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鳳, 邱發(fā)明, 邱 揚
(1.白城醫(yī)學高等??茖W校,吉林白城 173000;2.吉林省畜牧業(yè)學校,吉林白城 173000;3.昆明醫(yī)科大學海源學院,云南昆明 650000)
小白鼠是野生鼷鼠的變種鼠種,大多用于醫(yī)學研究。昆明系小白鼠作為實驗室主要的模式動物被普遍用在生理學、醫(yī)學、藥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中,為研究工作的開展給予了可靠的支持(崔燦,2019;楊慧軍,2012)。益生菌主要來源于動物的胃、腸道,是動物胃、腸道消化過程中主要的微生物菌群,在動物消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臨床中常見的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桿菌、乳雙歧桿菌、酵母菌、糞尿球菌、腸球菌等,這些益生菌具有促進動物生長發(fā)育,調整腸道內菌群平衡,提高免疫機能等多種優(yōu)點,益生菌可以替代抗菌藥物使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劉正旭,2019;李巧蘭,2019;亓愛杰,2019)。復合益生菌制劑是由多種益生菌經(jīng)過特殊工藝制成的一種具有調節(jié)作用的活菌制劑,該制劑具有多種營養(yǎng)與保健作用且應用范圍廣、容易制備、使用方便,被廣泛應用于畜禽養(yǎng)殖中(劉政,2017)。因此,本試驗在實驗小白鼠的基礎日糧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復合益生菌制劑,旨在探討其對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及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為復合益生菌制劑在實驗小白鼠中進一步的應用奠定基礎。
1.1 試驗材料 復合益生菌制劑主要由乳酸桿菌、乳雙歧桿菌、糞尿球菌、腸球菌4種不同比例的益生菌組成,4種益生菌的活菌數(shù)均大于7.5×109cfu/g,由白城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微生物實驗室制備;糞便中大腸桿菌、沙門菌、乳酸桿菌、乳雙歧桿菌鑒定試劑盒購于 Elabscience公司;總蛋白(TP)、白蛋白(ALB)、谷氨酸氨基轉移酶 (GP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GOT)、血尿素氮(BUN)等試劑盒均購于北京中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 飼糧配比 參考秦哲(2017)文獻,根據(jù)小白鼠的營養(yǎng)需要,配制基礎飼糧,其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干物質基礎)%
1.3 試驗設計與管理 采用單因素隨機設計試驗,選擇體質量為(20±2.5)g健康實驗昆明系小白鼠360只隨機分成4個組,每個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30只,1組飼喂基礎日糧為空白對照組,試驗2、3、4組分別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25%、0.5%、1.0%的復合益生菌制劑,試驗期為28 d。按照常規(guī)飼養(yǎng)管理方式進行飼養(yǎng)與管理,每個重復組單獨飼養(yǎng),自由采食和飲水,飼養(yǎng)環(huán)境一致,適合的溫度與光照。
1.4 生長性能測定 在試驗期間記錄試驗開始與結束的體重及耗料量,測定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等生長性能指標。
1.5 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測定 參照李平(2019)報道方法,試驗結束前4 d,采集每個重復組實驗小白鼠的新鮮糞便大約50 g,混合均勻進行處理。糞便中大腸桿菌、沙門菌、乳酸桿菌、乳雙歧桿菌鑒定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分離細菌計數(shù),每克糞便中菌群總數(shù)用對數(shù)(lg cfu/g)表示。
1.6 血清中生化指標測定 在試驗結束后,每個組隨機抽取10只小白鼠摘眼球取血,離心分離血清。按照說明書測定血清中總蛋白(TP)、白蛋白(ALB)、谷氨酸氨基轉移酶 (GP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GOT)、血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標。
1.7 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用 “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SPSS 18.0對試驗結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顯著性。
2.1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實驗小白鼠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試驗3、4組小白鼠平均日增重較1組相比分別提高31.9%、29.8%(P<0.05),試驗2組高于1組,差異性不顯著(P>0.05),試驗 2、3、4 組之間相比,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2、3、4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組,但差異性不顯著 (P>0.05);試驗3、4組料重比較1組相比分別降低 16.2%、15.7% (P<0.05),試驗 2組低于 1 組,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組之間相比,差異性不顯著(P>0.05)。
表2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實驗小白鼠生長性能的檢測結果
2.2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實驗小白鼠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的影響 由表3可知,試驗3、4組糞便中大腸桿菌的含量較1組相比分別降低19.2%、18.5% (P<0.05),試驗2組低于1組,差異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 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 >0.05);試驗 2、3、4組糞便中的沙門菌含量均低于1組,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3、4組糞便中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含量較1組相比分別提高31.9%、31.5%、16.8%、16.2% (P < 0.05),試驗2組高于 1 組,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組之間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
表3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實驗小白鼠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的檢測結果lg cfu/g
2.3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實驗小白鼠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由表4可知,試驗3、4組血清中TP含量較1組相比分別提高 14.7%、14.4% (P<0.05),試驗2組高于1組,差異性不顯著(P>0.05),試驗2、3、4 組之間相比,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2、3、4組血清中的ALB含量均高于1組,但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 組血清中的 GOT 含量均低于1組,但差異性不顯著(P>0.05);試驗3、4組血清中GPT、BUN含量較1組相比分別降低 11.1%、11%、21.7%、21.3%(P < 0.05),試驗 2組低于 1 組,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 組之間,差異性不顯著(P>0.05)。
表4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實驗小白鼠血清生化指標的檢測結果
益生菌中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具有多種作用與功效,被廣泛應用于雞、豬、牛、羊健康養(yǎng)殖過程中。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顯著提高動物的生長性能(亓愛杰,2019)。本試驗研究表明,試驗3、4組小白鼠平均日增重較1組相比分別提高31.9%、29.8%(P < 0.05),試驗 2、3、4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組(P>0.05),試驗3、4組料重比較1組相比分別降低16.2%、15.7%(P<0.05)。說明復合益生菌可以提高實驗小白鼠的生長性能??赡苡捎趶秃弦嫔懈缓喾N營養(yǎng)物質及消化酶類,可促進飼料在實驗小白鼠體內的消化吸收,提高飼料在體內的利用率,促進實驗小白鼠生長,從而提高小白鼠的生產性能,以0.5%添加為適宜。
動物腸道中包括益生菌菌群和致病菌群,其中益生菌菌群中的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是機體重要的生理性細菌,具有抗感染、增強免疫力及拮抗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楊巧麗,2017)。益生菌菌群和致病性菌群結構保持動態(tài)平衡,當致病菌群占主要地位時,就會引起動物腹瀉等疾病,動物腸道中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對動物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張任帥,2017)。本試驗研究表明,試驗3、4組糞便中大腸桿菌的含量較1組相比分別降低19.2%、18.5% (P < 0.05),試驗 2、3、4組糞便中的沙門菌含量均低于1組(P>0.05),試驗3、4組糞便中的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含量較1組相比分別提高 31.9%、31.5%、16.8%、16.2% (P < 0.05)。 說明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降低大腸桿菌、沙門菌等有害菌的數(shù)量,提高其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含量水平,從而改善實驗小白鼠的的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促進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
國內外許多相關研究表明,物質在有機體內代謝過程與肝、腎等功能生化指標具有一定相關性,血液生化指標動態(tài)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動物的健康狀況(張召興,2018)。肝、腎功能器官代謝過程中與血清中總蛋白、總蛋白、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及尿酸的含量有關,其指標的高低可以直接影響肝、腎的代謝功能 (鮑坤,2015)。本試驗研究表明,試驗3、4組血清中TP含量較 1組比分別提高 14.7%、14.4% (P<0.05),試驗2、3、4組血清中的ALB含量均高于1組(P > 0.05),試驗 2、3、4組血清中的 GOT 含量均低于1組(P>0.05),試驗 3、4組血清中 GPT、BUN含量較1組相比分別降低 11.1%、11%、21.7%、21.3%(P<0.05)。說明復合益生菌制劑對實驗小白鼠的肝腎無明顯損傷作用,還可以提高其肝、腎代謝水平,其作用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試驗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0.5%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提高小白鼠的生長性能,改善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提高肝腎代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