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斌
摘 要:在土地面積有限的條件下,如果想要加大農作物產量,必須要從根本上強化和推廣農藝技術的水平,使用智能的農藝設備和尖端技術,能夠讓農業(yè)豐收。由于我國人口數量較多,人均占地面積有限,必須要不斷地加強農藝技術,確保糧食供應的充足。本文從不同方面闡述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意義及強化措施,希望為研究農藝技術推廣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農藝技術推廣;意義;強化措施
農藝技術是指采用科學的技術對農作物進行選種、栽培、育苗、土壤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農機應用、灌溉、農產品加工等。結合當地土地資源和自然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合理采用農藝技術,貫徹“因地制宜”理念,通過加強基層農藝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可以有效提高農作物生產效率和質量,減少人工的投入量,這也是我國農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一、加強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意義
(一)改善外部環(huán)境
改善外部環(huán)境對農藝技術的應用具有一定的意義,新型的農藝技術理念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非常關鍵,科學的農藝技術能夠實現對光照、水肥、溫度和土壤等情況進行適當改善,如控制土壤中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等,不斷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求。農作物的生長對外部環(huán)境有一定大的要求,對提高產量等方面都一定的作用。此外,還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延長植物光照的時間,促進農作物的光合作用,為產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合理確定種植密度
提高作物生產率。種植密度對作物的產量有一定的影響,要科學合理確定種植密度。因為如果空間太大,將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可能出現雜草增多和影響授粉的情況,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如果空間太小,將影響農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結合具體情況,科學考慮采光和空氣因素等,從而選擇合理地種植規(guī)劃,對提升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有重要的意義。
(三)科學施肥,節(jié)本增效
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肥料,要根據農作物的實際情況,科學施肥,能科學有效地節(jié)本增效。在實際施肥過程中,應結合土壤和農作物對肥料的需要,科學合理地進行肥料搭配,如使用有機肥、化肥和微肥相互搭配,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此外,還應該結合土地發(fā)展的實際情況選擇具體的施肥方式,同時重視對施肥量的控制,為提高作物的產量奠定基礎。
二、應用農藝技術的必要性
農藝技術在農作物生產中的應用,對提高產量,提高質量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通過運用農藝技術,科學的掌握種植之間空隙,能夠保證農作物的生長。這是因為農作物種植間的空隙,決定了其成長的質量,若沒有掌握好間隙,那么將會嚴重影響到作物的生長,對于農作物的產量等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導致野草生長,導致土地利用率不高。所以說,在種植之前,就要求農藝師規(guī)劃好工作,特別是對農作物空氣和陽光方面必須要重點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夠把握好農作物的種植距離。
科學有效地利用農藝技術施肥,對農作物的生長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對提高產量起到促進作用。通過應用農藝技術,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施肥,具有針對性,特別是要關注不一樣生長階段農作物所需要的營養(yǎng)。除此之外,必須要合理地使用化肥和有機肥,這個也是十分關鍵。通常而言,大部分農民習慣于使用化肥,但是如果使用過多的化肥將會導致土壤板結,缺少有機質和微量元素。所以,要求農藝技術工作者施肥的時候,一定要針對農作物生長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施肥量,進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三、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途徑
(一)優(yōu)化農藝技術各方面工作
優(yōu)化農藝技術是核心因素,農藝技術應用到各個環(huán)節(jié),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起到保障作用。例如在選苗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氣候特征,合理選擇推廣品種;施肥過程中需要結合農作物不同生育期需肥規(guī)律,配合施用有機肥和化肥;在種植密度規(guī)劃中,需要合理控制農作物間距;在防治病害時,應重點選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不同農作物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據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農藝技術指導。
(二)加強農機和農藝結合
農機與農藝的科學有效結合,這是現代農業(yè)現代化實施的關鍵因素,也是保障農作物產量提升的內涵,在農藝技術推廣應用中,農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農機和農藝結合的程度能夠直接反映我國農業(yè)技術水平。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實現基層農業(yè)高產、優(yōu)質、高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農業(yè)設備,如果技術標準無法滿足實際農藝技術要求時,可以配合農機加強作物種植和培育,提高農作物產量和經濟效益。
四、加強基層農藝技術推廣的對策
(一)結合實際農業(yè)情況,滿足農戶實際需求
在基層農藝技術推廣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農業(yè)情況,滿足農戶的實際需求,科學合理地進行指導。在正式開展技術推廣前進行實地調查,掌握當地農戶的實際種植情況,充分接受和吸收農戶的意見與建議,不斷對農藝技術進行改進,推動農業(yè)發(fā)展方式轉變。農藝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其技術需要不斷更新,以適合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二)全面提升農藝技術人員水平
全面提升農藝技術人員水平是核心因素,也是保障農藝技術推廣的前提。現代農業(yè)的發(fā)展需要農藝技術的支持,這對提高農產品質量,農業(yè)的多樣化都起到關鍵作用,符合現代農業(yè)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為了更好地促進農藝技術的推廣,應該重視對基層農藝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促進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qū),對農藝技術存在一定的偏見,一些大學生畢業(yè)后不愿意到農村進行技術的推廣和研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藝技術的使用和推廣,造成農藝技術推廣人員的缺乏。為此,應該積極鼓勵大學生扎根到農村中,同時能夠認真研制農藝技術和推廣。其次,還應該重視對現有農藝技術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其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能力。此外,重視對農藝技術的宣傳力度,使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到農藝技術的重要性。最后,還應該積極拓展推廣渠道,利用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的作用,實現推廣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現代農藝技術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張精明.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
[2]農機和農藝技術結合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探討[J].田榮雄.低碳世界.2018(03).
[3]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意義及強化途徑[J].李瑤瑤.現代農業(yè)科技.2018(07).
[4]農機和農藝技術結合容易出現的問題分析[J].劉偉民.中外企業(yè)家.2018(02).
[5]農機和農藝技術結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J].李鐵.吉林農業(yè).2018(19).
[6]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途徑分析[J].趙尚杰.農業(yè)與技術.2018(16).
[7]加強農民現代農藝技術培訓的思考[J].李尊彥.農民致富之友.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