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遲惑
其實,直到申請破產保護的這一天,一網星座的規(guī)劃和建設情況還是相當不錯的。一網的648 顆衛(wèi)星已經發(fā)射了3 次,總共74 顆在軌。這些衛(wèi)星工作正常,既沒有出現失效,也沒有發(fā)生干擾其他衛(wèi)星的情況。
然而,沖擊來自一網公司的外部。
第一個沖擊,是一網的最大股東軟銀公司面臨著嚴重的問題。
2019 年,軟銀旗下的愿景基金發(fā)生了巨額虧損,額度達到1.8 萬億日元(相當于1190 億人民幣)。軟銀的老板孫正義雖然是億萬富翁,但軟銀的錢并不完全屬于他自己,而是來自于不同的合伙人。就算全世界都承認一網星座的前途不錯,但每個合伙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狀況,所以軟銀必須要采取一些方式來為整個公司止損。其中一種手段,就是把有價值的資產賣出去,把現金收回來。一網公司這樣優(yōu)質的、有人愿意高價接手的資產自然首當其沖。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全球股市暴跌,也讓軟銀的股東們選擇了現金為王。
此前難道沒有人看出一網公司的問題嗎?當然有,早在2019 年4 月,國外媒體就發(fā)文質疑,一網星座會不會剛剛發(fā)射第一批衛(wèi)星就完蛋。一名咨詢人士說:“如果一網公司的營業(yè)收入成長緩慢——我看他們必定如此,那么就不可能拿到足夠多的回款來制造新衛(wèi)星和地面站?!?/p>
加拿大北方天空咨詢公司曾經在2019 年年底對一網星座提出了著名的死亡谷警告。該公司認為,給一網公司的投資中,包括2015 年從多家合伙人那里籌集來的5 億美元和2016年軟銀公司投入的12 億美元。2019年3 月,軟銀公司又牽頭為它組織了一輪12.5 億美元的融資。這么多錢還是不夠用,一網星座的建設成本肯定要超過40 億美元,有可能達到60 億美元。如果按照60 億美元的資金需求討論,一網公司至少還要融資26億美元。但是比較合理的估計是50億美元。這個星座如果能夠正常發(fā)射和運行,要在2027 年才能看見盈利的前景。那么從現在開始到2027 年之前,這家公司就會面臨一個叫做死亡谷的現象。
所謂死亡谷是指一家公司剛剛完成了產品或者業(yè)務開發(fā)推向市場,公司的錢基本上已經花完了,可是客戶的錢還沒有開始進賬,這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最容易破產死掉的時刻。
人們曾經一度希望一網公司不要掉進死亡谷里爬不出來,然而事與愿違,由于新冠肺炎在美國的爆發(fā)式流行,美國股票市場遭到了1929 年以來最沉重的打擊。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更是投資熱情的指針,紐約股市的暴跌意味著一網公司這樣的新企業(yè)很難再從市場上籌集到想要的錢了。一網公司在申請破產保護之前弄到了34 億美元的投資。如果按照50億美元總需求來計算,還有16 億美元的缺口。在經濟繁榮時期,弄到這16億美元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然而在每天下跌2000 點的股災面前,幾十億美元這個數目可能連個響動都聽不見就消失了。于是乎,一網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淹沒在了股災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二個沖擊,是歐美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一網星座的組網計劃。
作為股東之一的歐洲空客集團在一網公司中的地位很特殊,它不但是發(fā)射服務商,還是無保障債權人。也就是說,如果一網公司徹底破產,把資產賣掉之后償還給債權人,空客的排名是很靠后的,而且不一定能得到賠償。一網公司總共向阿里安公司訂購了22 次發(fā)射,其中3 次已經實施。按照計劃,2020 年還要再發(fā)射9 次,其中兩次由聯盟火箭實施,一次是“阿里安6”的處女航。
火箭分別在俄羅斯和法國制造,有關零部件的生產分布在整個歐洲。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無論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還是其他歐洲國家的工廠都已經停工,火箭根本就造不出來,而且到底什么時候能復工,現在還不好說,庫魯發(fā)射中心也已經關閉。但按照原本的計劃,一網公司在2021 年會有300顆衛(wèi)星部署到位,然后就可以初步開通服務了。既然火箭工廠和發(fā)射場都不能正常運行,這就意味著一網公司的發(fā)射計劃要推遲很久。
實際上,不僅火箭有問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一網公司的衛(wèi)星生產、有關終端后續(xù)生產也會面臨很嚴重的拖延。
雖然由于經濟受到嚴重沖擊,美國當局在4 月19 日為了恢復GDP 強行取消了封城令,當天就有無數市民不戴口罩沖上海灘游玩,為了避免恐慌,政府甚至禁止州醫(yī)療官公布發(fā)病數字,但投資者不是那種容易被特朗普和州政府忽悠的普通民眾,他們不可能不擔心疫情反彈,進而影響衛(wèi)星生產。
另外,一網公司的終端研制還沒有取得成功,用于售賣的消費級接收機還處在樣機階段。雖然說研發(fā)活動可以在線上或者由小團隊進行,但生產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且,按照一網公司的計劃,一網星座是一個服務于全球普通消費者的系統,要在全球大范圍鋪貨,需要提供海量的接收機。能夠在短期內大量制造消費級電子產品的,只有中國。可是自從新冠疫情在美國爆發(fā),美國各級政客就瘋狂甩鍋中國,試圖以此來掩飾自己的失職與無能。在這種輿論環(huán)境下,一網公司要是打算把高技術產品放在中國生產,政治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也就是說,一網公司如果打算恢復自己的進度表,不但要等到疫情結束,還要等到政治環(huán)境恢復正常。如果特朗普連選連任,并且繼續(xù)執(zhí)行對華貿易戰(zhàn)的政策,一網就要另外找一個國家來生產終端,這在5 年之內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 成也軟銀,敗也軟銀
▲ 發(fā)射前,空客公司和一網公司工作人員與衛(wèi)星合影
一網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以后所采取的動作是耐人尋味的。
作為最大股東的日本軟銀公司,要求一網公司首先把自己所擁有的頻率資源賣掉,底線定在2020 年的6 月12 日。如果在這個日子之前,一網能夠成功地把自己的頻率資源賣給下一個買家,軟銀公司現有的股東就會出讓價值2500 萬美元的股權。
了解衛(wèi)星通信行業(yè)的人們都知道頻率和軌道資源相當于蓋房子的地基,如果沒有恰當的頻率資源,衛(wèi)星的技術水平再高、質量再好,打到天上去也是不可能發(fā)揮作用的。若和其他的衛(wèi)星系統發(fā)生頻率干擾,很可能會引起法律糾紛。
對于低軌道衛(wèi)星來說,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軌道位置問題,但是頻率資源的問題卻是相當重要。一個星座用某一個頻段的無線電波徹底覆蓋了地球上空,那么就意味著所有其他的衛(wèi)星通信都有可能和它發(fā)生干擾。一網星座采取了復雜的方式來避免干擾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且這套方案在世界無線電大會上也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同意,這就意味著他所擁有的軌道和頻率資源是相當有價值的。然而把頻率資源和星座本身拆開賣是一件有點奇怪的事情。頻率資源和根據這些頻率所設計的衛(wèi)星,就像土地和土地上的房屋一樣不可分割。如果有一個人把頻率資源買走了,那么正在制造的衛(wèi)星,甚至于包括太空中已經飛行的衛(wèi)星就變成了無本之木。軟銀公司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呢?
從出讓股權這個條件來看,軟銀公司似乎還是希望能夠繼續(xù)把這個星座運行下去。出讓頻率資源,再出讓一部分股權,實際上是在為一網尋找新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引入一個新的大股東。實際上,如果一個資本集團買走了一網星座現在所擁有的頻率資源,那么按照商業(yè)化的原則,他也不太可能從頭再去研發(fā)一個星座,因為這需要消耗很長的時間,并且投入巨大的資金。比較理智的方式就是利用自己已經買到手的頻率資源,和軟銀之類的股東開展合作,把一網星座的建設工作繼續(xù)推進下去。從軟銀的角度來說,連頻率資源都肯拱手相讓了,那么這樣的合作誠意是不是很能夠打動人呢?
▲ 格里格·維勒本人
▲ 空客公司即將交付的一網衛(wèi)星
除了頻率資源以外,一網星座所剩下的資產也是相當可觀的,不但已經入軌的70 多顆衛(wèi)星工作基本正常,而且已經建立起來的衛(wèi)星批量化生產工廠也表現出了極高的技術成熟度,最重要的是一網星座的地面用戶終端已經通過了測試,比傳統的衛(wèi)星通信終端技術水平提高了一大截。在格里格·維勒的奔走之下,一網還擁有了一支強大的產品分銷隊伍,其中不但包括傳統的電信運營商,還包括可口可樂公司這樣的跨界運營商。除了普通消費者,一些小規(guī)模的電信運營商還可以用一網星座的鏈路承擔骨干網的業(yè)務,這樣就不需要光纖和鐵塔了。如果有哪個戰(zhàn)略合作伙伴愿意掏錢買下頻率資源,進而成為一網星座的共同持股人,那么這個公司還是可以繼續(xù)推進星座建設計劃的。
▲ 空客公司是一網星座主承包商
▲一網公司的地面關口站已經建好
▲ 一網衛(wèi)星的入軌模式
▲ 用阿里安6 發(fā)射一網衛(wèi)星的想象圖
▲ 震動測試中的一網衛(wèi)星
按照原定計劃,一網公司將在2022 年部署全部衛(wèi)星,開始提供全面服務,那時投資者們就可以看到正向現金流了。其實低軌道星座并不需要完全把衛(wèi)星部署完,根據計算,一網星座只要部署300顆衛(wèi)星就能提供全球服務,只不過網速慢一點而已。
現在簡單說一說一網公司的具體想法。一網星座的股東們并不都是出了大錢的,也有一些股東只出了比較少的資本。比如高通技術公司出了800萬美元,德勤全球公司出了690 萬美元,休斯網絡系統公司出了540 萬美元,德意志銀行出了520 萬美元,衛(wèi)訊公司出了120 萬美元,諾基亞出了98.8 萬美元,洛克威爾柯林斯公司出了59.7 萬美元。至于大股東,只有4 家,軟銀占37.41%,空客占8.5%,維勒本人的投資公司占11.94%,高通母公司占15.93%。
一網公司打算借一大筆錢繼續(xù)運行下去。這筆錢的數量大約是7500 萬到3億美元。軟銀公司原則上同意提供這筆借款——注意是借款不是投資——先給1000 萬,另外6500 萬要等到一網公司出售頻率資源的工作有所進展再議。如果在5 月11 日之前,一網公司能夠拿到至少一份頻率資源買家的意向書,各方債主就會再向它借出1500 萬美元。在6 月12 日之前,如果能達成正式的頻率收購協議,各方債主會再借出2500萬美元。如果在6 月22 日之前能完成頻率出售的正式手續(xù),債主們就會提供最后的2500 萬美元。這筆錢可以讓一網公司運行到7 月13 日。至于3 億美元這個數字,是因為軟銀公司還同意,在某些條件下可以再借給一網公司2.25億美元。如果這筆錢能支撐它扛過疫情,一網公司還有起死回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