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善文
從今東坡室,不立杜康祀。
——宋·蘇軾《和陶止酒》
惠州西湖邊的春光曾經(jīng)如此闌珊,現(xiàn)在卻再添憂傷。
蘇軾走了。帶著《雨中花慢》《悼朝云》等詩句,告別惠州西湖孤山下一方孤墓中的愛人,向西而去。
蘇軾和蘇轍再度相聚。在一個叫雷州的地方,在一座叫羅湖的湖面上,兄弟倆人促膝談心。任南方的風(fēng)吹過天空,吹過岸柳,吹過平靜如鏡的湖面。任風(fēng)吹著風(fēng),透明掩過透明,珍重重疊珍重。
無所畏懼的美意和醇馥幽郁的美酒,都浸泡著雷陽大地愛賢敬賢的誠意。雷州盛產(chǎn)雷聲,干枯的雷鳴,是一片深情的告白,可以灼紅土地,也能撫熱一顆惆悵的心。
天寧寺,一座建于唐代的名剎。這里沒有酒,卻已備好上乘的香茶。光陰就泡在茶壺中,每一杯都可以品味真情。山門前的“萬山第一”,就是這樣蘸著清凈的醇香寫出來的。每一滴墨跡都豐腴、舒展而輕重錯落。一杯熱茶,即可成就一段佳話。
雷州。六天。蘇軾醉了。他是帶著醉意奔隔海相望的海南儋州而去的。
他的行囊已被弟弟的囑咐裝滿。酒可醉人,也會殺人。蘇轍的一首《止酒》,容不下酒后失言,也容不下一路風(fēng)塵。
誰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風(fēng)雨看紛披。
——宋·蘇軾《東亭》
瓊州海峽風(fēng)高浪急,雷州儋州相距數(shù)百里。
這只是一首詩的距離。
蘇轍的東樓和東亭,一磚一瓦,一臺一柱,無論寂靜或喧囂,都已見過風(fēng)雨,因此便也添了從容。
“長歌自誷真堪笑,底處人間是所欣。”
“誰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風(fēng)雨看紛披。”
兄弟,彼此珍重吧!彩虹的一端連著天堂,一端連著地獄,表面上的七色,其實(shí)是七七四十九道磨難。
弟弟在雷州所寫的每首詩,兄長在儋州都有次韻相和。一份贊賞、一份豁達(dá)、一份豪放、一份隨遇而安,在紙上,更在心里。
南方荒蠻之地,本不需要擇地而居,暴風(fēng)驟雨來臨之時,總有松針椰葉在檐下招展。
眼如桃花,只因心中植遍桃林。
古城雷州的一景一物,在時光中次第。東樓和東亭早已荒頹?!稏|亭》和《次韻子由·東樓》卻依然鮮活。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p>
今天正值良辰,所有的愉悅都可以吐蕊,綻放。
這是公元1100年6月的一天。一葉輕舟從海南澄邁啟帆,往徐聞而來。
蘇軾北歸了。島上三年,所有堅(jiān)定的行走,足以表達(dá)穿透的力量,以及初心的清高孤寂。
香火繚繞。他跪在伏波將軍的靈像前,以一篇《伏波廟記》表達(dá)心跡。感謝風(fēng)順,感謝海平,感謝上蒼的眷顧。
滿目的蔥翠裝飾著一路浩蕩的風(fēng)塵,一路同行的風(fēng),摩挲著,每一陣柔軟,都直逼心脾。這是歲月這把篩子一遍遍淘洗的情感。告訴雷州城,他又來了。蘇門的秦觀已在雷州城里備好酒菜,等待他的到來。
月色浮滿酒杯,他滿杯而下。酒瓶醉倒了一地,他還在舉著杯。雷州城見證著一名耳順老人的快樂時光。
今夜,床前有一紙明月,潔白如雪。
蘇軾說,他已經(jīng)好久沒看過北方的雪了。
林下對床聽夜雨,靜無燈火照凄涼。
——宋·蘇軾《雨夜宿凈行院》
雨,飄灑的文字,灑了一地,其實(shí)是下在耳朵里。
雷州城40里處的遂溪興廉村,因?yàn)橐粓鲇辏c一代文豪書圣結(jié)緣。
這是興廉村最期待的一場及時雨,每次落地,都有詩句濺起,每下一天,都有一首佳作芬芳人間。蘇軾說,每滴雨都將入土為安。
感謝這場雨給興廉村留下《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凈行院》《雨夜宿凈行院》,讓這里有了文明書院,有了文化傳遞的福地。
鄉(xiāng)民陳夢英獲贈的漢石渠墨硯已成興廉村的鎮(zhèn)村之寶。這或許只是一塊見證友誼的普通硯石,因?yàn)橛辛嘶昶?,便獲永生。
蘇軾真的走了。只因景仰,羅湖改名西湖,西湖邊上有了蘇公亭,天寧寺里有了懷坡堂,雷州的祠堂廟宇里多了一個叫蘇東坡的神明。
雷州。兩次遇見。二十天。
腳步聲卻在雷陽大地穿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