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海
常佩業(yè)是沈陽市曲藝團的相聲演員,在臺上遇到過幾次尷尬,都能用“現(xiàn)掛”破解。
有一次,他主持節(jié)目,需要觀眾上臺進行互動。上來了一個小伙子。常佩業(yè)說:“你用兩個字來形容剛才的事兒。”小伙子緊張,憋了半天,說:“太好啦!”三字,觀眾都樂了。這時常佩業(yè)想,要是按正常的思路接話,“你說的是三個字啊”,這沒有意思;如果說“不對啊,我要求的是倆字,你說了三個字”,這就有點當眾難為小伙子了。既然是互動,就不能對觀眾不尊重。所以,他很機智,先問臺下觀眾:“我剛才說倆字,他怎么說的啊?”觀眾齊聲應道:“太——好——啦!”他馬上說:“大伙聽聽,他剛才說了四個字?!比缓笞约悍鞍骸薄棒[了半天,我更不識數(shù)”。這種自貶式的“現(xiàn)掛”不但逗樂了觀眾,也給了那個小伙子面子。
還有一次,他主持一場晚會,歌手唱《一封家書》,唱道:“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有個觀眾在臺下接茬兒:“欸!”臺下觀眾哄堂大笑。歌手是個年輕演員,在臺上慌了,也不敢再往下唱了,站在臺上尷尬地愣住了。可劇場就亂啦,還有個別人起哄。怎么辦?常佩業(yè)滿臉帶笑地上場,對著臺下說:“剛才接茬兒的那位,不知道你當沒當爸爸,如果還沒有,這說明你很想當爸爸?!边@句話,臺下全樂啦!這是“現(xiàn)掛”,既奚落了他,也沒傷他,“包袱兒”還響了。常佩業(yè)話鋒一轉(zhuǎn),迎難而上:“如果你已經(jīng)當了爸爸,告訴你,當爸爸是要負責任的?!边@句是雙關語。你可以理解為:你當了這個歌手的爸爸,就得對這個歌手負責任,這是“包袱兒”,不是說教。你也可以理解為:你這個搭茬兒是不妥當?shù)?,是要負責任的。由于一句一個“包袱兒”,現(xiàn)場的氣氛很好。然后他接著說:“你要給你的兒女做好表率,我希望你能當個好爸爸。”臺下仍然笑,他接著說:“你要把你的兒女撫養(yǎng)成才。如果你的兒女像你這樣,那可就壞了!”這句“包袱兒”獲得了滿堂的掌聲,演出繼續(xù)進行。
(馮忠方摘自搜狐網(wǎng) 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