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特別羨慕能被酒助興的人。李白斗酒詩百篇,武松酒醉打老虎。而我一兩酒下肚就半死了,所以無從知曉醉酒后產(chǎn)生的奇跡。
第一次嘗酒是上小學時,父親請客,他的同事帶來一瓶威士忌。這位同事逗我讓我嘗嘗這著名的洋酒,小半口我就頭暈目眩。好好一桌菜我只能放棄,一頭栽在床上睡去。
成人以后又有了一次經(jīng)歷,只一兩白酒便讓我如生了場病,頭痛,嘔吐,剛吃的一頓豐盛大餐都倒了出來。從此知道酒這東西與我無緣。
我在工廠時每個月發(fā)獎金后,同班組的師傅們就相約去喝啤酒,每人一升。他們什么菜都不要,座兒也不坐,就站著一飲而盡。在談笑風生中,整個餐廳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偶爾我也去湊熱鬧,但只能飲一小杯意思意思。
有兩位師傅,平時他們倆好的穿一條褲子,隔三岔五地就出去喝酒吃飯。有一次發(fā)了年終獎金,更得出去吃喝一次。沒想到這次兩位喝進了派出所。領導去領人,以為是他們倆喝多了和別人打起來了,誰承想這老哥倆是自己打起來了。過后問他們?yōu)槭裁创蚣?,他們竟都說不知道為什么。最后賠完飯館損失,道過歉,領導就把人領走了。據(jù)說老哥倆飲酒小聚就此終結。
類似喝多了出洋相的事見過很多次,最常見有人酒后放開嗓門高唱一曲,直唱的熱淚盈眶,卻沒見過酒后動了靈感吟詩作畫的。
師大附中有位著名語文老師叫時雁行。他喜歡小酌怡情,大多是他老伴做兩三個菜,他來個二兩而已。偶爾得了稿費,他便請周圍同事去好點兒的飯館,微醉后他定有一番高談闊論,如在場少不了長學問。
時老師講課也如他微醉狀態(tài),他講課飽含激情,聲音洪亮。夏天教室門窗大開,離老遠就能聽到時老師講課的聲音。有一次聽他講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只聽他誦讀便想到李白作這首詩必是在酒后。
時老師講課時并未喝酒,但他講課的樣子如醉如癡。他一旦進入狀態(tài),聽者便能感受到他生命中的情懷,千年前的人與生活都能被他呼喚回來。這是他教書的風格,他把自己融入課文,就如課文中一個人物在旁白,課文中人物都被他帶上講臺,作者以及當時創(chuàng)作的情緒,也由遙遠的年代飄進課堂。
很多年后,每當想起時老師讀的詩,說的話,他的聲音仿佛再次回蕩在璀璨的星辰中?!霸饺苏Z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p>
我從沒有喝醉過,因為實在不勝酒力。我聽說喝醉了大多不記得喝酒的整個過程,這叫喝斷片了。其實有些人即使不喝酒,很多事也記不起來。我卻清晰記得時老師講課的風采,這是因為記憶的觸發(fā)點閃耀著光芒,會讓我感受到柔軟和溫暖,有如在冬天入口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