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霧中的墓園,乖巧得像
有人在走動,他折了桑樹枝,
遞給我,樹枝上沾著
濕潤的霧氣。有塊移位的
鵝軟石,在向暗處挪動。
他有時候會撿起松果,觀察
哪些是過去的紋路。有部分
是虛空賦予的,另外的
則是他在信賴誠實的事物。
他也會有困頓的時候,
比如在修復琥珀會飛的翅膀,
他發(fā)現(xiàn)那透明的,好像是
昨天見到的愛人,但已經(jīng)
變成橡樹、隕石和榛果。
他慶幸愛過,在古老的清晨
得到過喜悅,布谷鳥
會躲在梧桐樹后面,練習
從聲音中復活一種神秘。
昆蟲會成群結隊,閃耀著
找到族類后的激動。
他帶來的霧氣,也會在某個
未被認知的星系慢慢散去。
(選自本刊2020年第二期“首推詩人”欄目)
張永偉品讀:
論壇時代,一個寫得好的詩人,往往很快就會被大家認知?,F(xiàn)在好像慢了一點,這也好。此前沒有讀過林宗龍?!凹氺F中的墓園,乖巧得像/有人在走動”,技巧豐富,卻幾乎不露聲色。有朋友說:你一首詩中你我他,好像都是你。我在林宗龍這里,見到了“他”。他在墓園里折桑枝,撿松果,觀察細小的紋路。他從文字的細霧中誕生,虛幻,卻又真實可感。亦我亦他,亦他亦我。他“修復琥珀會飛的翅膀”。從琥珀的透明,聯(lián)想到昨天見到的愛人——但已經(jīng)變成橡樹、隕石、和榛果。意識自然流動,技藝嫻熟,了無雕痕。從具體到虛無,從虛無到真實。布羅茨基在論奧登詩歌時曾談到語句聲調(diào)的變換對詩歌的作用,林宗龍這首詩歌,也把握得相當好,移步換景,起伏自在。對詩歌語言技巧把握得好,是一個好詩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但是能做到樸素而深沉,則需要更高的悟性,林宗龍在此境中。詩的結尾與未知星系呼應,使整首詩飛升起來,余音繞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