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一般16歲就被認為已經(jīng)成年。家長們會為成年的孩子舉辦一個“成人禮”,方式五花八門。比如有的家長會為孩子規(guī)劃一次旅行,但不是讓他拿著父母的錢去游樂消遣,而是在旅程里安排一些特別項目,來考驗孩子是否像一個合格的大人那樣勇敢、堅強,是否會沉溺于享樂而不能自拔。
由于“成人禮”這一風(fēng)俗的盛行,在英國紀念品商店里,可以看到印著“16歲的男人”字樣的咖啡杯,也有刻著“成熟小婦人”字樣的項鏈、手鐲。一些商店里還會打出廣告,給年輕人介紹不同的“成人之道”,比如嘗試搭配“成人紀念版”的衣服和鞋子等。
以色列男孩13歲的時候,會在全家人的陪伴下,于猶太安息日來到耶路撒冷著名的“哭墻”,舉行隆重的儀式——成年禮。受猶太教教義的影響,以色列人很早便步入“成人”階段——男孩13歲,女孩12歲。因而他們的成年禮,也被稱作“受誡禮”。在他們的語言中,成年禮被稱作“Bar Mitzvah”(該詞用于男孩的成年禮,為女孩舉行的成年禮使用“Bat Mitzvah”),含義是“到達足以承擔(dān)誡命的年齡”。
韓國的成人禮在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一舉行,是由中國傳統(tǒng)成年禮——冠禮和笈禮發(fā)展而來的。韓國成人禮主要是為了慶祝青年人年滿20歲,增強他們身為成人的責(zé)任感。
以色列成人禮
韓國成人禮
日本成人禮
韓國憲法規(guī)定:19歲到20歲之間的青年都可以參加當年的成人禮。儀式當天,年滿20歲的女子們身穿韓服,將頭發(fā)挽成髻,插上簪子,行過“笄禮”后,再行跪拜之禮;男生行“冠禮”,并學(xué)習(xí)怎樣用扇子。
作為東亞文化圈的另一個成員,日本的成人禮理所當然地也受到中國古代“冠禮”的影響。當天,參加成人禮的適齡青年會穿上華美的傳統(tǒng)服飾,發(fā)表成年誓言,對撫育自己的父母、師長和社會各界表示感謝,并表示將努力承擔(dān)起成年人的責(zé)任。
從2000年開始,日本政府把成人禮的日期改為每年1月第二周的星期一。這一天全國放假,各地為年滿20周歲的年輕人舉行儀式,為他們送上祝福。
在德國,宗教和習(xí)俗規(guī)定,年滿14歲就算是成人了,便要舉行成人禮。每年的四五月份,全國滿14歲的少男少女穿戴一新,由家長、親友陪同,在當?shù)氐摹拔幕摇奔?。在?jié)日的氣氛中,地方政府負責(zé)人或社會名流首先致辭,講解成人之后對社會所擔(dān)負的義務(wù)和享受的權(quán)利,勉勵他們遵守社會公德,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