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品
英國進入“封城”狀態(tài)已經(jīng)超過五周,除了“關鍵崗位”員工外,居民必須在“有必要”時才能外出,例如鍛煉或是購物。
這些天來,家門外馬路上車輛稀疏,但行人還是不少,上下班的行色匆匆不再,代之以悠閑的踱步或慢跑。大家的行為習慣似乎也在改變,路上見到熟人不再低聲寒暄,而是隔著老遠大聲對聊。
每年的四五月份,正是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愛丁堡市內(nèi)櫻花樹很多,最有名的是市中心大草地上的一大片櫻花樹。今年有福親眼欣賞者寥寥無幾,大部分人都只能在網(wǎng)上看看其附近居民拍的照片。十幾天前,我偶然了解到附近的一座花園竟然沒有關門,只是暫停使用停車場,馬上興沖沖趕了過去。
這座花園坐落在愛丁堡城北的福斯河畔,園內(nèi)有各種各樣的黃水仙和杜鵑、玉蘭等,還有一座園中園,其內(nèi)有二三十株櫻花樹。我們?nèi)サ臅r候,粉白色的櫻花已全然盛開,粉紅色的櫻花正含苞待放。藍天、陽光、凝脂般的花瓣,遠處白浪點點的福斯河,春天似乎還是記憶中熟悉的樣子。
在這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有時不免慶幸自己住在人口不過50萬左右的愛丁堡,這在英國都算不上大城市,“社交疏離”因此相對容易;相比身處倫敦這樣人口稠密的大都市,自然感覺安全很多。另一個好處是,擁有一個小花園在這里也不是奢望,悶在家里時,可以時而去花園透透氣,還有機會嘗試一下園藝活動,舒展筋骨之余也能緩解一下緊張憂慮的情緒。
園藝是英國人的一大愛好,據(jù)統(tǒng)計,英國人每年在花園上的消費金額高達100億英鎊,人均150英鎊。一大批與園藝相關的產(chǎn)業(yè)紅紅火火,像是售賣植物花卉和工具建材的園藝中心、培育花苗樹苗的苗圃、制造各種園藝工具的廠商等。當然,許多人沒有能力或時間自己打理花園,于是還帶旺了園藝服務行業(yè),英國每年園藝消費金額的1/4,用在了請人設計和打理花園上。
“封城”對園藝產(chǎn)業(yè)打擊很大,因為產(chǎn)品季節(jié)性很強,植物花卉不會停止生長,一旦過季或凋謝,就再也賣不出去。而花匠和園藝師并不屬于“關鍵崗位”,也不能在家上班,生計大受影響。好在蘇格蘭政府對此有所通融,允許他們在“封城”期間接活,只要能保證安全就行。
幾天前, 英國的網(wǎng)紅園藝師阿倫·蒂奇馬什(AlanTitchmarsh)呼吁,政府應允許園藝中心重新開業(yè),以挽救園藝和苗圃行業(yè)。確實,像我們這樣的生手,開始挖土了才發(fā)現(xiàn),種點花草怎么需要如此之多的材料和工具。平時店里應有盡有,現(xiàn)在可就抓瞎了。好在蘇格蘭的園藝中心馬上就要陸續(xù)恢復營業(yè),英國政府也表示正在考慮這么做。我們盡可告慰自己:翻地種花,是為了自己開心,也是幫助重振經(jīng)濟。
英國什么時候結束“封城”還未可知,花園里的幾棵樹木,或者幾盆植物花卉,都能帶來些許安慰。疫情似乎讓一切活動都停滯了,但是隨處可見的綠色與繽紛,似乎又在提醒我們,春天不會停頓。大自然有自我恢復的能力,人類也能從疫情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