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旭輝 孫國寧 林培娟
(1、西京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710123 2、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勘測設計研究院,陜西 西安710000)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飛速發(fā)展,城市不可滲透地表的面積比例逐漸增大,導致可滲入地下的地表徑流的城市降雨轉(zhuǎn)變?yōu)闆_擊性較強的暴雨徑流,隨著排水管網(wǎng)進入城市排水系統(tǒng)并最終進入收納水體。生態(tài)濾溝[1]作為一種典型的低影響開發(fā)(LID)生物滯留技術[2],將徑流污染控制與雨水蓄滯利用有機結合,對于干旱缺水地區(qū)具有重要意義和實用價值。試驗裝置尺寸為:長2.5m×寬0.5m×深1.0m,對所得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研究填料的厚度、類型、組合方式、植被條件、進水污染物濃度、進水水量對生態(tài)濾溝的污染物凈化效果的影響。
試驗裝置為共有6 組長2.5m×寬0.5m×深1m 的生態(tài)濾溝,出水口設有出流池和三角堰,出流池長95cm、寬20cm、高15cm,三角堰堰高7cm 角度20°,在濾溝土層中安裝有溢流導流管將溢流排出,導流管上裝有400L/h 流量計。濾溝土層從下往上結構采用30cm 厚種植土、25cm 厚高爐渣/ 粉煤灰、20cm厚礫石、10cm 厚鵝卵石、植物(麥冬草+小葉女貞/黃楊)或者30cm 厚種植土、45cm 厚粉煤灰/礫石、10cm 厚鵝卵石、植物(麥冬草+小葉女貞/黃楊)。并根據(jù)大、中、小水量(模擬不同重現(xiàn)期的暴雨強度)、3d、9d、15d 的間隔時間和低、中、高濃度的水質(zhì)設計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試驗(表1)。
表1 水質(zhì)水量正交試驗表
試驗根據(jù)西安市路面徑流水質(zhì)監(jiān)測情況[1,3-6]與西安市暴雨強度公式[7]計算濾溝實驗所需的水質(zhì)與水量,試驗水量采用芝加哥雨型,降雨過程模擬一場完整的降雨。采集水樣從出水口出水開始,間隔10min,10min,10min,10min,10min,20min,20min,30min,30min 取水,在入口處取得原始水樣500ml,低溫保存以備實驗。水量的測量由安裝在溢流堰上的水位儀監(jiān)測。并在試驗室中檢測水樣中TN、TP、氨氮、DP、Zn 等參數(shù)的水質(zhì)分析。
按照以上正交試驗設計方案完成試驗,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對比6組濾溝的各水質(zhì)指標的處理效果, 以此確定符合各個濾溝的最佳處理工況(試驗水質(zhì)和試驗水量、取水間隔時間的最佳組合方案)。另外,分析對比在相同試驗水質(zhì)、試驗水量和取水間隔時間下的6 組濾溝對不同污染參數(shù)的處理效果,得出不同污染參數(shù)處理效果最優(yōu)的填料組合方案和植被條件。
計算6 組濾溝對不同污染物的去除率,建立模型,確定不同污染物的去除率與填料類型、試驗水質(zhì)和水量之間的耦合定量關系。
通過試驗分析,不同生態(tài)濾溝對于TN、TP、氨氮、DP、Zn 濃度去除率為8%~38%、38%~77%、30%~93%、24%~98%、19%~78%,DP 去除效果與填料種類、填料厚度、植被條件等無規(guī)律可循,其余參數(shù)去除效果隨著進水水量、進水水質(zhì)的增加而降低;增加填料厚度會明顯提高濃度去除率。
濾溝對于水量消減可以達到:徑流削減率、出流削減率、峰值削減率分別為:94%~100%、84.45%~95.54%、85.3%~93.25%,試驗得到結果:填料種類水量削減效果由強到弱:高爐渣>沸石>粉煤灰;填料厚度與植被條件對水量削減率影響較小。
經(jīng)過試驗分析,填料處理效果由強至弱依次為:粉煤灰、高爐渣、沸石;厚度為45cm 的填料處理效果優(yōu)于25cm 的填料;植被條件處理效果為:黃楊+麥冬草、小葉女貞+麥冬草。因此最佳填料組合方案為:粉煤灰、填料厚度為45cm,植物為黃楊。
4.1 運用SPSS 軟件中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TN 去除效果進行模擬得到:TN 濃度去除率隨著填料因子、填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隨著進水水量、進水水質(zhì)的增加而減小。因此填料因子、填料厚度與TN 濃度去除率呈線性遞增關系,進水水量、進水水質(zhì)與TN 濃度去除率為斜率為負的線性關系,得到原始變量回歸方程為y=0.093x1+0.545x2-0.338x3-0.022x4+6.559。其中,y:TN 濃度去除率,x1:填料類型,x2:填料厚度,x3:進水水量,x4:進水濃度。模擬值與實測值的差距相對不大,在模擬工況下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4.2 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TP 去除效果進行模擬,TP 濃度去除率隨著填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隨著填料因子、進水水量、進水水質(zhì)的增加而減小。因此填料因子、填料厚度與TP 濃度去除率呈線性遞增關系,進水水量、進水水質(zhì)與TP濃度去除率為斜率為負的線性關系,得到原始變量回歸方程為y=-0.166x1-0.225x2-2.830x3-0.015x4+104.208。其中,y:TP 濃度去除率,x1:填料種類,x2:填料厚度,x3:進水水量,x4:進水濃度。模擬值的殘差相對不大,在模擬工況下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4.3 hydrus-1d 軟件可以較為準確的模擬生態(tài)濾溝試驗出水情況以及污染物濃度的沿程分布。如果采用較為準確的參數(shù)實測值和經(jīng)驗值,運用回歸方程得到的模擬結果與實測值較為接近,在實際應用中有一定的價值。
通過試驗研究表明,生態(tài)濾溝對城市雨水產(chǎn)生的地表徑流有一定的消減作用,大大降低了雨水的水量與污染問題。同時生態(tài)濾溝可作為一種典型的措施來調(diào)節(jié)雨水徑流,使用LID 技術和雨水蓄滯回用技術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在全國大力推行海綿城市的大環(huán)境下,生態(tài)濾溝可作為小范圍的城市雨水的凈化消納設施為城市排水管網(wǎng)減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