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技能學習是老年教育的教學重點之一,老年大學開設的學科也應主要是技能型學科。如何提高老年教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本文提出了以用定學、以學定教的課堂教改思路,老年教育課堂要始終圍繞學員的學習需求、認知水平、社會閱歷、生活經驗和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來展開教學。
如何讓有限的老年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效能,不斷提升老年教育的教學效率,是老年教育積極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我們積極探索,提出“以用定學”,“以學定教”的教改思路。具體地說,就是要以學員的實際需求為教學導向,以學員的實際使用為教學目標,讓老年大學的課堂圍繞學員的“學”、緊扣學員的“用”來開展教學,打造高效的老年教育課堂。
(一)教學實效性不佳。當前,一方面是老齡人口繼續(xù)快速增長,一方面是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產品不斷進入我們的生活。不學習就難以適應新的生活。老年人要擁有自信而有尊嚴的生活,就必須掌握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新技能。從這個意義上講,老年教育的重點在應用,而不是像中小學教育那樣重視知識的獲得和思維的訓練,也不同于職業(yè)教育所進行的高標準的系統(tǒng)技能培訓。普通教育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而老年教育的重點和關鍵是做到知其然,就是知道怎么做、怎么用,而當前的老年教育課堂教學有些偏離了這一方向。
(二)教學效率不佳。老年人記憶力、動手能力已經不能跟年輕人同日而語,用艾賓浩斯理論解釋,就是遺忘更快,需要不斷復習才行。因此,老年人特別是中高年齡段的老年人應用技能的教學難度是其他學段的教學所無法比擬的。而老年大學的老師往往容易忽視這種特殊性,常常以自己的學習經驗或其他年齡段人群的學習經歷為依據設計課堂教學,造成教、學分離,學、用分離,最終花了很多工夫,卻達不到預期的學習和教學效果。
(一)優(yōu)化課程設置,實現學員應用與課程設置的最佳匹配。老年人的“用”,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老年人自身生活生存需求、藝術品位要求、學術學養(yǎng)追求;二是社會、家庭對老年人的要求。從老年人實際應用的角度看,目前老年教育無論是學制還是專業(yè)設置都有需要優(yōu)化的地方。比如“網絡支付與風險防范”“叫車軟件的使用”等應用性課程,應該根據老年人的學習特點,將原有課程拆分成小的專項技能微課程,用較短的時間來完成學習,形成應用技能;而學習比較難、操作復雜的課程則應當用較多的學時來教學,為解決老年人遺忘快的問題,可以適當加密課時的編排。老年大學的課程要努力做到,老人用什么就學什么,老人需要學什么就教什么,而不是老師教什么學員就學什么。老年教育的課堂教學的要義就是要圍繞老年人的“用”,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二)優(yōu)化課堂組織形式,提高教師教學的針對性。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簡單地說就是教師用以完成教學目標的組織架構和方式。以學定教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需求開展教學活動。老年人閱歷豐富,理解力強,記憶力弱,不需要講授過多過深的理論,在課堂上教師要多做示范,增加師生互動,指導學員練習技能,輔之以善意的鼓勵點評,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率、更顯快樂。老師的講解要以技能的分步操作為主,對于操作性特別強的課程,要做到手把手的指導,步盯步的練習,培養(yǎng)小助手、小助教,實行導生制和分組教學都是很好的教學組織形式。要積極開發(fā)“開放型課堂”,開展主題游學、社會調查與研究、參加各種文明實踐活動等,圍繞增強學員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組織形式。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老年教育要做到學以致用、急用先學,教學內容也要根據學員的實際需要進行適時的擴充和變更,而不是拘泥于一本教材或一套教學大綱。只要是生活所需的、學員歡迎的、能夠更好達成教學目標的內容都可以引入課堂,使之成為老年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如老年安全課程,包括生活安全、生命安全、消費安全、金融安全等許多方面,事關老年人的健康幸福、家庭和諧與社會穩(wěn)定,是老年人必須掌握的應用課程,很有必要設計成獨立的短課程進行教學。家庭教育也是老年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老年人最關心的孫輩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應用型課程,把這些內容納入老年教育教學,無論對老年人還是對社會都有很好的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