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遼陽遼化醫(yī)院 神經系統(tǒng)影像診斷 (遼寧 遼陽 111003)
曹曉軒 宗素英 白秀艷楊金霞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病變,其發(fā)病突然,病情發(fā)展快速,需行及時治療,否則可能會致殘,甚至致死,而早期診斷是給予其及時治療的前提[1-3]。近年來,磁共振DWI技術在臨床上逐漸得到應用,本研究旨在探討磁共振DWI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價值,過程與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診治的1000例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71例,女性429例,年齡最小61歲,年齡最大80歲,平均(67.47±12.93)歲,患者均伴有不明原因的單眼黑、蒙頭痛以及單側肢體活動受限癥狀,隨來院就診,臨床初步診斷為急性腦梗死,有待進一步確診。本研究中所納入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選取出的1000例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常規(guī)MRI檢查、DWI檢查,使用美國GE1.5T HDxt醫(yī)用磁共振機,配備8通道頭線圈,先對患者顱部進行常規(guī)MRI平掃,掃描序列為液體衰減反轉恢復T1WI序列、液體衰減反轉恢復T2WI序列,層厚為8.0mm,層間距為2.0mm,采集常規(guī)MRI圖像后,再采用軸面單次激發(fā)平面回波成像短T1反轉恢復T2WI序列,8.0mm的層厚,2.0mm的層間距,對常規(guī)MRI圖像進行采集后,接著進行DWI掃描,此次掃描應用軸面單次激發(fā)平面回波成像短T1反轉恢復技術,將600s/mm2、800s/mm2、1000s/mm2作為掃描時的b值設置,將DWI圖像傳送至GE AW4.6圖像后,對工作站予以處理,閱片均由2名經驗豐富的神經影像學醫(yī)師執(zhí)行,對患者的MRI圖像與DWI圖像進行仔細辨析的同事,測量出ADC值,且進行診斷。
1.3 觀察指標 以臨床綜合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對常規(guī)MRI檢查、DWI檢查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進行計算與對比,應用Kappa一致性檢驗,分析各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
以臨床綜合診斷結果為依據,比較急性腦梗死患者患側與健側腦組織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并比較急性腦梗死患者不同病情階段、不同b值下的ADC值。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數據的統(tǒng)計描述為n(%),2組計量資料行t檢驗,2組以上計量資料行方差齊性檢驗,數據的統(tǒng)計描述為(±s),當P<0.05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診斷結果之間的分析采用KAPPA一致性檢驗,一致性差、中等、良好分別為Kappa值<0.4、0.4~0.7、>0.7。
2.1 所有研究對象應用常規(guī)MRI、DWI診斷結果對比 經過臨床綜合診斷結果顯示,所有研究對象中,確診為急性腦梗死的共有873例,其余127例排除急性腦梗死的可能性。常規(guī)MRI診斷檢急性腦梗死測出陽性與陰性的例數分別為850例與150例,依據臨床綜合診斷結果,850例陽性病例中真陽性和假陽性各有835例和15例,150例陰性病例中有真陰性、假陰性分別為112例、38例。DWI共檢出陽性、陰性分別為865例、135例,865例陽性病例中有真陽性與假陽性為861例、4例,135例陰性病例中存在真陰性、假陰性分別為123例、12例。見表1:
2.2 常規(guī)MRI、DWI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率診斷情況 參照臨床綜合診斷結果,從表1中數據計算得出,常規(guī)MRI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靈敏度為95.65%、特異度為88.19%、準確率為94.70%,而DWI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靈敏度為98.63%、特異度為96.85%、準確率為98.40%,對比兩者,DWI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均明顯高于常規(guī)MRI(P<0.05)。見表2:
表1 常規(guī)MRI、DWI診斷急性腦梗死的結果表(例)
表2 常規(guī)MRI、DWI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比較(例,%)
表3 急性腦梗死患者患側與健側腦組織的ADC值比較(±s,×10-3mm2/s)
表3 急性腦梗死患者患側與健側腦組織的ADC值比較(±s,×10-3mm2/s)
部位(n=873) ADC值 b值=600s/mm2 b值=800s/mm2 b值=1000s/mm2患側 1.71±0.43 1.44±0.41 1.31±0.47健側 2.10±0.56 1.87±0.67 1.77±0.65 t 13.570 15.379 15.971 P 0.000 0.000 0.000
表4 急性腦梗死患者不同病情階段的ADC值比較(±s,×10-3mm2/s)
表4 急性腦梗死患者不同病情階段的ADC值比較(±s,×10-3mm2/s)
病情階段(n=873) ADC值 b值=600s/mm2 b值=800s/mm2 b值=1000s/mm2急性期 1.65±0.24 1.35±0.25 1.18±0.23亞急性期 1.79±0.23 1.51±0.26 1.33±0.25慢性期 1.94±0.26 1.69±0.28 1.50±0.27 F 14.927 14.831 15.069 P 0.000 0.000 0.000
圖1 男性,57歲,因右側肢體活動不靈持續(xù)5小時未緩解而就診,確診為急性腦梗死。圖2 男性,67歲,因頭暈伴走路不穩(wěn)癥狀持續(xù)1天未緩解而就診,確診為急性腦梗死。
2.3 常規(guī)MRI、DWI與臨床綜合診斷結果的一致性情況比較 經一致性檢驗分析,DWI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結果與臨床綜合診斷結果間存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為0.729,而常規(guī)MRI與臨床綜合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為中等,未達到良好,其Kappa值為0.548。
2.4 急性腦梗死患者患側與健側腦組織的ADC值比較 在b值分別為600s/mm2、800s/mm2、1000s/mm2時,急性腦梗死患者患側腦組織的ADC值低于健側腦組織(P<0.05),見表3:
2.5 急性腦梗死患者不同病情階段的ADC值比較 在b值分別為600s/mm2、800s/mm2、1000s/mm2時,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的ADC值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低至高分別為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見表4:
2.6 典型病例分析 見圖1-2。
急性腦梗死是目前臨床上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由于腦血管供血突然中斷后而導致腦組織的壞死,從而發(fā)病[4-5]。其發(fā)病突然,病情發(fā)展迅速,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傷,有著較高致殘率與致死率,故臨床上對急性腦梗死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準確的診斷是治療的關鍵[6-8]。
神經系統(tǒng)影像學檢查在急性腦梗死的診斷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腦部解剖和腦組織的特殊性,磁共振成像檢查可以繪制腦部不同結構的圖像,具有圖像清晰、軟組織分辨率高等優(yōu)勢,采用常規(guī)MRI平掃即可對急性腦梗死病灶予以顯示,但常規(guī)MRI平掃仍然存在著一些漏診和誤診情況[7-9]。研究表明,常規(guī)MRI可以發(fā)現腦缺血發(fā)生后的血管源性水腫,而對于腦缺血后2h內出現的細胞毒性水腫缺乏診斷價值,而擴散加權成像(DWI)通過施加彌散敏感梯度場,可以反應局部缺血區(qū)水分子的彌散變化,由于急性腦梗死患者腦組織存在缺血反應,其腦血流灌注不足,導致其自由水分子擴散運動受限,這一特征可在DWI圖像中表現為高信號,ADC值減低[10-13]。
本研究發(fā)現,以臨床綜合診斷結果為參照,DWI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均高于常規(guī)MRI(P<0.05),經一致性檢驗進一步分析后發(fā)現,DWI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結果與臨床綜合診斷結果之間具有良好一致性,而常規(guī)MRI與臨床綜合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未達到良好,僅為中等,這說明磁共振DWI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準確性優(yōu)于常規(guī)MRI。
本研究還發(fā)現,在不同b值下,急性腦梗死患者患側腦組織的ADC值低于健側腦組織(P<0.05),且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的ADC值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ADC值是反映機體內自由水分子擴散運動的參數,以上研究結果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患側和健側腦組織的自由水分子擴散運動不同,不同病情階段的腦組織缺血狀況及自由水分子擴散運動都不盡相同,這就提示此時可以對患者腦組織ADC值進行準確的測量測量,從而對其是否發(fā)生梗死予以判斷。
綜上所述,磁共振DWI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準確性高,可對急性腦梗死予以靈敏、準確檢出,還可通過測量ADC值,為患者早期診斷和病情判斷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