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毅
提到黑白攝影,你會想起什么?小編就覺得“黑白攝影是一種魔法”,因為黑白攝影的特殊呈現力是彩色影像世界所不具備的。本來一張可能平平無奇的彩色照片,如果用黑白方式,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效果,所以,本周和大家分享八個黑白攝影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在分享心得前,和大家說一下黑白攝影的歷史:雖然我們習慣分別把黑、白和灰稱為黑色、白色和「灰色」,但從色彩理論上來說,黑、白和灰其實獨立于彩色以外。對黑白攝影師來說,黑白作品是有色的,肉眼看不到的,但都能領會到,忘卻了影像是否有顏色。因此要讓觀看者眼中無色,心中有色,精彩黑白作品其實都要達到這一種境界。
早年,攝影家努力把攝影推入藝術的殿堂,希望攝影能與繪畫藝術平起平坐,然后發(fā)展出不同的攝影表現方式,令黑白攝影由1839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百多年間,先后演變出不同的風格,不同的表述。攝影家利用暗房技術把影調、畫質、光影和線條,表現得淋漓盡致。不過當時彩色攝影初露頭角時,攝影藝術家大都不肯放棄黑白。黑白攝影大師安塞·阿當斯1969年表示:我選擇黑白攝影,主要是因為它可以讓我憑想象操控,以及有極強的個人風格表現,黑白攝影作品的表現特點有以下幾個點:
大家可以看到一張原本的彩色影像可能平平無奇,但換成黑白方式呈現后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由于黑白攝影不及彩色影像般顏色豐富,因此要吸引觀賞者的眼球的話,就難以靠色彩亮眼,反而要用其他特點來留住大家的視線,線條是其中一個構圖方法,也是黑白攝影當中一個表現的特點。
黑白攝影我們難以用鮮艷顏色來留住觀賞者的視線,不過反之我們可以多利用影像的線條、形狀等去突出主體的重點,讓人一眼看過去就能找出重點所在。就如例子中的人像照片,用身體的形狀來留住視線。
對一張五顏六色過于花哨的照片來說,如果沒有清晰的對比,可能比較難讓人一眼看照片就能找出主體和重點。如果一張沒有顏色的黑白影像,畫面只有黑、白、灰,反而有可能提升影像事物的對比。
一張好的黑白照片除了有黑、白兩種顏色外,畫面中的灰調也是十分重要,灰調可以中和黑與白之間的平衡感,因此大家不妨多為影像注入灰調的元素,往往會有驚喜的發(fā)現。
其實無論彩色或者黑白影像,一張照片的布局都很重要,對一張沒有多彩顏色的黑白影像來說,尤其如此。就如左邊的影像般,利用周圍的椅子去凸顯兩個人物主體,令照片看起來更有感覺和氣氛。
如果說一張照片的質感重要,那么對一張黑白照片來說更加如此!因為質感可以令照片看起來栩栩如生,表達影像中該有的特點,同時令主體與背景之間的對比提升,令照片看起來更有感覺。
一張照片可能大家背后想表達的信息或故事有很多,但往往簡單的主題更能一下子傳達到觀賞者的眼中,小編覺得影像保留的細節(jié)越多,單一主體所傳達的信息也會越多。大家在強調簡潔主題時,不妨多保留影像的細節(jié)。
一張傳統(tǒng)的黑白照片,其實除了之前提到的線條、形狀等元素外,也可以利用光影來為照片增添味道,光與影這個題材在街拍上大家可能不時都用到,也有不少人會用黑白影像來塑造出街拍的味道,當中一個原因或者是想利用黑白去凸顯出照片的光與影。
有時我們看彩色照片時只注意到衣服,看黑白照片就會看到人物的靈魂。因為我們看彩色照片時,會被鮮艷色彩所吸引。例如穿紅裙的女像,一眼看去就只會看紅色的部分,如把照片改為黑白,紅變深灰不再奪目,注意力自然會落在人的眼睛上。當然,所說的黑白作品,也必須擁有黑白攝影作品的特點:強調線條、形狀和色調變化,人臉的線條和眼睛的神態(tài),是黑白人像照片中最吸引人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