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可是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同學被“矯枉過正”——有時候明明不是自己的錯,卻總覺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夠好;即使對方已經十分冷漠,也會主動“倒貼”;看到別人面露慍色,也會反思是不是自己笑得不夠標準……為了獲得認可,我們嘗試著討好別人,可總事與愿違。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不是你不夠好,也許是你身體里的“討好型人格”在作祟!
我最大的錯,
就是讓你感到失望
Q1:你的“討好型人格”在生活中具體有哪些表現?
楊宇淼:就是他們口中的“老好人”。因為我是班級里的勞(清)動(潔)委(阿)員(姨),有人把教室弄臟了會說:“沒關系,反正楊宇淼來處理?!卑嘀魅我渤3T诮淌议T口探出頭:“宇淼,明天教育局有領導來檢查,今天放學你組織同學們把教室打掃一下?!毙Φ脺赝褓t淑,很是反常。這些也算是我的分內職責,可是我不明白為什么同學發(fā)燒要人陪去校醫(yī)院、某人腳扭傷需要帶餐來教室、寢室里沒熱水要報告生活老師……他們都會找到我,而我都不會拒絕。但很奇怪的是我只在學校這樣,回到家我又成為敢表達真實情緒的自己。
Q2:其實我聽出來有些是你不想做的,為什么沒有拒絕?
楊宇淼:我害怕他們不喜歡我,也不想讓他們失望。受不了看到別人不開心的臉。當“老好人”有個好處是人緣挺好的,但是也會有人說看不到我的情緒,因為整天都是笑嘻嘻。他們不知道我其實有時也會生氣,并且也有情緒很低沉的時候。所以我還是在漸漸改變自己。
Q3:為了改變現狀,你是怎么做的?
楊宇淼:硬著頭皮說“不”,或者是學會不Care。但其實蠻難的,你也知道人在江湖,難免會身不由己……但是當我說出那個No還是很爽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又叫我借點錢(已經很多次沒還了),我直接說:“你先把前幾次的還了吧?!蔽铱吹剿康煽诖舻谋砬椋南胨赡苡X得這是兔子急了要咬人,實際上我沒有那么小白,誰心里還沒個賬本,哈哈哈。
Q4:你不怕摘掉“老好人”的帽子后別人不喜歡你了嗎?
楊宇淼:如果可以自在而為,誰想當“老好人”?我當然希望別人欣賞我是因為我很特別,而不是我很NiCe。我只是覺得既然“老好人”不是真實的我,那我就把這個標簽拋開好了。學會表達自己情緒就已經是很大的進步,當然我也很欣賞“骨子里的老好人”,但那不是我。
對不起,我不是圣人
沒有銅墻鐵壁,亦非無堅不摧
Q1:什么是“討好型人格”,這種人格類型有什么特點呢?
陳逸群:有一部分人的人格特質里,“不喜歡沖突、愿意讓步”占了非常大一部分。這些人常被稱為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他們經常覺得自己太過遷就他人、難以堅持自己的主張,常常為了避免矛盾而迎合他人,從而模糊了自己的底線,卻發(fā)現自己的付出并不一定能夠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們也會擔心自己對他人的拒絕會造成與他人關系的破裂,因此常常感到壓抑和不適。
比起稱呼“討好型人格”,其實我更愿意稱呼他們?yōu)椤昂湍佬汀比烁?。因為,雖然這部分人會有過分遷就他人和回避矛盾的“缺點”,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這部分人從本質上來說,通常都是善良、思慮周全的,他們對他人的需求敏感而熱情,樂于助人、善于安慰,是人群中非常優(yōu)秀的傾聽者。這都是人性上無比優(yōu)異的品質。
Q2:假如身邊有“和睦型”的朋友,他們希望我們怎樣對待他們呢?
陳逸群:如果你的周圍就有這樣耐心傾聽、包容你缺點和提供無私幫助的“和睦型”人格朋友,記得不要將他們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因為友情是需要雙方共同維護的,單方面的索取或付出往往會造成友誼天平的失衡。在日常相處中,盡量不要一味地提出過分的和讓他們感到不適的要求,而要多體諒他們的付出、多詢問他們的需求。并且,記得要多多表達自己對他們的贊同和喜愛,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意義的,感受到自己是特別的存在。
Q3:假如自己是“和睦型”人格,怎樣與人相處才能避免透支自己呢?
陳逸群:不妨先試著理解自己,明確哪些事情是自己喜歡的,而哪些事情是讓自己感受到巨大壓力的。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和身邊的朋友表達自己的喜好,幫助身邊的人也理解自己的需求;對于感受到巨大壓力的事情,則需要我們鼓起勇氣,表達自己的不適。就像楊同學在采訪中說到的,友善待人并不等于要被套上“老好人”的標簽予取予求,在必要的時候勇敢說“不”其實也會讓心中的負面情緒得到消解,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另外,假如在你表達“不”的時候你的伙伴沒能及時理解你,也不要灰心喪氣。你可以試著和他講清楚,自己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需求,不可能做到無時無刻滿足他人的需求;而真正的朋友正是在于相互的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索取。
總結時間
懂得拒絕,學會說“不”,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我們的價值體現,并非完全要通過他人的認可,更關鍵的,還是需要自己對自己的認可。因為每個人都有差異,我們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認可。努力成就自己的價值,先學會肯定自己。如果,你身邊有“和睦型”人格的朋友,不妨試著對他們給予肯定,贊美他人也是一種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