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徐庭芳 南方周末實習生 周悅遙發(fā)自上海
蘭蔻曾是麗人麗妝的第一大客戶。圖為2020年6月上海商場內的蘭蔻專柜。IC?photo ?圖
★麗人麗妝是阿里較早投資的生態(tài)圈企業(yè)之一,這使其搭上阿里的“專車”,卻也患上“阿里依賴癥”。
近年來麗人麗妝給電商平臺的廣告推廣費增長最快。2016-2018年,公司向阿里巴巴集團支付的費用分別為1.75億元、2.48億元、3.74億元。
隨著直播等新營銷方式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品牌正嘗試從代運營商手里搶回線上運營權。
2020年5月25日,天貓6·18預售第一天,凌晨3點18分,“淘寶帶貨女王”薇婭又打破了自己的紀錄:單鏈接銷售額過億。
這條鏈接背后的產品來自韓國高端護膚品牌“The History of Whoo(后)”,但真正促成這場交易的是上海麗人麗妝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麗人)。
麗人成立于2007年,是國內最大的電商代運營企業(yè)。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yè)收入達到16.57億元,旗下主要代運營品牌有76個。當前電商代運營早已不僅是網上開店那么簡單,除了幫品牌在網上設立旗艦店,廣告投放、推廣運營、倉儲物流、客戶后續(xù)等都是代理運營公司的工作。
業(yè)內形容麗人是全球最大的化妝品虛擬柜,因為它代理運營的品牌囊括了蘭蔻、歐萊雅、寶潔、聯(lián)合利華、資生堂等眾多國際知名個護化妝品品牌。還有人稱它是隱形冠軍,因為創(chuàng)始人黃韜和公司都相當?shù)驼{,最近一次出風頭還是2016年4月以2200萬元天價拍得網紅Papi醬的單條視頻廣告。
2020年6月4日,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網站公告顯示,上海麗人麗妝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首發(fā))獲通過。麗人麗妝在三闖IPO后終于成功了。
據(jù)歐睿國際的測算,2013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預計2020年美妝和個人護理類零售額將超過4600億元。其中,電商平臺的銷售渠道逐漸成為支柱。
麗人麗妝借助淘寶而生,伴隨著天貓的壯大而獲得上市體量,但目前,也面臨被時代甩在身后的威脅。
夫妻老婆店
創(chuàng)始人黃韜1998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yè),2002年創(chuàng)辦了一家無線營銷企業(yè),4年后患病暫停創(chuàng)業(yè)。
為了能同時照顧患病的丈夫和兩歲的兒子,全職在家的妻子決定開一家網店,做兒童服裝生意,很快成為最早一批皇冠店。
據(jù)二人后來向媒體回憶,那是淘寶賣家的“黃金時代”,全國各地涌現(xiàn)出無數(shù)和他們一樣的夫妻小店,做的都是小生意,也多由夫婦二人擔任店小二,一個負責進貨,一個盯著電腦。
服裝店的利潤率雖高,退貨率也極高,于是黃韜想到了代理品牌、做標準化產品。經過一番市場調研,黃韜拿到了“相宜本草”這個國貨化妝品品牌的代理權。
也在這一年,淘寶的零售額突破了400億元,這年年底淘寶開始劃分商城和集市,前者正是天貓商城的前身。
“當時國際一線化妝品品牌基本沒有做電商的,國內品牌愿意把代理(銷售)權給個人的也不多?!必惗髯稍兇笾腥A區(qū)兼并購業(yè)務主席周浩向南方周末記者說,只有拿到了官方品牌授權,店鋪才能進駐商城。
2007年,麗人麗妝正式成立,相宜本草成為公司的經營主線。
當年,相宜本草成為天貓國貨化妝品牌銷售額的第一名。但此時的麗人麗妝也只是相宜本草眾多渠道商中的一員。黃韜的下一步是獲取獨家經營權,提前買斷部分貨品。在這一模式下,之后的銷售、運輸都是由麗人麗妝完成,商品價格也遵循品牌的全國統(tǒng)一定價,不會降價銷售,這雖會給麗人麗妝帶來“滯銷”風險,一旦產品賣不出去,公司虧損嚴重,但可以集中市場的貨源,快速吸引客戶。
到了2008年,相宜本草在淘寶上除了商城旗艦店(后天貓官方旗艦店)外,另只有兩家C店。周浩解釋,C店是指toC(針對個人)模式的店鋪,由個人經營,這些店鋪會代理一個或者多個品牌,也是早期假貨的“重災區(qū)”。
有了相宜本草的經驗后,黃韜開始擴充品牌數(shù)量,麗人麗妝的規(guī)模也迅速擴大。這引起了資本的注意,2012年4月,麗人麗妝獲阿里巴巴1000萬美元A輪融資,占股約20%。時任阿里資本投資人樓軍在接受采訪時曾形容,在阿里的淘品牌和淘拍檔板塊中,麗人麗妝是他最看好的企業(yè)。
同一時期,國際一線品牌也紛紛開啟電商戰(zhàn)略,那一年被稱作“淘寶開放年”,僅當年淘寶商城就引入了超過4萬個品牌,這給麗人麗妝這樣的代運營公司帶去繁榮,接下多個國際化妝品牌的網店運營工作。
尤其是美寶蓮,根據(jù)IPO報告,2016年由麗人麗妝代運營的美寶蓮官方旗艦店銷售額約為1.57億人民幣,到2018年短短兩年上漲到4.73億元,占當年銷售總額的13.08%,成為麗人麗妝運營的十大品牌店鋪排行榜榜首。
三闖IPO
眼下的IPO,并不是麗人麗妝第一次嘗試叩開上市之門。
2014年8月,公司曾發(fā)生過一起股權轉讓,北京麗人麗妝將持有的麗人麗妝有限公司的79.68%股權轉讓給了黃韜,作價3000萬元,公司在招股書中介紹,這是為籌劃境外上市做準備,到了2015年1月卻不了了之。
2015年年底,公司又開始一輪資本騰挪。11月,先是黃韜將持有的12.23%股權和6.42%股權分別轉讓給了上海麗仁和上海麗秀兩家公司,價格均為2.83元/1元注冊資本,阿里網絡受讓阿里創(chuàng)投持有的20%股權,價格為8.44元/1元注冊資本。
麗人麗妝承認,上海麗仁和上海麗秀的執(zhí)行合伙人均為上海麗承,而上海麗承的控股股東是麗人麗妝的董事、副總經理黃梅。黃梅在2008年至2011年擔任阿里巴巴高級投資經理。
2015年12月,麗人麗妝再度增資并轉讓股權,共計融資6.29億元,前十大股東名單中也出現(xiàn)多家機構投資、私募基金的身影。按此計算黃韜個人已經套現(xiàn)超過1.5億元,相當于公司2016年凈利潤的兩倍。
公司隨即開始了第二輪上市計劃,2016年8月,麗人麗妝沖擊A股主板市場,然而到了2018年1月,“闖關”卻以失敗告終。
這次行動不僅耗費了近一年半的時間,還曝光了公司在財務上的諸多問題。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麗人麗妝營業(yè)收入的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3.91%,凈利潤在這幾年的同步增幅都超過了三位數(shù),2015年更是高達433%。與同行、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壹網壹創(chuàng)(300792.SZ)相比,麗人的營收是其3倍多。
證監(jiān)會質疑,麗人麗妝凈利的大幅提升是否有調節(jié)利潤的暗箱操作,其在2015年的凈利率只有2.7%,2017年的這一數(shù)字就到了6.6%,但公司的重大客戶和業(yè)務結構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據(jù)南方周末記者查詢,也是電商服務運營商的壹網壹創(chuàng)(300792.SZ)在IPO前同樣有類似情況,公司凈利率從2015年的6.97%暴增至2017年的19.6%。
再比如返利問題。證監(jiān)會曾向其質詢,公司利潤很大部分來自品牌方的返利,返利是指麗人麗妝在完成指定業(yè)務量后,品牌給予一定返點,目的是激勵銷售。
“什么情況才可以返、返點多少,都是品牌說了算,代運營公司幾乎沒有什么話語權?!痹温氁患掖笮碗娚踢\營企業(yè)的曉峰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通常情況下,采購規(guī)模越大,品牌方給予的采購價格折扣就越低,返利也越大。
目前麗人麗妝的盈利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電商零售差價(占大頭),二是品牌的返利,前者取決于公司本身的議價能力,后者則是公司實際銷售能力的體現(xiàn)。數(shù)據(jù)顯示,麗人的返利金額一直較高。2016年至2018年的返利結算金額分別為約1.51億元、1.03億元、2.47億元,將近公司當年毛利的三成左右。這意味著,一旦品牌方返利政策變化或者終止合作,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大受影響。
麗人也在招股書中坦言,一旦返利減少或停止,公司對這一隱藏風險尚無有效的解決辦法。
直到2019年4月,麗人再度闖關上市,遞交招股書,計劃公開發(fā)行不超過4010萬股,募資5.86億元。麗人的第三次IPO終于成功,但上述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阿里依賴癥”
麗人麗妝是阿里較早投資的生態(tài)圈企業(yè)之一,黃韜曾向媒體回憶,“我們最早在阿里開年會的時候,就六個人,包括王興、俞永福、唐巖等等,馬總一個飯桌就把我們收羅了。”
股權結構顯示,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黃韜直接持股37.22%,阿里網絡以19.5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大股東。
目前,麗人麗妝主要從事電商零售業(yè)務和品牌營銷運營服務,其中,電商零售業(yè)務占公司營業(yè)收入的比例超過九成。
但麗人似乎也患有“阿里依賴癥”。背靠阿里確實讓麗人走入了“專車道”,麗人的獨立性經營問題一直受到市場多方質疑。
2016年至2018年,麗人的營收分別為20.16億元、34.20億元、36.15億元,其中電商零售收入占營收比重分別達94.86%、92.21%、92.55%。
這意味著,麗人的零售平臺幾乎全部集中在天貓平臺。證監(jiān)會在反饋意見中提出,麗人需要說明與阿里系股東真實關系,關聯(lián)交易的合理性。同時由于公司嚴重依賴天貓平臺,是否影響業(yè)務獨立性。
擔任某券商消費行業(yè)研究員的陳漢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電商與平臺之間的關聯(lián)費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平臺運營費用、廣告推廣費用和物流倉儲費用,“廣告推廣是大頭,一般占到關聯(lián)交易的50%以上,平臺運營可以理解為每年向天貓繳納的‘租金”。
近年來麗人麗妝的以上費用持續(xù)攀升,增長最快的是廣告推廣費,2016-2018年,公司向阿里巴巴集團支付的費用分別為1.75億元、2.48億元、3.74億元。廣告推廣,直接決定了平臺的流量,“首頁能不能出現(xiàn)店鋪名稱、搜索頁面能不能在前排、能不能進同類產品推送,都屬于推廣。”陳漢說。
現(xiàn)實是,每逢雙十一、雙十二等購物節(jié)日,店鋪都會大量購買這類流量,而且流量還在不斷變貴。此外,2016-2018年平臺運營費用逐年上升為8798萬元,1.43億元、1.97億元。倉儲物流則包括了支付給菜鳥供應鏈的費用,2016-2018年這一數(shù)字分別為344.16萬元、4688萬元、8014萬元。
由于采取了買斷部分產品的模式,麗人的壓力主要來自庫存積壓,要保證快速回籠資金,就要研究消費者的具體行為,比如哪些產品的瀏覽量高但是交易低,意味著消費者期待更便宜的價格,公司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其促銷,這些都建立在阿里的大數(shù)據(jù)支撐下。
在黃韜看來,麗人麗妝留在阿里的核心原因正是數(shù)據(jù),“這個模式離開了阿里的數(shù)據(jù)就是不成立的”。不過陳漢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大部分的平臺都能做出相關的數(shù)據(jù)分析,用來減緩店鋪資金和供應鏈的壓力。
流失的大客戶
總體來說,化妝品的銷售渠道主要有四個,KA(大型超市)、百貨專柜、CS(藥妝店)以及電商。
國金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則指出,2014-2018年,超市大賣場占比由30.6%下滑至22.8%,電商渠道由16.1%上升至27.4%,并且已經連續(xù)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更大的市場,對麗人麗妝這樣的電商代運營來說卻是“喜憂參半”。更大的市場意味著更多的客戶,但瞄準這一紅海的不只電商,越來越多的品牌正嘗試從代運營商手里搶回品牌的線上運營權。
麗人麗妝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每年都有新的品牌客戶,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經和近60個品牌達成合作關系,但一些大客戶也在不斷出走。
比如公司2016年和2017年的第一大客戶蘭蔻(2017年占公司銷售收入的16.47%),2018年8月終止合作,主要由于蘭蔻采用了自有網絡零售運營團隊。
再比如美寶蓮,自2019年8月起由授權麗人麗妝運營美寶蓮品牌官方旗艦店,變更為授權公司通過麗人麗妝官方旗艦店銷售美寶蓮產品。
代運營這一經營模式,意味著麗人麗妝對大品牌的變動相對敏感,一旦流失大客戶,且無相應體量的客戶補充,公司的業(yè)績將遭受較大影響。
招股說明書顯示,美寶蓮品牌2018年至2019年1-6月零售收入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3.08%、19.22%,排在麗人麗妝業(yè)務收入的第一位。
僅2019年上半年,公司終止合作的品牌達19個,新增的合作品牌有22個,絕大部分并非國際知名品牌,甚至不屬于個護化妝品。
一個直接影響就是,公司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增長已經減小。
值得一提的是,蘭蔻、美寶蓮同屬巴黎歐萊雅集團,2018年僅美寶蓮、蘭蔻、巴黎歐萊雅三家店鋪就為公司帶來超過20%的銷售收入,是公司沖擊IPO的支撐業(yè)務。不過,如今這三家店鋪的官方運營權先后被歐萊雅集團收回了。
曉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種變化一方面與品牌對電商渠道越來越重視有關,“電商渠道需要全新的人力、物力去經營,原本大型品牌的注意力都在商場和線下,連是不是要開天貓旗艦店都非常謹慎?!?/p>
更重要的是新型營銷手段的崛起,諸如網紅、直播等手段,改變了品牌在電商廣告投放方面的習慣,品牌可以直接找到MCN公司(多頻道網絡公司),或者知名的直播平臺進行投放,這也擠占了代運營公司在廣告投放方面的角色。
“公司發(fā)現(xiàn)找網紅帶貨更直接,自然愿意省下給代運營公司的錢?!?/p>
南方周末記者聯(lián)系麗人麗妝采訪,但因其處于上市靜默期被拒絕。
(應受訪者要求,曉峰、陳漢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