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翔宇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輕工學院16 級包裝工程二班,黑龍江 哈爾濱150000)
藥品包裝是保障藥品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藥品包裝科學的結(jié)構和視覺設計可以為藥品的安全使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目前,在我國藥品市場中,大多數(shù)兒童藥品包裝都不具備兒童保護的功能。即便是進口藥品,為了節(jié)省成本,也會從藥品包裝下手,使包裝失去被兒童誤食的保護功能,缺乏安全包裝性。我國藥品監(jiān)督管理機構尚未對兒童藥品安全包裝進行規(guī)范,但兒童藥品包裝安全性已經(jīng)引起消費者的廣泛關注[1]。
1.1 包裝開啟方便易誤食。據(jù)“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統(tǒng)計,美國每年大約有5.9 萬名兒童因為藥物中毒而被緊急送醫(yī)。在這些案例當中,以3 歲以下幼童的人數(shù)比率最高。藥物中毒案件不只與幼童服藥有關,有些案例因為誤食維他命、甚至尿布疹乳霜而引起。統(tǒng)計顯示,全美兒童藥物中毒案例當中,高達48%的案例是小朋友拿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所服用的藥品,結(jié)果誤食導致藥物中毒。由于藥品包裝打開過于方便,兒童能輕易打開,所以這成為兒童誤食藥品一大原因[2-4]。
1.2 包裝計量不精確易服藥過量。Zed 等[5]通過系統(tǒng)評價發(fā)現(xiàn),兒童因居家不良藥物事件而導致的急診入院率和住院率分別為0.5%~3.3%和0.16%~4.3%,其中20.3%~66.7%是可預防的。有研究發(fā)現(xiàn),門診可預防的兒童不良藥物事件率為3%,其中約70%是因為兒童監(jiān)護人用藥錯誤導致。[5]我國84.9%的兒童存在居家用藥安全隱患,其中72.5%的家長會擅自停藥;且兒童藥物中毒現(xiàn)象不斷增多,其中86%的兒童藥物中毒事件發(fā)生在居家用藥過程中。有的家長為了使兒童盡早痊愈,擅自加大劑量,有的家長認為成人藥效強,用成人藥喂兒童,比如治腹瀉時用諾氟沙星膠囊,此藥對兒童腎臟有損傷。成人復方新諾明片,兒童長期服用會嚴重毒害腎臟,還可能誘發(fā)貧血癥等[6]。流行病學調(diào)查證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療時用抗生素是不合適的,而且長期使用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會對孩子聽神經(jīng)造成影響,甚至耳聾??梢?,由于兒童機體不完善和免疫系統(tǒng)功能薄弱,藥品副作用對兒童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此外,有些家長只是看到兒童吃了藥之后,稍微起了點作用,就加大劑量,然后引起兒童機體不適,產(chǎn)生不良反應。所以兒童藥品必須設定最小有效劑量,否則將會對兒童機體造成傷害,甚至有可能造成兒童的終身遺憾。
1.3 夸大包裝、過度包裝增加成本。目前,兒童藥品普遍存在夸大包裝和過度包裝問題,有時里面只有一小板藥或者一支藥,但是包裝設計很大,特別是貴重藥品,令人產(chǎn)生買貴重藥品會有物有所值的想法。例如:市場中的頭孢曲松鈉和普伐他汀鈉片,里面藥品所占的位置不及藥品包裝空間的一半,這樣導致材料浪費,增加患者經(jīng)濟負擔。包裝要根據(jù)藥品實際需要來設計,要適宜。
此外,藥品內(nèi)外包裝普遍存在過度包裝問題,不僅是對材料的浪費,而且還對其他環(huán)節(jié)造成浪費,例如:貯存運輸,封裝和使用帶來諸多不方便。比如,現(xiàn)在市場上的滴眼藥液和感冒口服液等藥品包裝,這些包裝通常都會有3~4 層,即由玻璃瓶或塑料瓶盛裝藥液,然后以塑料薄膜裹包藥瓶,再將裹包好塑料薄膜的藥瓶放置在塑料熱成型罩殼里,形成貼體包裝,以避免因外包裝盒過大而導致藥瓶在包裝盒里晃動。這種包裝外觀雖然美觀大氣,但其內(nèi)在的多層包裝浪費了較多的材料,嚴重包裝過度。
目前,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不僅對兒童藥品加大了關注,而且還對兒童藥品包裝人性化設計加大監(jiān)督力度。要解決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應從包裝防誤食設計、小計量包裝、簡便包裝三個方面入手。
2.1 研發(fā)兒童藥品防誤食包裝。防誤食包裝設計是通過包裝的結(jié)構、裝潢以及標志,來預防兒童誤吃藥品而產(chǎn)生危害的設計[7]。兒童包裝防誤食設計的作用是:(1)通過包裝結(jié)構改進可以減少兒童打開藥品次數(shù),從而減少誤食藥品的機率;(2)通過兒童對顏色的靈敏度,提示兒童藥品具有危險和提高注意力;(3)家長可以通過特殊標志教育兒童們不要觸碰這些藥品,從而提高兒童對藥品的安全意識。
現(xiàn)有兒童藥品多以盒裝和瓶裝。盒裝一般用于感冒藥和清熱片,藥品采用泡罩封裝,對于兒童來說,打開紙板包裝拿取藥片輕而易舉,無任何障礙。若對包裝結(jié)構稍加改進,即可增加開啟障礙,提高安全性[8-9]。如圖1 插底式包裝盒設計,不僅能增加包裝的堅固性,還給兒童打開藥品包裝增加障礙。
瓶裝:一般包裝維生素和其他補充藥品,沒有過多的復雜設計,對于有點力氣的兒童來說,打開這個瓶蓋都非常容易。若改為壓蓋式瓶蓋,防開啟效果將更好,能大大減低兒童打開藥品次數(shù),從而減少兒童誤吃藥品的機會。(如圖2)
圖1 插底式包裝盒
圖2 壓蓋式瓶蓋
2.2 設計最小有效劑量包裝。設計最小有效劑量包裝,可增加用藥計量的準確性。最小有效劑量,亦稱“臨界劑量”或“閾值”,指毒劑經(jīng)皮膚滲透、傷口、注射、口服等途徑進入人體后,能引起輕微中毒癥狀,但是劑量的多少會影響藥效。通過這個線索,我們可以經(jīng)過多次實驗測試一般兒童所能承受的最小有效劑量。設計最小有效劑量包裝,一是有利于測試兒童機體是否對此藥品產(chǎn)生抗體,從而抗拒此藥品產(chǎn)生不良反應;二是有利于兒童在機體不完善的情況下,把藥品當做輔助工具來對抗病原,從而促使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相關的抗體預防以后相似的病原和完善自身機體免疫系統(tǒng)[10]。
2.3 適度簡化包裝。對于目前兒童藥品包裝特別是昂貴的藥品,外包裝盒的空間利用率并不高。即增加消費者的經(jīng)濟負擔,還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兒童藥品外包裝設計在滿足容量和強度需求的基礎上應盡量簡化,使外包裝盒的利用率更高。這樣不僅減少運輸和貯存成本,還提高社會流通效率。
國際上對兒童藥品包裝安全的研究很早就已經(jīng)開始了,例如美國在1974 年就有立法強制要求實行兒童口服液的安全包裝。但兒童藥品安全包裝對很多國人來說還比較陌生,部分國內(nèi)兒童藥品在包裝設計上僅僅滿足了最為基本的保護、運輸功能,普遍存在重研制、輕包裝的問題。加之我國兒童藥品市場化程度較低,利潤較少,部分企業(yè)為降低成本,并不注重兒童安全用藥品問題,致使兒童藥品包裝設計結(jié)構簡單、缺乏安全防護措施。我國擁有3 億兒童,兒童的用藥安全直接關系到千千萬萬家庭的幸福,研發(fā)新穎、有創(chuàng)意符合消費者心理的兒童藥品包裝能夠引導兒童正確安全用藥,贏得更多的消費者,擴大市場占有率,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大的經(jīng)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