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學 畢華南
摘 要:隨著環(huán)保排放標準和管控要求的日益加強和深入,發(fā)電企業(yè)普遍高度重視環(huán)保達標工作。在啟機過程中脫硝系統(tǒng)因溫度偏低而無法投運,NOx指標無法做到全負荷達標。鑒于此,以華能邯峰電廠660 MW亞臨界汽包爐啟動為例進行分析,通過汽機側并網前投運高加,提高給水溫度,達到間接提升煙溫的目的,力求通過調整運行方式實現(xiàn)啟動過程脫硝達標排放。
關鍵詞:高加;啟動;溫升;熱應力
0? ? 引言
京津冀地區(qū)實行嚴格的環(huán)保標準,要求并網火電機組煙氣NOx含量不超50 mg/Nm3,電廠正常運行期間能夠穩(wěn)定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傳統(tǒng)火電廠鍋爐脫硝裝置催化劑均設置溫度限制,以防催化劑失效影響特性。
在鍋爐冷態(tài)啟動過程中,SCR入口煙溫上升較慢,在并網前與催化劑溫度限值還有很大差距,實現(xiàn)全負荷脫硝難度很大,在以往的冷態(tài)啟動過程中,從鍋爐并網到SCR正常投運,至少需要2 h,在此期間NOx處于超標狀態(tài)。這就需要鍋爐點火后,盡快投入所有油槍,加快鍋爐升溫升壓速度;汽機側需要并網前投運A7高加,盡量提升給水溫度,減緩省煤器區(qū)換熱強度,提高煙氣溫度,達到并網前投運脫硝系統(tǒng)的目的。
1? ? 概述
火電廠高壓加熱器普遍采用鋼板焊接,臥式布置,內置過熱段和冷卻段。高壓加熱器是提高火電廠熱經濟性的重要附屬設施,高加投運率直接影響電廠的安全性、經濟性。由于高加系統(tǒng)汽側、水側壓力高,因此對高加的設計、材質、制造、安裝、檢修和運行都有很高的要求,高加系統(tǒng)故障率僅次于鍋爐爆管,高加系統(tǒng)的泄漏故障占整個高加系統(tǒng)故障的65%左右。為減少高加熱沖擊,火電廠啟動過程中一般采用隨機啟動方式,既汽輪機沖轉、升速、并網、暖機過程中同步提高給水溫度。隨著環(huán)保排放要求日益嚴格,機組啟動期間必須滿足超凈排放標準,提高給水溫度作為提升煙溫重要手段之一,打破傳統(tǒng)操作理念,并網前投運高加勢在必行,應科學分析,采取應對措施,謹慎操作,避免高加遭受較大的熱沖擊而損壞。
2? ? 現(xiàn)狀
冷態(tài)啟動過程中煙溫提升困難,一般在機組并網前,煙溫僅能達到230 ℃左右,與投運SCR的低限溫度280 ℃還有很大差距,實現(xiàn)全負荷脫硝難度很大。火電機組并網后要求全程環(huán)保指標達標,實現(xiàn)全負荷投入脫硝裝置,必須從運行調整方面加以改進和優(yōu)化。
(1)A7高加抽汽采用冷再,正常情況下投運高加需機組并網后且負荷大于70 MW,需修改熱工邏輯。
(2)啟動階段汽包間斷給水,給水流量不均勻,尤其在啟動初期階段,存在給水頻繁中斷情況,造成高加管板溫度升高,易造成高加脹管,直接影響高加安全性。
(3)啟動期間給水流量較小,控制A7高加進汽電動門開度較小,抽汽門必然處于微開調節(jié)狀態(tài),門芯沖刷不可避免,經過幾次投用后,造成閥門不嚴和需要時無法隔絕的后果[1],存在汽缸進水隱患。
(4)給水溫度的升高取決于抽汽流量、壓力、溫度的變化[2]。整個啟動階段,給水溫度調節(jié)需手動調整,給水流量、冷再壓力、溫度變化幅度較大,給水溫度調節(jié)滯后且變化幅度大、速度快,加熱器U型管以及關口焊縫由于受激烈的溫度交變熱應力而容易損壞,尤其在給水突然中斷時給高加帶來的熱沖擊更大,U型管長期受熱疲勞而容易損壞泄漏。
(5)高加投運前暖管時間不夠,溫升率控制不當,高溫高壓蒸汽進入高加,厚實的管板與較薄的管束之間吸熱速度不同步、吸熱不均勻而產生巨大的熱應力,使得高加U型管產生熱變形,另外高加管板焊有一層與管子材料類似的金屬包層,U型管焊接到管板的包層上,如暖管不充分或熱沖擊過大造成管道振動,將導致U型管振動損壞。
(6)啟動階段,高低壓旁路操作頻繁,冷再壓力、溫度變化較大,間接造成給水溫度調節(jié)大幅波動。當高壓加熱器因給水急劇冷卻或加熱,由于管板厚,鋼管管壁薄,兩者膨脹、收縮量差異大,易導致鋼管外壁與管板內壁由緊力配合變?yōu)殚g隙配合。同時焊縫在經歷快速收縮和膨脹后會產生較大的熱應力,在熱應力作用下焊縫易產生裂紋[3]。
(7)啟動期間如給水溶氧超標,將造成高加U型管鋼管管壁腐蝕而變薄,鋼管與管板間的脹口受腐蝕而松弛,壽命逐漸縮短。
從以上分析可知并網前投運高加風險極大,如不采取可靠措施,極易造成高加損壞發(fā)生泄漏事故,嚴重時有造成汽輪機進水的危險。
3? ? 解決方案
為達到并網前安全可靠投運高加的目的,可采取以下措施:
(1)啟動前確保高加保護可靠投入,啟動前試驗高加水位>610 mm,高加水側自動切旁路運行,保護關閉A7進汽電動門。
(2)增加A7高加進汽電動門操作閉鎖子回路,該子回路投入時閉鎖汽機跳閘,模擬當前負荷>70 MW,子回路投入時允許運行人員操作A7高加進汽電動門。該閉鎖子回路只用于啟動前操作,不能影響原高加投入邏輯,機組負荷>7 MW,A6、A7高加正常投入后自動退出該子回路,機組正常運行期間閉鎖運行人員操作該子回路。
(3)啟動過程中,投入除氧器加熱,盡量維持較高給水溫度,上水初期,保持汽包不間斷換水,力爭在鍋爐點火前將汽包壁溫加熱到80 ℃以上。
(4)適當延長汽輪機在850 r/min、3 000 r/min暖機時間,利用暖機時間適當提高蒸汽溫度,減緩鍋爐內煙氣放熱量,進而提高煙氣溫度。
(5)鍋爐點火后,及時開啟高、低壓旁路系統(tǒng),一般3 h后,當主汽流量大于50 kg/s、高加聯(lián)程閥頂起、給水流量平穩(wěn)、冷再溫度大于150 ℃幾個條件同時滿足時再投運A7高加。
(6)啟動階段,啟停給水泵、制粉系統(tǒng),操作高、低壓旁路系統(tǒng)應緩慢,可能影響冷再溫度、壓力的操作應提前告知負責調整給水溫度的人員,提前控制,盡量避免給水溫度大幅波動。
(7)加強高加溫度、水位監(jiān)視,盡量避免給水突然中斷,控制高加溫升率≤1.8 ℃/min。由溫差引起的熱應力是沿壁厚不均勻分布的,或內壁受壓外壁受拉或外壁受壓內壁受拉,這兩種情況對高加的使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設備的溫升和溫降速率加強控制,有效管控設備的運行條件[4],確保高加穩(wěn)定運行,控制A7高加溫升不超80 ℃。
(8)加強汽水品質監(jiān)督,如給水溶氧超標,手動開大除氧器脫氧門,控制給水溶氧質量分數不超20×10-9。
4? ? 結語
啟動階段提升煙溫,以燃燒調整為主、提高給水溫度為輔。啟動前安排一臺磨上高揮發(fā)分低硫煙煤,提高燃燒穩(wěn)定性,強化燃燒,加快鍋爐加熱速度,改善受熱面超溫和壁溫分布情況;低硫分能減緩投運SCR初期硫酸氫銨生成,保證催化劑性能不受損。如機組啟停頻繁或參與電網深度調峰較多,可考慮通過技改采用低溫SCR技術,以大幅改善催化劑運行環(huán)境[5];另外,機側可考慮增加小口徑A7高加進汽旁路調整電動門,用于啟動期間調整給水溫度。雖然并網前投運高加存在一定風險性,但通過優(yōu)化運行方式、修改熱工邏輯、完善技術措施等手段可使風險可控。
[參考文獻]
[1] 梁家明.高壓加熱器預熱手段的探討[J].四川電力技術,1999(S1):66-67.
[2] 黃立開.高壓加熱器隨機滑啟經濟性分析[J].電力學報,2007,22(4):538-540.
[3] 李云飛.高壓加熱器鋼管泄漏原因分析[J].云南電力技術,2010,39(6):63.
[4] 張福君.簡析給水高壓加熱器設計制造和運行[J].電站輔機,2013,34(4):27-30.
[5] 黎華敏,柏源.SCR系統(tǒng)在機組低負荷條件下運行對策研究[J].電力科技與環(huán)保,2014(5):36-37.
收稿日期:2020-03-25
作者簡介:張守學(1976—),男,河北邯鄲人,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廠運行或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