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 瑾,鮑峰偉,牛麗娜,蘇國歲
河北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石家莊市維明南大街1 號 050051
卷煙中的揮發(fā)性成分種類繁多、含量分布范圍廣,在不同卷煙之間差異較大,且對產(chǎn)品感官品質(zhì)和風格特征有重要影響[1]。隨著卷煙紙加香、成型紙加香、煙用膠加香、包裝材料加香等輔材加香技術[2-4]在卷煙生產(chǎn)中的廣泛應用,輔材中揮發(fā)性成分對卷煙產(chǎn)品風格特征的影響日益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獲取煙支揮發(fā)性成分不僅有助于了解卷煙產(chǎn)品風格特征的形成趨勢,還可為產(chǎn)品設計和加工工藝提供理論參考。為了獲取煙支揮發(fā)性成分,研究人員一般是對煙絲和各種輔材進行分類檢測[5-9],該方法費時費力,且獲取的數(shù)據(jù)可比性較差。吹掃捕集是一種動態(tài)頂空富集技術,其靈敏度比靜態(tài)頂空方法高10~1 000 倍[10],目前已在煙葉、煙絲、包裝材料、煙用香精等的分析中得到應用[11-13],但在煙支揮發(fā)性成分研究方面鮮見報道。為此,利用改造的吹掃裝置,通過條件優(yōu)化,建立用于測定煙支揮發(fā)性成分的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zhì)譜方法,旨在為煙支揮發(fā)性成分研究以及卷煙風格特征剖析提供方法。
38 個市售國產(chǎn)常規(guī)卷煙,其常規(guī)煙氣指標如表1 所示。
7890B/5977A 型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9800型吹掃捕集儀(配Tenax 1#捕集阱)(美國Agilent 公司);吹掃裝置(含PID 溫控器,自制)。
1.2.1 樣品制備與分析
將未拆盒包卷煙置于溫度(22±2)℃、相對濕度(60±5)%的環(huán)境中平衡7 d。打開盒包取出1 支卷煙,迅速裝入吹掃裝置,并連接吹掃捕集儀進行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對于含爆珠的煙支,在裝入吹掃裝置前先捏破爆珠。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條件為:
表1 卷煙樣品盒標常規(guī)煙氣指標Tab.1 Labeled routine smoke indexes of cigarette samples (mg·支-1)
吹掃氣:高純氦氣(99.999%),流速45 mL/min;吹掃溫度:60 ℃;吹掃時間:60 min;干吹時間:1 min;捕集溫度:室溫;解吸溫度:190 ℃;解吸時間:1.5 min;其他條件為儀器推薦參數(shù)。色譜柱:Agilent HP-VOC 毛細管柱(60 m×320 μm×1.8 μm);載氣:高純氦氣(99.999%),流速2.0 mL/min;進樣口溫度:220 ℃;進樣模式:分流進樣,分流比10∶1;升溫程序:40 ℃保持5 min,以2 ℃/min 升溫至150 ℃并 保 持10 min,以10 ℃/min 升 溫 至265 ℃并保持5 min;離子源:EI 源;電離能量:70 eV;離子源溫度:230 ℃;傳輸線溫度:260 ℃;掃描模式:Scan;質(zhì)量掃描范圍:29~400 amu。
1.2.2 數(shù)據(jù)處理
對譜圖進行自動積分,獲得各成分峰面積,并利用NIST05 標準譜庫進行檢索定性,對匹配度大于80%的成分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利用EXCEL 軟件進行離散度分析。利用OCTAVE 軟件進行基于歐氏距離度量的層次聚類分析。
圖1 煙支吹掃裝置示意圖Fig.1 A schematic diagram of purge and trap device for cigarette samples
改造的吹掃裝置包括吹掃和電熱溫控兩部分,如圖1 所示。吹掃部分由石英管、氟膠圈及卡套連接件等組成;電熱溫控部分由PID 溫控器和加熱套管組成。使用時,于煙支濾嘴距煙蒂末端9 mm[14]處放置氟膠圈,將煙支置入石英管內(nèi),石英管底端套入螺母和壓環(huán),擰緊螺母與卡套連接件,此時氟膠圈受到石英管與卡套連接件的軸向外力擠壓,在內(nèi)倒角的約束下發(fā)生形變,從而將煙支固定并密封;加熱套管包裹在石英管外部,由PID 溫控器控制溫度并對煙支進行加熱;石英管頂端通過外螺紋與吹掃捕集儀主機連接固定;吹掃氣經(jīng)卡套連接件從濾嘴末端進入恒溫煙支將揮發(fā)性成分吹出。
Tenax(聚2,6-二苯基對苯醚)吸附劑能夠吸附成品卷煙中的香味成分[12],且對水、甲醇等無吸附,因此選擇Tenax 1#為本實驗捕集阱。升高吹掃溫度可增加煙支樣品中有機物分子的擴散速率,有利于待測組分的吹脫,從而提高吹掃效率。本研究中考察了吹掃溫度(40~70 ℃)對1#樣品揮發(fā)性成分(乙醇、乙酸、煙堿、新植二烯、丙二醇、三甘醇、三醋酸甘油酯、乙酸丙酯等高含量成分除外,下同)峰面積及峰形的影響。結果顯示,隨著吹掃溫度的升高,大多數(shù)成分的峰面積均增加,分析靈敏度明顯提高;當溫度達到70 ℃時,部分成分的峰寬明顯增加,色譜分離度下降、譜庫檢索匹配度降低。原因可能是升高吹掃溫度導致美拉德反應加劇[15],從而導致副產(chǎn)物種類增多。綜合考慮,選擇吹掃溫度60 ℃。
考察了不同吹掃時間(30、40、50、60 和70 min)對1#樣品揮發(fā)性成分總峰面積和10 種代表性成分峰面積的影響。結果(圖2)顯示,代表性成分峰面積和總峰面積隨吹掃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大,在60~70 min 時,大部分成分的峰面積趨于穩(wěn)定或呈下降趨勢,少量成分的峰面積和總峰面積增幅變緩??梢姡谝欢〞r間內(nèi),延長吹掃時間有利于提高捕集效率及方法靈敏度、精密度等,但吹掃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部分揮發(fā)性成分二次解吸,進而降低色譜峰信號響應值。因此,選擇吹掃時間60 min。
圖2 吹掃時間對總峰面積(a)和代表性成分峰面積(b、c)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purge time on total peak area(a)and representative component peak area(b,c)
解吸溫度是吹掃捕集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影響分析方法的準確性和精密度[16]??疾炝瞬煌馕鼫囟龋?70、180、190、200 和210 ℃)對1#樣品揮發(fā)性成分總峰面積和10 種代表性成分峰面積的影響。結果(圖3)顯示,代表性成分峰面積和總峰面積隨解吸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大,解吸溫度≥190 ℃時,代表性成分峰面積和總峰面積趨于穩(wěn)定。盡管提高解吸溫度能獲得較好的色譜峰形,但溫度過高會導致吸附劑分解,進而降低使用壽命。因此,選擇解吸溫度190 ℃。
圖3 解吸溫度對總峰面積(a)和代表性成分峰面積(b、c)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desorption temperature on total peak area(a)and representative component peak area(b,c)
考慮到煙支規(guī)格以及揮發(fā)性成分傳質(zhì)速率、吸附穿透、二次解吸等因素,考察了不同吹掃流速(30、35、40、45 和50 mL/min)對1#樣品總峰面積和10 種代表性成分峰面積的影響。結果表明,當吹掃流速從30 mL/min 增加至40 mL/min 時,代表性成分峰面積和總峰面積逐步增加;當增加至45 mL/min 時,代表性成分峰面積和總峰面積基本保持穩(wěn)定;若繼續(xù)增加吹掃流速則均呈減小趨勢,這可能是由于揮發(fā)性成分發(fā)生了吸附穿透或二次解吸,其吸附量降低所致。綜合考慮實驗結果和儀器推薦值,選擇吹掃流速45 mL/min。
按照優(yōu)化后的條件交替進行1#樣品的測定和空白實驗,考察揮發(fā)性成分在吹掃捕集裝置中的殘留狀況,并以空白與樣品峰面積比表征成分殘留率。在1#樣品檢出的120 種成分中,102 種成分的殘留率低于2%,占成分總數(shù)的85%,16 種成分的殘留率在2%~5%之間,僅2 種成分的殘留率高于5%,表明在優(yōu)化的條件下?lián)]發(fā)性成分的殘留率整體較低;部分成分的殘留率較高可能與沸點較高有關。
按照優(yōu)化后的條件對1#樣品平行測定6 次,計算各揮發(fā)性成分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RSD)。結果顯示,在檢出的120 種成分中,101 種成分的RSD≤10%,其峰面積占總峰面積的88%;112 種成分的RSD≤15%,其峰面積占總峰面積的99%;僅8 種成分的RSD>15%。綜合考慮煙支均勻性、檢出成分數(shù)量、成分含量及性質(zhì)差異等因素可知,本方法的精密度較好,可用于常規(guī)煙支揮發(fā)性成分相對含量的分析比較。
對38 個卷煙樣品進行了測定,以離散度(變異系數(shù))表征各成分在不同卷煙中的含量分布,以檢出率表征其種類分布。結果(表2~表4)顯示:1#樣品中檢出的120 種成分占38 個樣品檢出成分總數(shù)(136 種)的88%,且10 種代表性成分的檢出率為100%,表明選擇1#樣品優(yōu)化的實驗條件可用于其他常規(guī)卷煙;從38 個卷煙中共檢出136 種成分,其中檢出率為100%的成分111 種,離散度≤1.0 的成分78 種,離散度≥3.0 的成分11 種。
對于離散度≤1.0 的78 種成分(表2),所有樣品均檢出??梢姡摻M成分在種類和含量上差異較小,基本為共有成分。
對于離散度介于1.0~3.0 之間的47 種成分(表3),其平均檢出率為88%,種類上存在一定差異,其含量差異較大。
對于離散度≥3.0 的11 種成分(表4),其平均檢出率為97%,表明該組成分種類差異較小,但含量差異較大。
卷煙中的揮發(fā)性成分主要來源于煙草、香精香料、輔材等。煙草揮發(fā)性成分在不同卷煙中都存在,但由于原料、葉組配方、加工工藝不同,其含量存在一定差異,例如己酸、二氫獼猴桃內(nèi)酯、巨豆三烯酮含量較低,而2-甲基戊酸、茄酮、糠醛含量較高。煙用香精香料的揮發(fā)性成分在種類和含量上都存在較大差異,例如乳酸乙酯在38 個樣品中均檢出,且含量相差不大,而5#、6#樣品中煙酸甲酯及12#、24#樣品中乙基麥芽酚的含量是其他樣品的幾十倍,由于上述卷煙分別為同一工業(yè)企業(yè)的樣品,因此屬于卷煙特征成分。煙用輔材在兼作加香載體的同時,也會引入揮發(fā)性成分,例如叔丁醇,其來源于煙用膠。
表2 離散度≤1.0 的成分Tab.2 Components with a dispersion no more than 1.0
表2(續(xù))
表3 離散度介于1.0~3.0 的成分①Tab.3 Components with a dispersion between 1.0 and 3.0
表4 離散度≥3.0 的成分Tab.4 Components with a dispersion no less than 3.0
影響卷煙揮發(fā)性成分檢出率和離散度的因素較多,依主觀界限劃定分類的分析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10#樣品中異戊酸異戊酯和γ-戊內(nèi)酯的含量是多數(shù)樣品的幾十倍,屬于卷煙特征成分,但二者離散度分別為2.4 和4.2,位于不同分類區(qū)間;γ-丁內(nèi)酯的離散度<1.0,但在由同一企業(yè)生產(chǎn)的34#、36#樣品中其含量明顯高于其他樣品??梢?,上述結果僅能反映揮發(fā)性成分的整體變化趨勢,在進行應用研究時,尚需結合感官評吸手段。
聚類分析能夠依據(jù)化學成分差異實現(xiàn)不同樣品的分類,能夠較全面反映樣品相似程度[17]。本研究中采用基于歐氏距離度量的層次聚類法,對38 個樣品中檢出的136 種成分進行了聚類分析。結果(圖4)顯示:2#與3#、5#與6#、12#與24#、30#與32#各聚為一類,該結果也與其品牌和生產(chǎn)企業(yè)相對應;8#、9#、10#、13#、34#及38#與其他樣品之間的差異較大,表明這些樣品在葉組、香精香料和輔材使用上具有明顯的特色。
圖4 38 個卷煙揮發(fā)性成分數(shù)據(jù)的聚類結果Fig.4 Cluster result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38 cigarettes
①采用改造的吹掃裝置,通過優(yōu)化吹掃捕集條件,建立了測定煙支揮發(fā)性成分的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zhì)譜方法。②在優(yōu)化的吹掃捕集條件下,從1#卷煙樣品中檢出120 種揮發(fā)性成分,其中101種成分的RSD≤10%,占總峰面積的88%,表明方法精密度較高,適用于常規(guī)卷煙煙支揮發(fā)性成分相對含量的比較。③應用本方法對不同卷煙樣品進行檢測,結合離散度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揮發(fā)性成分對卷煙風格質(zhì)量的影響。④聚類分析顯示,部分源于同一企業(yè)的樣品較為相似,少數(shù)樣品在葉組、香精香料和輔材使用方面具有明顯的自身特色。