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諾
中國古人的一天,被分為十二個時辰。我們走在被時辰劃分的分秒里,與春天告別,迎來朝氣蓬勃的夏季。古人的一個時辰等于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老祖宗認為,每個時辰都有不同經(jīng)脈“當值”,養(yǎng)生也需要順應身體節(jié)律,注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本期綠色氧吧,小編帶大家感受十二時辰養(yǎng)生法,讀懂了時辰,就讀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當值經(jīng)絡:膽經(jīng) 宜:潤養(yǎng) 忌:急躁
晚餐“早”點吃
為保證子時睡個好覺,建議晚餐安排在18~19時,少吃高油、高脂肪、高熱量、易脹氣的食物。
睡前來點熱牛奶
睡前避免情緒大幅度波動以及劇烈運動,可以適量喝點熱牛奶,但別喝濃茶和咖啡。
當值經(jīng)絡:肝經(jīng) 宜:護肝 忌:熬夜
順著肝的“脾氣”
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會影響肝,導致肝功能失調(diào)。
熬夜后要補眠
熬夜后最好的補救措施就是熬夜之后第二天早晨不要賴床,缺的覺可以通過午覺補回來。
當值經(jīng)絡:肺經(jīng) 宜:熟睡保暖 忌:頻繁起夜
臨睡前別喝太多水
人體屬于熟睡狀態(tài),精神相對放松,如果還在熬夜,或頻繁起夜,會打擾肺經(jīng)運轉。
營造舒適的睡眠溫度
此時氣血流通相對緩慢,身體防御能力較差,容易被寒邪入侵,睡眠環(huán)境要適宜,以20 ℃左右為佳。
當值經(jīng)絡:大腸經(jīng) 宜:排便 忌:賴床
早起及時排便
養(yǎng)成及時醞釀便意、按時排便的良好習慣,有助維持人體代謝的正常狀態(tài)。
伸個懶腰緩慢起床
在床上伸個懶腰,來個簡單的拉伸,調(diào)動身體活力。
當值經(jīng)絡:胃經(jīng) 宜:吃早餐 忌:狼吞虎咽
早餐食材多樣化
建議早餐以五谷類為主,來一碗八寶粥,配上瘦肉、牛奶、雞蛋,再加上果蔬,就是一頓完美的早餐。
細嚼慢咽助消化
細嚼慢咽能促進胃液分泌,將食物磨得更細,便于消化吸收并減輕胃腸負擔。
當值經(jīng)絡:脾經(jīng) 宜:補水 忌:久坐
補水潤脾臟
巳時補充水分,有助脾臟更好地行使職能。每隔20~30分鐘慢慢飲用幾口溫水,以保持咽部濕潤不干燥。
起身動一動
久坐不動會使脾的運化功能受抑制,影響全身循環(huán)。做做家務、舒展身體,也是增加活動量的好方式。
當值經(jīng)絡:心經(jīng) 宜:午休 忌:過飽
午餐多吃點“綠”
大魚大肉吃多了,午餐不如多來點素的。推薦以3份蔬菜、1份肉類、1份主食、少量水果或清湯為搭配,避免過飽。
睡個午覺養(yǎng)心氣
午時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刻,此時閉目養(yǎng)神、稍事休息,可斂養(yǎng)心氣。
當值經(jīng)絡:小腸經(jīng) 宜:食有節(jié) 忌:出大汗
有意地控制食欲
未時小腸充滿胃腑“送”來的食物,此時適宜“腸滿胃空”,少吃肥膩、難消化的食物。
讓身體“重啟”一下
未時,午覺剛醒,起居應以靜養(yǎng)為主,不宜劇烈運動,以免干擾氣血,更不宜大量出汗。
當值經(jīng)絡:膀胱經(jīng) 宜:活動 忌:“燒腦”
在家也能“出汗”
膀胱經(jīng)起到排除體內(nèi)廢物的作用,可通過曬背、增加運動量等方式刺激膀胱經(jīng)。
給自己放空的機會
避免過度用腦,不宜一直處于凝神專注狀態(tài)。
當值經(jīng)絡:腎經(jīng) 宜:放松 忌:爭吵
一少二素三慢
一少:晚餐飲食七八成飽;二素:盡量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以谷類、蔬菜、豆類為主;三慢:細嚼慢咽,尤其根莖、瓜類、豆類必須嚼至糊狀再吞下去。
避免情緒波動
結束了一天的勞作與活動,此時情緒最不穩(wěn)定,因此要適當放松,不要處理復雜的事情。
當值經(jīng)絡:心包經(jīng) 宜:心生喜樂 忌:勞心費神
聊聊天安撫情緒
和朋友、家人簡單聊聊,分享最近發(fā)生的所見所聞,看看電視,做些輕松的活動。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閑暇時刻在家做點手工,趁戌時身體狀態(tài)好,看本喜歡的書、聽聽輕音樂,都有助平穩(wěn)心情。
當值經(jīng)絡:三焦經(jīng) 宜:泡澡 忌:作決定
洗個熱水澡
這時候適合洗個熱水澡,準備上床睡覺。
不在深夜作決定
晚上更容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容易作出消極的決定,因此別在深夜作決定。
“順天時而為,接地氣而活”,或許是對十二時辰養(yǎng)生法最好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