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的時候我們就說,當時的榮耀30S并非榮耀數(shù)字系列機型的扛鼎之作,其市場意義更多側重在走量方面。誠然,它的優(yōu)先面市有著很明晰的戰(zhàn)術價值在其中,但這種戰(zhàn)術價值并不是一句“為了給麒麟820首發(fā)背書”所能簡單概括的。實際上,現(xiàn)在血統(tǒng)更加純正的榮耀30系列的發(fā)布,也有麒麟985首發(fā)的賣點加成,可那同樣不是榮耀30系列的全部價值。要知道,面對瞬息萬變的紅海市場,半個月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比如搞清楚友商的打法,比如準確獲知成熟化5G市場對于大眾的真實營銷趨向影響,還比如給榮耀V30系列再留出一些市場深探的時間
眼前,四月過半,整個2020年上半年的戰(zhàn)局基本面業(yè)大致脈絡清晰了。在“先頭部隊”榮耀30S一探虛實之后,“主力部隊”榮耀30系列終于抵達戰(zhàn)場,這一招玩得很妙,妙在時機把握精確,之前并不多見,很有“高人指點”的意味。顯然,由于主要競品招式已定,榮耀30系列也破天荒地分為了三個子型號,“保持風格”的意味非常明顯。同時,它還加入了熱點十足的全新主攝系統(tǒng),并很聰明地把麒麟985平臺也順勢推出,云淡風輕地就用兩套殺招給“春季戰(zhàn)役”畫下了濃墨重彩,精準的市場定位很有“榮耀格調”。
首發(fā)麒麟新款次旗艦平臺
客觀來說,榮耀30系列這次最大賣點還是在于影像配置。但是,基于“圍觀新奇”的考慮,我們先聊處理器平臺。
正如,之前我們聊過榮耀為什么要用配置麒麟820的榮耀305打頭陣。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榮耀在5G旗艦機市場依然有V30系列做支撐,如果當時發(fā)布同樣是麒麟990 5G芯片的榮耀30系列,并不是一個合理的策略”。半個月后我們再回頭來看這個分析,發(fā)現(xiàn)漏掉了一個關鍵要素;麒麟的2020年新處理器平臺不止麒麟820……
由于對情況了解得不夠透徹,忽略了麒麟985平臺的存在,造成了我們之前推定榮耀30系列機型的偏差。如今看來,這小半年榮耀已經(jīng)推出的5G機型里,竟然把麒麟兩款新品的首發(fā)權都拿完了,也是一件趣事。
從命名的規(guī)范來看,7nm工藝的麒麟985定位當然略低于麒麟990,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麒麟990是分為集成和不集成5G基帶兩個版本的,比如之前榮耀V30就是通過麒麟990并外掛巴龍5000基帶實現(xiàn)的5G雙模,而榮耀V30 Pro則是搭載了麒麟990 5G版。
此次榮耀30標準版首發(fā)的麒麟985芯片則完全是一款5G SOC,只是其基帶和芯片性能會略微弱于麒麟990 5G版。這個結論,不看參數(shù),從產(chǎn)品規(guī)劃可知一一榮耀30 Pro和榮耀30 Pro+搭載華Mate30 Pro 5G同款麒麟990 5G,而榮耀30標準版才是扮演首發(fā)麒麟985的正選角色。
作為麒麟第三款內置5G基帶的處理器,麒麟985由一顆大核A76( 2.58Hz)、3顆中核A76(2.4GHz)、4顆A55 (4.84Hz)架構組成,擁有雙核達芬奇NPU。在AI Benchmark的排行榜中,麒麟985,以50926分的成績排名第三,僅次于麒麟990 5G和天璣1000,是全球最“聰明”的芯片之一。
在我們讀者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不少人質疑麒麟985的市場意義,其實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把它放到具體機型規(guī)劃上來看,而不是單純討論“技術參數(shù)”。比如,到2020年下半年,麒麟820負責千元級5G機型,比如榮耀10X這樣的機器;麒麟985還可以盯住3000元以內的市場,麒麟990系列甚至后續(xù)更強的系列則專心搭配華為和榮耀的當家旗艦機上(麒麟985的成本可_以下探到更低,安安心心換跟友商們在下半年拼性價比)。要知道,麒麟8系列在站穩(wěn)中端市場的同時,麒麟9系列的重心會在中高端市場進行戰(zhàn)線鞏固,為后續(xù)的麒麟10XX系列留出繼續(xù)上揚的空間(在延續(xù)公模設計的基礎上,位更高的版本的麒麟進行架構“魔改”優(yōu)化,才能爭取在性能上不落后同時代高通8系處理器)??傊痪湓?,麒麟985的意義不是“承上啟下”,而是為了讓華為與榮耀“手里多一把刀”。
扯遠了,話題收回來。至于更為強勁麒麟990 5G處理器平臺,我們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這里不再多作介紹??梢哉f,依托于華為自研達芬奇架構NPU,麒麟990平臺的NPU雙大核+NPU微核計算架構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充滿了競爭力,也足以匹配華為與榮耀的各款旗艦機型之運算要求。之前我們在聊榮耀V30 Pro的時候就說過,麒麟990 SG的NPU大核展現(xiàn)卓越性能與能效,微核NPU實現(xiàn)超低功耗。因此,在權威測評機構ETH AI-Benchmark的手機AI能力測評中,麒麟990 5G的AI性能綜合跑分為52403,遠高于驍龍865的27058分。應該是基于全力征戰(zhàn)2020年SG市場的原因,榮耀30 Pro+還準備了12GB RAM的版本。雖然競品已經(jīng)有多款此類配置,但對榮耀而言的確也算“又是第一次”。
當然,為了配合麒麟990 SG的持續(xù)穩(wěn)定工作,榮耀30 Pro和30Pro+搭載了VC液冷散熱系統(tǒng),VC面積達到1681平方毫米。綜合對比今年發(fā)布的各家旗艦來看,這塊VC散熱板的面積較大,足見誠意。
除了VC,榮耀30 Pro和30 Pro+整機散熱的堆料也十分有誠意。中框和電池蓋、中框和屏幕之間分別放置了大面積的多層石墨,在手機前后形成了良好的熱通路,并針對局部熱點前置攝像頭增加了專門的石墨進行散熱。通過TIM(熱界面材料)將熱源和散熱結構之間的熱阻降低了兩個數(shù)量級,保證了熱源和VC更好的熱接觸。此外,中框還采用了高導熱6系鋁合金,并充分利用屏蔽結構、印制電路板等輔助整機散熱。
通過整機架構優(yōu)化設計,榮耀30 Pro和Pro+散熱競爭力進一步加強,它們還通過機器學習等方法幫助手機實時掌握自身“體溫”和環(huán)境溫度,動態(tài)調整熱管理方案一軟硬結合,時時刻刻矣注用戶的極致熱體驗。
“榮耀迄今為止最強拍照配詈”
我們總說“得拍攝,得天下”。的確,現(xiàn)在沒有哪款機型敢在拍照性能和體驗上有所馬虎,但要做到極致,卻也不容易。之前榮耀V30系列把“Matrix Camera突破性相機矩陣”概念打造得深得人心,隨后定位下探的榮耀30S在主攝配置上也有著自己的新心思。現(xiàn)在,既然真正的“主力部隊”到場,那么榮耀30系列的影像能力自然配得上“自家迄今最強”的定位,“光影之美,一瞬傾心”的Slogan可不是空穴來風。先說榮耀30 Pro+,這是榮耀30系列的代表作,自然在拍攝配置方面有著足夠的亮點。5000萬像素超感光鏡頭(索尼IMX700傳感器,1/1.28英寸大底,Quad Bayer四合一可聚合成2.44um大像素業(yè)界最大單像素尺寸,RYYB超感光濾鏡陣列,全像素八核對焦);50倍灌望式手持超穩(wěn)遠攝鏡頭,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和最高50倍數(shù)字變焦,雙結構OIS光學防抖+AI長焦超級防抖,AI長焦畫質增強算法;1600萬超廣角鏡頭……這套配置的主角,自然是IMX700 。雖然之前我們已經(jīng)聊過,但既然IMX700是現(xiàn)在移動影像界的“網(wǎng)紅”,我們不妨多聊幾次?!暗状笠患墘核廊恕保挥懈蟮膱D像傳感器尺寸,才能放下更多、更大的像素點。IMX700的尺寸達到了1/1.28英寸,在已經(jīng)商用的手機圖像傳感器中,IMX700的面積比面積排在第二位的的三星HM1圖像傳感器大了約8%,在基礎能力上就有先天優(yōu)勢。
M×700的單位像素點尺寸進一步提升,達到了1.22um 。相比IMX600的單像素面積,IMX700約提升了48.8%,相比三星HM1僅0.8um的單像素尺寸,IMX700的面積更是提升了約132.6%。
我們知道,三星HM1采用了9合一技術,能夠將9個像素點合并為一個像素點進行后期處理。合并后,三星HM1的單像素尺寸達到了2.4Hm。IMX700支持四合一技術,像素合并后,單位像素尺寸達到了2.44Hm,大于三星HMl 。此外,三星HM1的9合一技術會給像素帶來損耗,合并的像素越多,像素之間的物理結構損失也會越多,從而影響成像??紤]到這一點,IMX700選擇了像素四合一,損耗更少,成像質量更佳。
至于全像素8核對焦,我們之前聊華為P40系列的時候已經(jīng)介紹過了,這里不再過多著墨。
由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用戶都對手機美觀輕薄有所追求,故而潛望式攝像頭成為在滿足各種苛刻設計要求下還保證攝影實力的關鍵要素,能夠大幅增加焦距、彌補傳統(tǒng)設計光學變焦的不足。從發(fā)布之前的宣傳中,我們看到榮耀30系列拍攝的超級月亮樣張,在畫質、細節(jié)和進光量等方面部表現(xiàn)十分出色。
而這一切,得益于榮耀30系列引入了新一代潛望棱鏡光學超長焦。這次榮耀30全系搭載50倍潛望式手持超穩(wěn)遠攝系統(tǒng)(5倍光學變焦模組),在我們看來屬于一個非常值得書寫的賣點。
從技術上看,感光元件垂直放置在手機內,鏡組的光學軸線與機身平行,入射光線經(jīng)由光學三棱鏡發(fā)生90°轉折,折射進鏡組和感光元件。榮耀30系列將超級變焦鏡頭橫置在機身內,厚度不再是鏡頭高度的瓶頸,可實現(xiàn)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和最高50倍數(shù)字變焦。
潛望式變焦鏡頭引入雙結構OIS光學防抖,搭配AF驅動馬達,能夠保證變焦拍攝效果更穩(wěn)定,畫面更清晰。普通的灌望式長焦鏡頭-其OIS-X和OIS-Y均在棱鏡馬達里實現(xiàn),在拍照時會有像旋問題:當潛望式光學系統(tǒng)中反射鏡轉動時,影像會在視場中旋轉,影響觀瞄。而榮耀30系列則分別在棱鏡和鏡頭兩個元器件都搭載了OIS光學防抖技術,相比普通灌望式長焦的防抖設計而言,能回避像旋現(xiàn)象,獲得更好的防抖效果。
我們知道,手機在實際拍攝視頻或者預覽時-攝像頭會隨著機身一起運動,這種運動導致了攝像頭所捕捉的畫面幀間差異很大,視覺上畫面抖動十分劇烈。這種情況在高倍變焦拍攝中就更加明顯了,因為高倍情況下最小的動作也會被放大。榮耀30系列搭載的AI長焦超級防抖算法,能夠通過傳感器估計手機的位姿,進而得到圖像的幀間變化情況。同時,長焦拍照的另一個痛點在于取景。相比肉眼所見,在高倍數(shù)變焦拍攝時,手機屏幕中呈現(xiàn)的視角極窄,拍攝者往往很難判斷鏡頭視野和目標拍攝物的差距。榮耀30系列在取景上做了優(yōu)化,引入了雙通道取景技術。在進行15倍以上的長焦拍攝時,取景界面會切換到雙通道模式,出現(xiàn)長焦畫中畫,幫助拍攝者實時了解長焦鏡頭的取景與目標拍攝物體的差距,瞬間找到目標。
在軟件匹配方面,榮耀30 Pro+搭載的AI RAW超級人像引擎,就是一套針對RAW格式圖像進行的算法體系。在傳感器生成RAW圖之后,RAW圖會被傳輸?shù)谨梓?90 5G芯片的NPU中,由NPU強大的AI算法能力,對RAW圖進行算法處理。由于圖像此時仍然是RAW格式,信息丟失很少,算法處理起來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經(jīng)過NPU的RAW域算法處理之后,RAW圖再傳輸?shù)叫酒腎SP中,進行下一步處理。榮耀的RAW域算法,覆蓋了細節(jié)、色彩、亮度和動態(tài)范圍四個方面。
再聊幾句題外話。相對榮耀30 Pro+來說,榮耀30和榮耀30 Pro的影像配置好像有些“平淡”,兩年前的IMX600主攝似乎讓人感覺缺乏“炫耀的亮點”,甚至人覺得IMX600已經(jīng)過時了。很遺憾,這個認知并不準確,甚至有些無知且無聊。
簡單來說,華為系獨占定制的IMX600即便到今日也是一塊牛氣十足的大底。作為之前讓華為P20 Pro“一炮成名“的傳感器,IMX600調校非常到位-這兩年的磨礪也愈加成熟。之前在榮耀V30系列上已經(jīng)再一次證明了其實力,1/1.7英寸型超感光傳感器、RYYB全新色彩濾鏡陣列設計、重塑三原色、進光量提升40%……這都是值得繼續(xù)夸耀的要素。換句話說,IMX600的綜合性能均衡且強悍,其生命周期會很長,盲目地用“代差”來混淆輿論,是非理性的。如果一定要說代差的話,IM×700的確強于IMX600,但它們之間的傳承,并沒有諸如IMX586和IMX686的糾葛。
所以,榮耀30和榮耀30 Pro在影像性能上的確弱于榮耀30 Pro+,但也僅此而已。如果要我們定結論,IMX600依然配得起一臺非常強的“能打電話的相機”,與直接竟品相比,自信仍強。
對了,在前置影像組件方面,榮耀30 Pro和榮耀30 Pro+的前置攝像頭搭載了一枚3200萬高清主攝和一枚800萬超廣角鏡頭,支持自動補光,擁有一流的色彩表現(xiàn)-能夠拍出漂亮悅目的膚色。榮耀30標準版則是3200萬像素單鏡頭配置。
“最美的榮耀”的底氣
在發(fā)布之前的預熱宣傳中,榮耀30系列被稱為“迄今為止最美的榮耀機型”,何種基于HONOR美學設計的自信,還是要有些底氣才能說出口的。作為榮耀手機家族的潮流先鋒,榮耀30系列延續(xù)TechChic科技美學的探索惰神,以極富個性的設計理念,為新一代潮流青年帶來獨一無二的美學表達。我們認為,榮耀30系列又一次經(jīng)歷了“光的旅程”?;蛘哒f,它重構了榮耀的設計語言,勾勒見所未見的光影之美。
第一印象就是,榮耀30 Pro+與30 Pro的背面3D曲面玻璃與正面超曲屏幕弧面對稱,兩者相會于采用掐絲工藝精致造制的1.3mm極窄中框,曼妙的曲線與纖細的直線相交,造就了并不多見的溫潤手感。
記得之前我們在體驗榮耀20系列的時候,有過一個提法:過于圓潤的R角會顯得太過親和,一個太小的R角又會顯得過于刻板。這次榮耀的設計師顯然認真考慮過榮耀30系列輪廓的R角大小,平衡點找得很精準,富有態(tài)度而不刻板。而在頂部、底部邊框的處理上,榮耀30系列采用了流線橢圓式的淺凹面設計,邊框微微凹下,極富細節(jié)表現(xiàn),體現(xiàn)律動之美。
具體來說,榮耀30系列的楔形設計從頂部到底部,輕薄的關鍵詞不是唯一,整體手感的考慮更加系統(tǒng)化。榮耀30 Pro+和榮耀30 Pro的機身最薄處為8.38mm,整體分別約重190g和186g;榮耀30的機身最薄處為8.lmm,約重185g,在5G手機中而言,格外輕巧而且,由于榮耀30 Pro+搭載了70°飛瀑屏,中框僅為1.3mm,電源鍵和音量鍵位于中框的下側,被一道優(yōu)雅弧線包圍。 機身背面,又是熟悉的味道。之前,榮耀V30系列在行業(yè)率先采用了矩陣相機設計,榮耀30系列再次沿用,并賦予了更為精致的設計巧思。在矩陣相機設計的基礎上,榮耀30系列利用銀色紋理將相機框一分為二,瞬間秩序井然:右邊添加紋理鍍膜,富有層次感;絲印文字也進行高亮處理,以更高規(guī)格的視覺表達,呈現(xiàn)更具專業(yè)水準的相機性能。
有趣的是,在潛望式鏡頭的斜面上,設計師特別添加了多層圓角矩形紋理,深邃的層次感強化了出色的灌望效果。激光對焦模組與其他鏡頭一樣采用多層圓形紋理處理,與閃光燈遙相呼應,矩形框中更顯均衡(“幻夜黑”與“綠野仙蹤”顏色版本上,凸起的矩陣相機被一圈金色的金屬材質包圍,更顯優(yōu)雅輕奢)。前面我們說,年輕人閃耀的每一種光-都飽含著無限的可能性與豐富的情緒,或童真、或張揚、再或優(yōu)雅。榮耀30系列共有5款顏色:幻夜黑、綠野仙蹤、流光幻鏡、鈦空銀(AG磨砂工藝)、霓影紫05種光影變幻,共同成就了一場完整的光之旅程(榮耀30 Pro+為幻夜黑、鈦空銀、綠野仙蹤三款配色)。
尤其是在鈦空銀和霓影紫兩款顏色上,首次采用大膽自信的符號化表達,將代表榮耀精神的HONOR LOGO,醒目地排列在矩陣相機的延長線上,辨識度非常高,年輕化的質感表達也非常強烈。
視覺規(guī)矩,自有新定義
之前榮耀305傳承了榮耀在全面屏上的創(chuàng)新技術與基因,采用了單孔的“魅眼全面屏”的屏幕設計,榮耀30標準版也保持了這個方案,只是把LCD屏換為了OLED,以此保證屏下指紋配置的實現(xiàn)。至于榮耀30 Pro和Pro+則另辟蹊徑,變化更大。
我們常說,直線往往棱角分明,曲線則能帶來更多的柔美氣質榮耀的設計團隊為榮耀30 Pro和30 Pro+定制了一面6.57英寸超曲OLED屏幕,屏幕如飛流瀑布般從正面延伸至手機中框正面看去,視野仿佛沒有邊界。設計師嘗試了從650到750的不同曲率以及2.9mm到3.6mm的CG落差(玻璃表面到中框垂直距離)經(jīng)過多次測試發(fā)現(xiàn),在70度曲率、3.6mm CG落差的時候,手機呈現(xiàn)出的握持感最為舒適、可以說,70°曲率是兼顧姜感與握感的“黃金曲率”。此外,70°的黃金曲率也極大地避免了屏幕邊緣誤觸的問題。通過對場景、握姿的識別,手機可以動態(tài)調整防誤觸區(qū)域,從而智能識別有效操作和誤觸操作。
于是,榮耀30 Pro+的70°超曲OLED飛瀑屏就這么選定了,并提供了90Hz刷新率和180Hz采樣率的支持。
另外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學習海量用戶的實際抓握數(shù)據(jù),榮耀30Pro+和榮耀30 Pro的飛瀑屏幕能夠有效降低誤觸現(xiàn)象。工程師通過圖像識別算法對用戶的海量抓握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并按照不同場景,如游戲、打字、影音等,針對性地設計誤觸改良方案,有效避免了超曲屏的誤觸問題。
同時,榮耀30系列全系支持電影級調色。得益于麒麟芯片的強大算力,利用GMP算法,榮耀30系列能夠實現(xiàn)色域空間的轉換,從而根據(jù)用戶喜好的顏色風格進行定向圖像處理(目前僅支持華為初頻APP) 。
針對調光,榮耀30系列做了全局調校,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護眼調光體驗。榮耀30 Pro和榮耀30 Pro+率先在AMOLED屏上通過算法將硬件的4096級調光優(yōu)化為萬階調光,提升了亮度變化過程中的平滑度。針對不同時段,調光方式還能自動改變。榮耀30 Pro和榮耀30 Pro+增加了“白天/黑夜”這一屏幕亮度調節(jié)的判斷條件,優(yōu)化夜晚光線顯示,避免在夜間調光時的刺眼痛點,調光更護眼。暗光環(huán)境下,屏幕的顯示亮度較低,這種情況下往往容易造成眼球疲勞。榮耀30 Pro+使用超頻護眼調光,在低亮光的環(huán)境下使用高頻的PWM調光方式。在暗光環(huán)境下-榮耀30 Pro+產(chǎn)品能夠將亮度刷新率提高到1440Hz(90Hz場景下)或960Hz(60Hz場景下),從而減少用眼疲勞。對了,榮耀30 Pro+已獲得首個菜茵全局護眼1.1版本的認證。
關于充電,也關于更多細節(jié)
一款手機,深究細節(jié)才更能持久地贏得受眾的喜愛,這毋庸置疑。很多機型發(fā)布之時只談賣點的營銷方式(當然這也很正常),很容易造成開售之后被消費者吐槽那些“未知之處”的不足。前不久的榮耀30S,在細節(jié)上的考慮已經(jīng)務求周全了,現(xiàn)在榮耀30系列必然更加用心。
首先還是聊大眾最關心的充電問題。和之前榮耀305一樣,榮耀30系列三款機型這次也都采用了一塊4000mAH的電池,并支持菜茵認證的40W超級快充方案(搭載了創(chuàng)新的電荷泵技術),這符合當前的消費者心理。從技術上講,電荷泵技術是一種DC-DC(直流到直流)轉換器,利用電容作為儲能單元進行電壓變換,其轉換效率可以從普通充電IC芯片的89%提升到98%左右,同時還可以使電壓減半的同時電流倍增。利用電荷泵,榮耀30系列的40W超級快充充電器將10V/4A的輸出電壓、電流通過USB Type-C接口送進手機,再由手機內部的電荷泵將電芯的充電電壓降到SV,同時還將充電電流從4A提升到8A,最終在手機內部營造出了一個SV/8A低壓大電流的充電環(huán)境。在測試中我們發(fā)現(xiàn),榮耀30系列最快30分鐘充到70%。作為加分項目,榮耀30 Pro+還額外支持27W無線閃充,半小時能達成超過50%的充電量。
其次,基于Android 10的Magic UI 3.1是這次榮耀30系列的“軟靈魂”,在前不久的榮耀305身上我們就有著非常好的體驗。實際上在此之前,榮耀就強調過,Magic UI 3.X系統(tǒng)的精髓就在于追求性能穩(wěn)定提升的流暢體驗,拒絕時快時慢,使用戶高性能體驗更佳流暢暢快-我們在之前聊榮耀V30系列時也詳細聊過。這里的細節(jié)體驗很多,就不逐一描過了。我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深色模式(Dark mode),它采用優(yōu)化后的前景與深色背景的對比度,并優(yōu)化文字、系統(tǒng)圖標、控件的顏色,以確保深色模式與淺色模式間切換時,視覺感受仍和諧一致,使得閱讀在不同環(huán)境下保持最佳舒適度。而且,Magic UI3.1引入了微立體AOD,通過將數(shù)字和圖片拆分圖層,為用戶呈現(xiàn)出立體的AOD顯示效果。并且,榮耀30系列也支持通過色溫、亮度和灰度控制開啟電子書模式。在電子書模式下,手機屏幕的顯示轉為類似電子書的墨水屏黑白效果,讓閱讀變得更加舒適悅目,舒緩眼疲勞。這其實也—直是榮耀機型的拿手好戲,之前多款機型我們均有體會。
另外,榮耀30 Pro和Pro+均搭載全頻段大振幅雙揚聲器,搭配Histen智能音效,還可以實現(xiàn)游戲聽聲辨位。不過榮耀30還是單揚聲器的配置。
網(wǎng)絡技術立身之本
在別的方面,各家友商還有商榷爭論的空間,但聊到網(wǎng)絡技術,華為體系的技術底蘊那就真是當仁不讓。作為5G和Wi- Fi6的技術前端廠商,華為為Wi-Fi 6標準提交了281項技術提案。為給用戶帶來更快網(wǎng)絡體驗,華為在Wi- Fi6的基礎上,端到端自研WiFi6+芯片;麥霄650(用于華為和榮耀的路由器),而麒麟W650則用于華為和榮耀的手機等終端0160MHz大頻寬和動態(tài)窄頻寬技術所營造的Wi- Fi6+全新體驗,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近距離速度快一倍,遠距離多穿一堵墻的效果。
所以,除了全系支持5G雙模6頻全覆蓋之外,這次榮耀30 Pro的兩款機型也搭載自家的麒麟W650,UWi-Fi 6+的技術實現(xiàn)最高空口速率2.4Gbps,滿足多場景下的高速接入。
我們知道,端到端支持160MHz超大頻寬,理論速度兩倍于80MHz頻寬,通過芯片協(xié)同加速,實際速度遠高于其他手機。在連接SGB頻段下,實際下載速率可超過lGbps。 通過芯片級協(xié)同,路由和手機等終端設備可穩(wěn)定工作在窄頻寬模式,大幅提升手機等終端側的功率譜密度( PSD),最大可提升6dB,解決遠距離手機假信號的痛點,大幅提升信號質量,實現(xiàn)多穿一堵墻的效果。簡單來說,近距離速度快一倍,遠距離多穿一堵墻。
實際上,榮耀30 Pro+、榮耀30 Pro與榮耀路由器配合實現(xiàn)自主雙Wi-Fi技術,針對游戲場景景重要的網(wǎng)絡穩(wěn)定性(時延越低越流暢)需求進行優(yōu)化。通過手機的雙MIMO天線系統(tǒng),2.4G和5G雙通道與路由同時連接和進行數(shù)據(jù)傳輸,在路由器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當小環(huán)境中某個通道有干擾時延變高時,另一路通道的數(shù)據(jù)時延依然正常,則會在低時延通道數(shù)據(jù)到達路由器時進行傳輸:為游戲提供雙保險,保證始終在時延最低的狀態(tài),讓網(wǎng)絡時延不再成為游戲的痛點
略微遺憾的是,榮耀30還是只支持Wi-Fi 5,從側面來說也印證了一件事;麒麟W650配合的Wi-Fi 6+,成本不低。
與此同時,榮耀30系列全系支持5G 4天線SRS天選方案。從官方技術指標來看,在4天線SRS天選方案中-手機在4個天線上輪流發(fā)射SRS信號,明顯優(yōu)于雙天線SRS方案。四天線SRS天選能夠和基站配合得更加密切,讓5G Massive MIMO的價值可以發(fā)揮到最大。
最后,依舊是基于“技術流派”的傳統(tǒng),榮耀30全系支持領先的雙卡雙VoLTE體驗,雙卡雙VoLTE的好處就是,當你用著5G玩游戲時,另外一張卡還能通過VoLTE正常通話;或者你用一張卡打VoLTE電話,另外一張卡VoLTE電話也能打進來,從而避免漏接電話。工程師點評
實事求是地講,2999元的起步價讓“用力過猛”的榮耀30系列開創(chuàng)了榮耀數(shù)字系列旗艦的多項記錄,這些記錄各位可以理解成是技術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但我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榮耀在5G時代全面布局的一種階段性姿態(tài)的總結。拉開這小半年來的時間軸線,不難發(fā)現(xiàn),榮耀的用V30系列和30系列構筑了完整的戰(zhàn)陣,消費群指向性明確且留有足夠縱深(用戶覆蓋面)。同時,榮耀已經(jīng)完全對目前所有5G移動終端技術的呈現(xiàn),從影像組件、處理能力、網(wǎng)絡性能、屏幕表現(xiàn)、系統(tǒng)格局等方面,無一遺漏地向大眾闡明了這套榮耀“5G戰(zhàn)陣”的戰(zhàn)斗力。
所以,一句話概括:榮耀30系列的出現(xiàn),是“主力部隊抵達戰(zhàn)場”的戰(zhàn)術性姿態(tài),更是榮耀2020年下半年應對更殘酷廝殺的戰(zhàn)略性支點。對于用戶來說,“一瞬傾心”的榮耀30系列(尤其是榮耀30 Pro+)真正吸引人的地方絕不僅僅是漂亮的外觀那么“膚淺”,也不單純是一種“用最實惠的方式頂級影像技術”的選擇。毫無疑問,榮耀30 Pro+算是榮耀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話題熱度和市場熱度都會持續(xù)很長時間。直言不諱地講,榮耀30Pro+可以被理解成華為P40 Pro的“僚機”,甚至由于前者的均衡性做得十分到位,我們有些擔心它4999元的定價會不會“誤傷友軍”。當然,對于榮耀的消費者而言,這是一件好事,而對于整個華為和榮耀的產(chǎn)品體系而言,也是一種趨于成熟且戰(zhàn)力十足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