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柯
全球疫情形勢嚴峻,對電影業(yè)沖擊巨大,好萊塢、寶萊塢停擺了。在美國,4月初影院票房僅有5179美元,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是2億美元。今年從1月至今是1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4億美元,銳減25%,6億美元票房隨疫情蒸發(fā)。另外,隨著多部影片延期停拍,多家大型院線關閉,好萊塢一片哀嚎。
淪陷的還有寶萊塢。疫情導致印度多部電影推遲上映,其中包括阿米爾·汗的印度版《阿甘正傳》等。為此,寶萊塢預計將損失13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2億多元)。
然而在電影業(yè)按下暫停鍵的同時,流媒體卻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躍期,各路巨頭拓疆土,搶流量,忙得不亦樂乎。在這個資金流吃緊的時期,Netflix出手就是1億美元救助電影人,其舉動背后的野心昭然若揭。
全球電影寒冬,給了流媒體機遇。最大受益者應該就是Netflix。
近期,由于用戶數量激增,Netflix在歐美遭遇了頻繁宕機。與此同時,為緩解疫情期間的網絡數據傳輸壓力,歐盟要求Netflix在歐洲地區(qū)降低視頻畫質。
于是Netflix順水推舟,將在30天內降低歐洲區(qū)所有流媒體的比特率,即默認為標清DVD質量。據Netflix估計,降低畫質將使其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占用的網絡流量減少25%,這兩個國家的訪問量增幅最大。這種限流方法還將推廣到其他地區(qū)。類似的,Disney+、亞馬遜、Apple TV+也紛紛加入限流大軍。
為了穩(wěn)住人心,Netflix還拿出了1億美元設立基金,幫助因疫情而失業(yè)的電影人。當然,首先是自家的員工。除了日前已經承諾給暫停工作的工作人員提供半個月的工資之外,Netflix還將提供各種援助。
同時,基金中的1500萬美元將用于第三方和NPO,后者正在Netflix擁有大型影視制作基地的國家為失業(yè)劇組工作人員和演員提供緊急救濟。顯然,在鞏固隊伍和穩(wěn)住盟友后,Netflix想要大干一場。因為強敵正在逼近,沒錯,就是Disney+。
目前,迪士尼面臨的是線下的哀鴻。進入2020年,迪士尼全球6大園全部關閉,收入損失超40%,市值蒸發(fā)6000億美元,20萬員工減薪。唯一的利好是Disney+流媒體平臺,據報告顯示,Disney+是美國去年下載量最大的應用。據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Disney+流媒體服務訂閱用戶為2650萬,大大超出此前市場預期的2000萬。
在財報的激勵下,迪士尼信心十足進軍歐洲。3月24日,Disney+在歐洲7國上線,首日下載量破500萬次。4月,Disney+還將乘勝追擊,登陸法國和印度。
Disney+高歌猛進,源于其推出了高性價比的聯合套餐。這一招,顯然是瞄著Netflix出的。比如Netflix的套餐價格是12.99美元/月,迪士尼以同樣的價格,將Disney+、HULU及ESPN+三個流媒體服務捆綁出售,可謂物超所值。
Netflix與Disney+,這對流媒體雙雄,股市表現大相徑庭。迪士尼3月份便重挫近20%;而Netflix卻大漲8.24%,市值達到1581億美元,一度超過迪士尼的1548億美元,自2018年5月以來兩者首度易位。
隨后迪士尼股價獲得修復。截至4月6日收盤,迪士尼和Netflix的市值分別報收于1798億美元和1667億美元,差距不到200億美元。但考慮到大盤走弱,迪士尼市值相比年初削去約1/3,累計蒸發(fā)已接近千億美元。
迪士尼比Netflix壓力更大。因為它的業(yè)績主要仰仗全球樂園回報和院線票房收益。2月季報中,前者貢獻73.96億美元,后者帶來37.64億美元的收益,兩大板塊占比分別為35%和18%。然而,疫情幾乎零封兩大板塊。把迪士尼逼到了跟Netflix競爭的賽道。
疫情,讓流媒體看漲,也給了Netflix突破用戶增長瓶頸的機會。
其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Netflix付費用戶總量1.67億,同比增長20%;但2019年全球新增用戶數僅為2783萬,同比前年的2862萬下滑3%。為了拉新人,Netflix的目標鎖定海外市場,并先后為德國、墨西哥、韓國、日本、印度、泰國等地用戶,陸續(xù)打造《神圣游戲》(印度)等原創(chuàng)IP劇集。
進入2020年,Netflix倍加珍惜疫情所帶來的新用戶。僅在3月,Netflix就陸續(xù)上線了《惡魔城 第三季》《斯賓塞的機密任務》《王國 第二季》《饑餓站臺》等劇集。據SensorTower數據顯示,NetflixAPP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安裝量上周分別增長了34%和57%。
Netflix很清楚需要鞏固市場存量、擴大增量。其上線品類與數量上超越了Hulu、亞馬遜、蘋果TV等平臺,從而保證了用戶流量。
應該說,Netflix的模式就是以差異化與本土化內容攻占海外用戶,這基于原有品牌實力所做的延伸,先發(fā)優(yōu)勢明顯。
反觀迪士尼,剛剛切換賽道,也是抓緊機會攢人氣。它將在旗下Disney+、Hulu、ESPN+三大流媒體平臺上發(fā)力。
疫情期間,Disney+提前上線了《星球大戰(zhàn)9:天行者崛起》《冰雪奇緣2》等電影,再加上去年年底上線的頭部IP劇集《曼達洛人》,迪士尼意在借助IP吸引用戶。結果立竿見影,第一季度財報顯示,Disney+上線僅兩個月左右,平臺付費訂閱用戶數達到2650萬,ESPN+和Hulu訂閱用戶分別達到660萬和3040萬。
三個平臺累計用戶達到6350萬。另據Apptopia和Braze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在2020年的美國市場Disney+以1410萬次下載量,領先Netflix的1190萬次,第三名Hulu的下載量為810萬次。
而在全球范圍,Netflix全球下載量最大,下載量為5910萬次;其次是YouTube,為3940萬次;Disney+以1750萬的下載量位居榜單第七位,但顯然Disney+的起飛姿態(tài)非常漂亮。
市場研究公司Omdia認為,迪士尼流媒體服務及時上線,恰逢其時,預計到今年底,Disney+在西歐地區(qū)能夠獲得500萬付費用戶,直接貢獻1.6億美元的營收。
早前有預測顯示,到2020年底,預計Disney+會收獲約4000萬用戶,包括3000萬美國用戶和1000萬國際用戶;到2024年美國用戶超過4000萬,國際用戶接近6000萬。
當然,迪士尼如果想達到目標,必須解決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Disney+肯不肯把院線頭部IP巨制放到平臺上,畢竟院線收益屬于商業(yè)成熟模式。
而這就涉及到線下與線上的窗口期問題。此前,北美地區(qū)電影行業(yè)協(xié)議是90天,之后院線電影才可以在網絡上線。而法國這個時間表可能是3年。
如今處于特殊時期,線下影院關閉、劇組大規(guī)模停拍、電影批量撤檔,行業(yè)跌至冰點。船小好調頭的中小制片廠們紛紛打破窗口期,電影提前線上放映。迪士尼為了止損順便拉新,特別將《冰雪奇緣2》提前三個月到Disney+放映固然有勇氣,但這究竟是個案還是常態(tài),決定了其流量增長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如果沒有頭部IP內容支持,只是新瓶裝舊酒,那么Disney+后續(xù)的訂戶增長肯定會受影響。所以,迪士尼需要考慮要不要犧牲票房換取流量。而Disney+為其提供了一個在產業(yè)停擺的特殊時期獲取最大的利益的可能性,它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個足以對沖疫情所帶來風險的平衡點。
相比之下,Netflix面對疫情也有共同的苦惱,那就是大量的原創(chuàng)內容斷流問題。
過去,Netflix采取的是用戶訂閱收入、債務融資等方式應對成本壓力,但是高收入高耗能的生產模式,導致了其現金流不夠充裕,抗風險能力不足。如今疫情來臨,在拍攝停擺、新劇無法及時補貨的前提下,如何解決好更新問題,就是在考驗Netflix。倘若疫情持續(xù)超過一年,流媒體大戰(zhàn)可能會變成持久戰(zhàn),屆時市場競爭會演變成平臺的“囤糧”比拼。
在特殊時期,這是博弈,也是妥協(xié),是技術創(chuàng)新體驗,也是觀影習慣升級。在付費的命題之下,誰能最大程度解決好原創(chuàng)內容、更新頻度、用戶黏性、市場價值、投資回報等問題,誰就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