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樹良 劉慶來
摘? ?要:闡述了鮮食玉米的品種選擇、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種植技術,為鮮食玉米種植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鮮食;糯玉米;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09-0031-01? ? ? ?中圖分類號: S513? ? ? ?文獻標志碼: B
1? ?品種選擇
不只是鮮食玉米,很多作物的種植品種都非常多,通常情況下,選擇種植品種的標準是品質好、抗蟲害、抗倒伏、發(fā)芽率高等。但在進行品種選擇時有一個誤區(qū)非常值得注意,大多數種植戶會選擇各方面情況一般、價格適中的中等品種,事實上中等品質的種子質量普通,其產量和質量并不很好,導致在進行鮮食玉米銷售的過程中,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售價不高。因此,因地制宜是選擇種植品種的關鍵因素,要根據種植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合的鮮食玉米品種進行種植。如適合我國北方地區(qū)搶早種植的白糯玉米品種韓糯早60、黃糯玉米品種吉糯707,以及適合應季上市的大棒品種奶油香糯黃玉米,適合進行特色種植的黑玉米品種黑美玉和紅玉米品種紅中紅等。
2? ?土地耕整
在完成前季作物收獲后要及時耕整土地,深耕土壤可以使下層土壤充分接觸外部空氣,還可以將土壤中的顆粒打散,使土壤松軟、細膩。如不及時對土地進行耕整,可能造成土地硬化,對種子破土造成較大的影響。同時還會使得土壤水分、營養(yǎng)產生分層,加劇土壤的貧瘠。
在進行土地耕整的同時還要做好施底肥工作,保證土壤中的營養(yǎng)充足,不影響下季作物播種。施肥時要做到多種肥料混合施用并播撒均勻,使其與土壤充分融合。
3? ?種子加工
首先,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篩選,去除殘次種子,保留質量較好的種子進行種植,以提高出芽率。其次,還要使用藥物對種子進行簡單的處理,減少種子的地下發(fā)病率和蟲害。最后,通常情況下,在種子出廠時,廠家都會通過一定的方法使種子處于休眠狀態(tài),以免其發(fā)芽過早影響種子的銷售。因此,在種植前要注意提前曬種1~2 d,打破種子的封閉狀態(tài)。但是切忌暴曬,因為暴曬會導致種子過早干枯,從而影響其發(fā)芽率。
4? ?栽培管理
4.1? ?選擇適宜的土地
不同作物對土地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種植鮮玉米時,首先選擇沙性土壤或壤土,其次土地本身要具有良好的營養(yǎng),如東北的黑土地就非常適合種植鮮食玉米。此外,種植鮮食玉米的地塊還要具備較好的灌溉設施,以滿足灌溉和排水的需要。同時,還要遠離污染區(qū),以保證灌溉用水和土壤的無公害性狀。
4.2? ?分批適時播種
當5 cm處的土壤溫度達到10 ℃以上時即可進行播種,根據不同地區(qū)的氣候確定具體的播種日期。華北地區(qū)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播種,東北地區(qū)則要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才能進行播種[1]。種植糯玉米時,為確保鮮食玉米不串粉以延長其供應時間,可以采取分批播種方式,約15 d播種一批。為了提早上市搶占市場,建議采取種子催芽、地膜覆蓋等技術措施提前播種,促使青穗能夠提早10 d左右上市,以此延長市場供應時間,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但要注意根據當地不同的氣候條件來估算最晚播種時間,以免錯過最佳播期。
在種植鮮食糯玉米時不建議進行育苗栽培,因為鮮食糯玉米對苗齡期的要求十分嚴格,超過20 d或遇到特殊氣候時會出現小老苗和提前抽雄現象,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同時,應適當淺播,不宜播種太深。因為與普通玉米的種子相比,糯玉米種子的百粒重較輕,種子拱土能力差,幼苗比較細弱。
4.3? ?做好施肥灌溉和人工授粉
要根據土壤情況來判定施肥的種類和用量,堅持適量施肥、多種肥料搭配的施肥原則,將有機肥料、無機肥料、復合肥等進行合理搭配使用,如對尿素、磷肥、鉀肥進行搭配使用,避免只施用一種肥料造成土壤缺乏養(yǎng)分,從而影響鮮食糯玉米的健康生長。同時,要掌握好施肥間隔,把控好施肥時間、肥料種類,以免對幼苗造成傷害。在進行施肥的同時,還要做好土地的耕整工作,以便幼苗更好地吸收養(yǎng)分。施肥時要注意不要施在植株表面,不但不利于肥料吸收、造成浪費,還容易導致燒苗、造成減產[2]。
鮮食玉米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喜水但也不能過多澆水。旱季的時候要多澆水,盡量采用滴灌技術,避免大水漫灌,以減少水分蒸發(fā),保證植株可以吸收充分的水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澇季時則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塊積水過多,造成水分長期阻隔根部對養(yǎng)分的吸收,以及稀釋養(yǎng)分造成養(yǎng)分流失。植株長期浸泡水中還容易造成植株根部腐爛。如在玉米拔節(jié)期到抽雄期需要大量水分,此時要保持土壤濕度為70%~80%;在授粉期間如遇大風、陰雨等不利天氣,需要及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提高授粉質量。
4.4? ?去除分蘗
在水肥條件較好的情況下,部分鮮食玉米品種在苗期易出現分蘗,必須及時去除。注意要去除徹底、不留痕跡,且要多次進行。中后期易出現多穗和果穗苞葉過長的現象,此時要及早除去無效果穗腋芽,遇苞葉過長的情況要及時剪去頂部苞葉,避免苞葉消耗養(yǎng)分和水分,造成減產減收[3]。
4.5? ?病蟲害綜合防治
鮮食玉米容易受到黏蟲、玉米螟等病蟲為害,因此在種植期間要嚴防蟲害。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春玉米拔節(jié)生長和夏玉米播種出苗的重要時期,也是玉米螟、二代黏蟲、二點委夜蛾及地下害蟲等病蟲害發(fā)生為害的高峰期。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防治時盡量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或生物農藥,嚴禁使用劇毒農藥或殘留較大的農藥。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采用微生物源或植物源農藥進行防治,是較為有效的防治辦法,同時具備無公害特點,既可以保護蟲害天敵,又可以有效防治病蟲害。如在田間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玉米螟及夜蛾成蟲,也可利用糖醋液誘殺玉米螟、夜蛾成蟲,以及在大喇叭口期用赤眼蜂控制玉米螟蟲害等。
4.6? ?檢查出苗率,去除過多分枝
一方面,在出苗后要及時進行田間檢查,對于未成功出苗的要進行補栽,及時清除病秧和長勢不好的秧苗,并進行補栽。另一方面還要定期進行人工或藥物清理田間雜草,以保證鮮食玉米的養(yǎng)分供給。注意避免分枝過多,一株幼苗留2~3個分枝即可,以免分枝過多導致養(yǎng)分過于分散,影響果實的大小和顆粒飽滿度。
5? ?隔離種植
當鮮食玉米與普通玉米雜交時,一旦鮮食玉米在授粉期間接受到普通玉米的花粉,就會失去甜糯性而變成普通玉米果穗,對鮮食玉米種植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種植期間要確保種植區(qū)500 m范圍內不再種植普通玉米或是其他品種的鮮食玉米,也可以利用森林、山嶺等天然屏障對鮮食玉米進行分區(qū)種植。另外,還可以根據不同品種的種植時間和授粉時間錯開播期種植鮮食玉米,以避免多個品種同時授粉。如果進行分區(qū)隔離種植的難度較大,也可以調整種植結構,如進行糯玉米的規(guī)模種植或與水稻等其他作物間隔種植。
6? ?及時收獲
由于鮮食玉米的時效性較強,因此要在合適的時間及時收獲,最佳的鮮食玉米采摘時間是授粉后15 d左右,錯過適合的采摘時間對鮮食玉米的口感影響較大,從而影響其市場價格。注意采摘時候連同包皮一起運輸,運輸途中不要去掉剝皮,以更好地保持其新鮮程度。
參考文獻:
[ 1 ] 鄭淑波.鮮食糯玉米新品種吉農糯16號的選育過程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9(15).
[ 2 ] 黃紅梅.鮮食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上海蔬菜,2019(5):9-12.
[ 3 ] 王軍,李洪濤,許瀚元,等.江蘇淮北地區(qū)雙季鮮食玉米種植新模式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9,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