最高性能運行,因此發(fā)熱量也就大幅提升。所以為主板芯片提供良好的散熱能力(圖13)也是讓游戲穩(wěn)定、高速運行的保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