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章基應
(績溪縣國有林場,安徽 宣城245321)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又名羊角榧、細榧、真香榧,屬常綠喬木,是紅豆杉科榧樹經人工選育后嫁接繁殖栽培的優(yōu)良品種,也是目前榧樹中唯一進行人工規(guī)模栽培的品種[1-2]。其樹體枝繁葉茂,姿態(tài)美麗,是我國特產、世界稀有的經濟樹種,集果用、油用、藥用、材用和綠化觀賞為一體,經濟價值非常高[3-4]。香榧種子為上等干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等,具有殺蟲消積、潤肺化痰、滑腸消痔、健脾補氣、降血脂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等藥用價值和潤澤肌膚,延緩衰老等美容保健作用[5-6]。
香榧主要分布在安徽及浙江會稽山區(qū)的諸暨、紹興、嵊州、東陽和磐安等,分布范圍狹窄[7],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香榧的需求越來越旺;與此同時,香榧種源不足,種植面積和產量受限,供需矛盾突出[8]。因此,加大對香榧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工作迫在眉睫。目前,國內香榧的研究多集中在香榧生長條件、栽培技術、營養(yǎng)和功能等方面,對于不同香榧無性系嫁接穗條的研究鮮有報道。
本試驗對香榧無性系穗條生長情況進行研究,分析了不同香榧無性系在年生長量上的差異,為優(yōu)良無性系的選擇奠定基礎。
本試驗在宣城市績溪縣鎮(zhèn)頭國有林場內實施,地理位置為118°29′46″E,30°8′36″N。東南部與歙縣接壤,西南與黃山區(qū)相連,西北與旌德比鄰。該地的土壤主要為千枚巖、頁巖、砂巖、花崗巖發(fā)育而來的黃壤、山地黃棕壤及少量紅黃壤。全場范圍黃壤的分布較廣(約占80%),主要分布于中山、低山中部及上部,土層厚度在50~100 cm,石礫含量15%左右;土質較肥沃,pH 值為6.0~7.0,適合多種森林植物生長。
供試穗條采自鎮(zhèn)頭國有林場的10 個香榧優(yōu)良無性系,在穗條發(fā)育成熟時分別采穗、嫁接育苗。供試砧木自育,為1 年生生長健壯、苗高及地徑基本一致的實生苗。
2017 年春季進行嫁接,共嫁接10 個無性系,編號為1~10 號,每個無性系嫁接15 株,3 次重復。2017 年、2018 年待香榧生長結束時測定嫁接穗條的當年生長量。
采用EXCEL 2010 進行數據處理,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由表1 可以看出,2017 年香榧不同無性系嫁接穗條當年生長量大小依次為:7 號、8 號、3 號、1號、9 號、4 號、5 號、2 號、6 號、10 號。10 個無性系嫁接穗條年生長量平均值為33.84 cm,平均變異系數為35.35%。其中7 號嫁接穗條的年生長量最大,為43.06 cm;10 號嫁接穗條的年生長量最小,為22.02 cm。同一無性系嫁接苗的穗條長度生長差異大,差異最大的為4 號,變異系數為49.33%;最小的為2 號,變異系數為28.32%。
不同無性系間有著顯著的差異。在0.01 顯著性水平上對各香榧無性系進行評價比較,7 號無性系的年生長量顯著優(yōu)于6 號、10 號無性系,7 號、8號無性系的年生長量顯著優(yōu)于10 號無性系,其他無性系年生長量間無顯著差異。在0.05 顯著性水平上對各香榧無性系進行評價比較,7 號無性系的年生長量顯著優(yōu)于5 號、6 號、10 號、2 號無性系,8號、3 號、1 號、9 號無性系的年生長量顯著優(yōu)于2號、6 號、10 號無性系,其他無性系生長量間無顯著差異。
表1 2017 年鎮(zhèn)頭國有林場香榧子代測定林無性系嫁接穗條年生長量
由表2 可以看出,2018 年10 個香榧無性系嫁接穗條當年生長量大小依次為:7 號、8 號、9 號、3號、1 號、4 號、2 號、10 號、6 號、5 號。10 個無性系嫁接穗條年生長量平均值為35.19 cm,平均變異系數為25.38%。其中7 號嫁接穗條的年生長量最大,為43.22 cm;5 號嫁接穗條的年生長量最小,為22.52 cm。同一無性系嫁接苗的穗條長度生長差異大,差異最大的為5 號,變異系數為41.16%;最小的為2 號,變異系數為15.98%。
不同無性系間有著顯著的差異,在0.01 顯著性水平上來對各香榧無性系進行評價比較,7 號無性系的年生長量顯著優(yōu)于10 號、6 號、5 號無性系,7號、8 號、9 號、3 號無性系的年生長量顯著優(yōu)于6 號、5 號無性系,7 號、8 號、9 號、3 號、1 號、4 號無性系的年生長量顯著優(yōu)于5 號無性系。在0.05 顯著性水平上來對各香榧無性系進行評價比較,7 號無性系的年生長量顯著優(yōu)于5 號、2 號、6 號、10 號無性系,7 號、8 號、9 號、3 號無性系的年生長量顯著優(yōu)于5 號、6號、10 號無性系,7 號、8 號、9 號、3 號、1 號、4 號無性系的年生長量顯著優(yōu)于5 號、6 號無性系。
表2 2018 年鎮(zhèn)頭國有林場香榧子代測定林無性系嫁接穗條年生長量
對10 個香榧無性系嫁接苗的穗條年生長量進行方差分析,見表3。結果表明,香榧無性系嫁接苗的穗條年生長量存在著極顯著差異,為優(yōu)良無性系的進一步選擇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表3 香榧無性系嫁接苗年生長量方差分析
本研究中香榧子代測定林無性系嫁接穗條年生長量,2017 年10 個香榧無性系嫁接穗條年生長量平均值為33.84 cm,平均變異系數為35.35%;2018 年10 個香榧無性系嫁接穗條年生長量平均值為35.19 cm,平均變異系數為25.38%。變異系數隨年數呈遞減趨勢。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無性系嫁接穗條年生長量存在極顯著差異,無性系間具有明顯的遺傳變異,為苗期選育評價和優(yōu)良無性系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綜合考慮香榧無性系嫁接穗條年生長量的表現,選取低于平均變異系數且較生長優(yōu)良的無性系。本研究初選出了5 個生長性狀優(yōu)良的香榧無性系,分別是7 號、8 號、9 號、1 號、2 號。入選的5 個優(yōu)良性系香榧嫁接苗的穗條2018 年年生長量為39.56 cm,平均變異系數為14.92%;為今后香榧優(yōu)良無性系選擇提供了材料,但其遺傳上的優(yōu)勢還有待于進一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