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道/亢建偉 杜朋舉
“我的媽媽叫張怡,她是一名醫(yī)生。在大年初二的早上,我起床后,突然找不到媽媽了……”這是10歲的李峻博1月26日的日記內(nèi)容。
小峻博的媽媽張怡,是省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xué)科副主任醫(yī)師,也是陜西省第一批支援武漢醫(yī)療隊成員之一。小峻博之所以1月26日早上起床找不到媽媽,是因為張怡當(dāng)天7時就已經(jīng)隨隊趕赴武漢了??紤]到小峻博還沒醒,也不想惹小峻博大哭一場,張怡狠了狠心,沒有叫醒小峻博,只是在他額頭親了又親,然后就毅然決然地拉著2個行李箱走向了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
10歲的李峻博已經(jīng)很懂事了。2月1日上午,他告訴記者,其實除夕(1月24日)那天上午,他看到媽媽忙著收拾行李、爸爸的臉上也沒有了平時的笑容時,就已經(jīng)知道媽媽要去武漢抗擊肺炎疫情了。但是他沒想到,媽媽走的突然,自己連說一句祝福話的機會都沒有?!按竽瓿醵缟衔移鸫埠?,家里只有我和姥姥,媽媽、爸爸、姥爺都不在家。我心里一緊,趕緊跑到客廳一看,兩個大行李箱都不見了,才知道媽媽今天去武漢了,爸爸和姥爺去送她?!?/p>
從1月26日起,小峻博每天都給媽媽在筆記本上畫“平安日歷”,到2月1日已經(jīng)是第7天了?!捌桨踩諝v”上,小峻博用彩筆在頂上寫著“祝福媽媽”“祝福武漢”,每天的日期旁邊,小峻博都一筆一劃寫上“媽媽今日平安”,然后畫上一個紅心。用小峻博的話說,紅心就代表著“有我給你加油,你一定平安”。
媽媽離開的7天里,小峻博除了每天完成媽媽布置的學(xué)習(xí)任務(wù),還有一項很光榮的任務(wù),那就是監(jiān)督姥姥、姥爺、爸爸戴口罩。他告訴記者:“我平時不愛戴口罩,感覺悶得很。但這次不行,再悶我也要戴,還要監(jiān)督姥姥、姥爺、爸爸他們戴,這是對自己負責(zé),也是對別人負責(zé)?!?/p>
想媽媽的時候,小峻博會用爸爸的手機給媽媽微信語音留言,然后就眼巴巴地等著媽媽回信息。由于媽媽張怡在武漢抗擊肺炎疫情特別忙,不一定什么時候才能回信息,小峻博經(jīng)常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有時候張怡回到住地,也會和家里人視頻聊天,小峻博就會特別高興,喜歡搶在手機前和媽媽多說幾句話?!捌鋵嵰簿褪腔笃桨??!毙【┑陌职掷铢i說,“家里有老人、有孩子,張怡特別擔(dān)心我管不好。每次視頻聊天,我就會告訴她,老人沒出去、沒咳嗽、沒發(fā)燒,孩子在家沒有只顧著玩,看書了、學(xué)習(xí)了,她就會笑。她一笑,我們也就放心了。”
小峻博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大學(xué)南路小學(xué)四年級6班有個微信群,群里有很多老師和家長都向他的媽媽送上了鼓勵和支持,他心里覺得很溫暖。他想告訴媽媽:“您一定要在救治病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我在西安盼望著您早日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