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越來越多的體育賽事因此延遲或取消。進入3月,國內的形勢已經(jīng)明顯好轉,但國外卻轉瞬吃緊,尤其歐洲多地相繼采取了緊急措施應對疫情。在此情形之下,幾乎每天都有賽事被取消的消息傳來,唯有第110屆全英公開賽選擇了如期在伯明翰舉行。
今年的全英賽來到了第110屆,即使在疫情嚴重的狀況之下,依然吸引來當今羽壇幾乎所有的高手,依然保持了較高的現(xiàn)場上座率,賽場內外的氣氛熱烈、緊張、刺激。較之以往唯一的不同,就是大多數(shù)選手在比賽前后不再與裁判和對手握手,這一傳統(tǒng)的賽場禮儀被點頭示意、雙手合十、拱手等形式替代,這也算是在特殊時期比賽的一個特色吧。
作為當今羽壇歷史最為悠久的頂級賽事,全英賽對選手而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歷代的頂尖高手,即便奪得了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但如果沒有在全英賽上登頂過,其職業(yè)生涯依然留有缺憾。就像當年的陶菲克,貴為羽壇第一位實現(xiàn)男單大滿貫的高手,職業(yè)生涯收獲的冠軍等身,但獨缺一枚全英賽金牌,他為此亦抱憾終生。
至于羽毛球愛好者,全英賽更是大家一年之中最期盼的賽事。每逢比賽開始,大家都會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方式觀賽。雖然英國與中國有著8個小時的時差,但為了觀賽,很多人過起了英國時間,熬夜看球、發(fā)帖點評,幾天下來熬得容顏憔悴,仍樂此不疲。
因為疫情,在今年的全英賽之前以及之后,一連串的國際賽事被取消或延遲,無論選手還是愛好者,在春節(jié)之后便處在無球可打、無球可看的境遇。就在百無聊賴之際,全英賽恰如久旱之后的甘霖般如期而至,大家的興奮之情自然較以往更盛,對于這屆在特殊時期舉辦的賽事的記憶更深,第110屆全英賽因此值得被載入史冊。
一場盛宴過后,幾家歡喜幾家愁,這是競技場上永恒的旋律,第110屆全英賽亦如此。在曲終人散之后,這一旋律仍余音緲緲,讓人尋味。本期雜志,我們聯(lián)手中國體育直播TV,一起推出了全英特刊,從多個角度記錄百年全英這一段特殊的旅程。雖然因為疫情,我們不得不放棄了前往現(xiàn)場采訪的計劃,但通過微信,我們在比賽結束后的第一時間采訪了許多中國隊的隊員,聽他們講述了比賽中的得與失、在異國他鄉(xiāng)訓練、參賽的苦與樂。還有一些相熟的朋友因工作原因必須到全英賽的現(xiàn)場,在他們的幫助之下,我們獲得了許多鮮活的影像素材,從而在萬里之外收獲了身臨其境之感。
在全英賽落幕之后,世界羽聯(lián)先是做出了4月12日之前停辦所有賽事的決定,接著又宣布原定于5月中旬在丹麥舉行的湯尤杯賽延期至8月中旬。這就意味著全英之后,世界羽壇將進入真正的休賽期。而且,照目前的情形,何時可以重啟賽事還難以預估。至于7月末的東京奧運會會,延期舉辦的聲音越來越強烈,估計國際奧運會很快便會做出最終的決斷。
在沒有比賽的日子里,運動員們只能安心訓練,積蓄能量;作為愛好者,大家唯有祝愿運動員們平安健康,耐心等待他們重出賽場。希望我們的這一期全英特刊可以為大家?guī)ッ篮玫幕貞洠屛覀円黄鹌矶\羽壇春暖花開時節(jié)的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